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紫阳县志 > 列表

一、地理位置

    紫阳县位于陕西省南部,汉江上游,大巴山北麓,因道教南派创始人张平叔(号紫阳)得名。地理座标: 东经108°06~43′,北纬32°08~49′。四邻: 东为安康、岚皋2县,西为镇巴县,南为四川省城口、万源2县,北为汉阴县。境内南北长97.3公里,东...查看详细 >>

标签:紫阳县志

二、地形·气候

    紫阳境内万山重叠,古有“岩邑”之称。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构成“三山两谷一川”的基本轮廓: 汉江由西至东横贯全境,任河由南向北纵流入汉江,两条河谷将全县分割为东南部大巴山区、西南部米仓山区、北部凤凰山区及其东部的...查看详细 >>

标签:紫阳县志

三、主要资源

    紫阳自然资源丰富:地下矿物已知40余种,其中可供开采的20多种,以大理石、板石储量最丰; 水能丰富,利于灌溉、养殖和发电; 动、植物品种繁多,广布亚热带典型植物,现存若干珍贵野生动物。当地人民在开发紫阳山区的长期斗争中,经...查看详细 >>

标签:紫阳县志

四、县史分期

    几千年来,紫阳人民在利用自然资源、改善自身生存条件的同时,创造了自己的历史,也创造了丰富多采的区域文化。整个历史发展经历了置县以前各代、明清两代、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这样4个时期。...查看详细 >>

标签:紫阳县志

一、史前文化遗迹

    紫阳境内多高山峡谷,但汉江、任河、渚河、洞河,以及汝河下游,有许多小块阶地。据考古调查,新石器时期,先民已在紫阳境内的河谷阶地上垦殖生存。今马家营就是一处保存遗物较多的新石器时期遗址。从文化堆积层和石制农具看...查看详细 >>

标签:紫阳县志

二、巴国经济掠影

    紫阳在商代属庸国,西周属巴国,战国时归楚所有。《华阳国志·巴志》: “土植五谷, 牲具六畜”, “盛产桑蚕、 麻&xe55a;、 鱼、 盐、铜、铁、 漆、茶、蜜”。可见,包括今紫阳境在内的巴国早在西周已经以桑蚕、苎麻、茶叶、生漆的...查看详细 >>

标签:紫阳县志

三、秦汉之际的生产力

    秦灭巴、楚以后,汉中逐渐成为秦的一个重要经济区。后来刘邦建立汉朝就是以汉中为根据地的①。西汉时期,汉水沿岸和西北部低山地带人口分布比较密集,生产有了迅速发展。在汉王城、白马石等地兴建了较大的村镇。汉江以北的...查看详细 >>

标签:紫阳县志

四、南北朝的短期偏安

    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遭到极严重的摧残。而汉水上游由于地处南朝边陲,防务缜密; 加之齐梁两代数十年比较安定的政局,使得经济、文化仍有一定发展。在汉水沿岸,巴蜀流民纷纷定居于此,修建了大量村落。居民中有的...查看详细 >>

标签:紫阳县志

五、唐宋的安定繁荣

    隋至北宋,汉水流域渡过了6个世纪的安定时期。今紫阳境内,人群居住的范围有新的扩展。过去的沼泽地带蒿坪河、林本河、闹河流域经过开垦,成为重要的产粮区②。唐代的金州是当时有名的富庶之区。除粮食生产外,这一带还盛产被...查看详细 >>

标签:紫阳县志

六、朱元璋的 “禁山”政策

    南宋中期以后,汉水流域迭经战乱,生产力受到极大的破坏,人口锐减。据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 统计,整个兴元路(包括凤州、洋州、金州和南郑、城固、褒城、西乡4县) 在册人口总计19378人①,还不及宋代金州人口的三分之一②。今紫阳...查看详细 >>

标签:紫阳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