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紫阳县志 > 列表

七、巴山流民的定居和起义

    公元14世纪中期(明正统年间)以后,明廷的封建统治日益腐败,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成为流民,又流入荆襄、赣南一带大山区。定居在大巴山的流民,一面同封建统治者进行武装斗争,一面从事垦植、挖煤、烧炭、造纸、制茶、榨糖、建筑...查看详细 >>

标签:紫阳县志

八、置县缘由

    由于流民起义,任河口所处的地理位置,显得更加重要了。明政府为控制汉江并截断川陕间的这一重要通道,于正德五年(1510)在任何嘴设置了紫阳堡。正德七年十一月(1512年12月),左都御史洪钟建议将紫阳堡升为县,获准。由是,紫阳历史进...查看详细 >>

标签:紫阳县志

一、置县初期的人口

    紫阳置县之初,全县分为5里,居民仅147户、1507人,至万历二十一年(1593)才增至14324人。“民之卜于山阿水涘者,诛茅为屋,如晨星落落。求所谓三家村者,无有焉” 。(康熙《紫阳县新志·山川志》 )...查看详细 >>

标签:紫阳县志

二、落后的刀耕火种

    自置县至明末,由于刀耕火种,生产落后,经济发展十分缓慢。清初紫阳知县朱允治曾描述明代紫阳农村的情况说: “紫阳多崇山峻岭,民所耕以为食者皆陡坡石碛。旬日不雨则苦旱,久雨则又苦涝,甚则奔溃冲崩; 且虎鹿熊豕,兽食人食,故...查看详细 >>

标签:紫阳县志

三、“茶马制”促进了茶叶生产

    这一时期,本县人民赖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是茶叶等特产。明廷实行用茶叶换取边疆少数民族马匹的“茶马制”,促进了紫阳茶叶生产。万历年间,知县周宗慤提倡植桑,形成桑茶麻间植的耕作制度。当时,茶叶产地集中于汉江以南各地...查看详细 >>

标签:紫阳县志

四、明代的教育状况

    紫阳虽盛产茶叶等山货,却因经常发生旱灾,“四野皆赤土”;讼事频繁,“差人拘提间鸡犬不宁”,更加之“租赋烦重”,“县小民贫”。(明·刘宇《紫阳邑侯张公遗爱碑记》,光绪补刻《紫阳县志·艺文志》)因此,时人称紫阳为“畏境”。...查看详细 >>

标签:紫阳县志

五、明末清初的大战乱

    明末清初,紫阳经受了多年战乱,人民受尽颠沛流离之苦,经济遭到破坏。人民或死于兵火,或逃亡他乡,或被吴三桂部将吴世璠军裹胁至西川。康熙时任紫阳知县13年之久的沈麟曾回顾吴世璠盘踞时的紫阳说: “赋税不足以备糇粮,丁夫不...查看详细 >>

标签:紫阳县志

六、南方移民对紫阳山区的开发

    清政府为达到 “足额赋而裕国用”的目的,在紫阳实行 “招徕流徒,尽辟荒芜,生聚繁衍,” “轻徭薄赋,相与休息” (康熙《紫阳县新志·食货志》)的政策。经过近1个世纪的努力,到乾隆四十年(1775),全县人口达到25690人,较万历年间增长...查看详细 >>

标签:紫阳县志

七、商业与航运的兴盛

    随着以茶叶为主体的山货特产贸易的繁荣,形成了20多个市集和数十家私营商业。到清末,汉江、任河航运也成为发展本县经济的重要纽带。据《紫阳县乡土志》载: “紫邑茶、麻、漆、(木)耳、竹木、药材、生丝、蜂蜜、漆油、桐油、...查看详细 >>

标签:紫阳县志

八、清代中期的教育和文化

    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教育、文化也较明代有所进步。清初仅有小学1所,且因应试人少,取不足额。乾隆以后,陆续兴办书院1所、官办义学6所,并有科举及第进士4名、举人20名、贡生159名; 清末废科举后,考取官费留日学生8名、省内外高...查看详细 >>

标签:紫阳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