刘义庆主编《世说新语》
1988-11

《世说新语》是我国第一部轶事类笔记小说集,是南朝宋代刘义庆主编的。
刘义庆(公元403~444),彭城人(今江苏徐州),是南朝宋代武帝刘裕的侄子。关于他的生世, 《南史》、《宋书》都有较为详细的记载。他13岁时袭封为南郡公。永初元年(公元420)17岁时,袭封临川王。元嘉元年(公元424)21岁时,为散骑常侍、秘书监,迁丹阳尹、辅国将军。元嘉六年27岁时,任尚书左仆射,后任中书令、荆州刺史、江州刺史,南兖州刺史。42岁去世后,被追赠侍中、司空,谥康王。他为官清正,上任去任别人送东西,他一概不接受。他性情谦虚、简素、寡嗜欲, “爱好文义,文词虽不多,足为宗室之表。” “历任无浮滛之过,唯晚节奉沙门颇致费损。……招聚文学之士,远近必至。”他很爱才,对有才气的人都尽力推荐引用。
《世说新语》的编辑过程,其说不一,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世说新语》、《幽明录》“则诸书或成于众手,未可知也。”比较多的说法是,刘义庆周围有一批文学之士,他们共同收集整理了东汉以来的许多文人轶事,最后经刘义庆修改审定成书。这种说法是比较可靠的,因为《世说新语》中的许多事,在其他典籍中,均早有记载,其中许多篇章引自东晋处士裴启的《语林》和东晋中郎郭澄之的《郭子》。所以,说刘义庆是《世说新语》的总编辑,是比较确切的。
《隋书·经籍志》上说《世说》只有8卷。《南史》说《世说》10卷。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宋临川王刘义庆有《世说》八卷,梁刘孝标注之为十卷,见隋志。今存者三卷曰《世说新语》,为宋人晏殊所删并,于注亦小有剪裁,然不知何人又加新语二字,……《世说新语》今本凡三十八篇”。就是说,刘义庆初编《世说》时只有8卷,后来经过注释,变成了10卷, “新语”两字也是后人加的,变成了《世说新语》,流传于世。
《世说新语》共分36目: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捷悟、夙惠、豪爽、容止、自新、企羡、伤逝、栖逸、贤媛、术解、巧艺、宠礼、任诞、简傲、排调、轻诋、假谲、黜免、俭啬、汰侈、忿狷、谗险,尤悔、纰漏、惑溺、仇隙。从分目来看,好象是一部类书或其他工具书,其实是一部按内容性质分类得很清楚、很有条理的轶事小说。篇目短小精炼,少则十几个字、几十个字,多则几百字。每篇都有人有事,有的是议论,有的是对话,有的是讲轶事、故事,有的是讲道理,文字简洁,有些篇章十分生动。如《德行》中有一篇:“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去看。宁割席分坐,曰: ‘子非吾友也’。”短短的70多个字,把两个人的不同思想、人品、性格,刻画得维妙维肖。又如:“邓艾口吃,语称‘艾……艾’。晋文公戏之曰: ‘卿云艾……艾,定是几艾?’对曰: ‘凤兮、凤兮’故是一凤”。既反映了邓艾的机智,也反映了他的幽默。书中涉及的重要人物约500多人,从帝王将相,到文人学士、僧徒、百姓,无不记载。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风尚,人物风貌、思想、感情、语言、传闻、轶事。有些篇章用辛辣的语言,揭露和讽刺豪门贵族的凶残、虚伪和他们的腐朽生活,如记“石崇每要客宴集,常令美人行酒。客饮酒不尽者,使黄门交斩美人。”一次就杀了三个美人,写出了统治者的凶残。书中还赞扬智慧,表彰善良。当然也有许多消极的东西。《世说新语》不论是文学价值还是史学价值都很高,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对这部书产生的时代背景,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分析得十分精辟。他说: “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议论政事。其初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如孔融、祢衡被曹操设法害死,所以到了晋代的名士,就不敢再议论政事,而一变为专谈玄理,清议而不敢再谈政事,这就成了所谓清谈了。但这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社会上却仍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似不够名士的资格,而《世说》这部书,若不多就可以看做一部名士的教科书。”汉末以后,逐渐兴起清谈,到魏晋时更盛,清谈的人因议论朝政,往往被杀,汉末的名士李膺、范滂就是这样死的。清谈者因为怕死,便转而议论其他内容,当然也含沙射影地褒贬时政。所以,可以说《世说新语》不过是汉末到晋时清谈之风的产物,全书的内容是文人士大夫清谈的结果,刘义庆不过是起了编纂的作用。作为统治阶级的高层人士,他能搜集整理成这样的东西,可见他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性。
刘义庆除了编辑《世说新语》,还编辑了《幽明录》。这是一部古怪小说,有30卷,多记神仙怪异,人物灵异等事。鲁迅在《古小说钩沉》中,辑录了260余则,他说:此书“乃纂辑旧文,非由自造。”可见刘义庆只是起了编辑作用。据《南史》记载,他还撰有《徐州先贤传》、《典叙》。《隋书》经籍志中说他还撰写了《江左名士传》1卷,《宣验记》13卷, 《集林》181卷。看来,他扎扎实实地编书、写书,成绩十分显著。



更多同类【古代编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