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修《阳武县志》提要

清乾隆年修《阳武县志》十二卷,共6册,谈 曾主修,邑孝廉 杨仲震、明经陈步青、库生费旋、樊宏等编纂。乾隆十年(1745年) 刻本。板框大小为20厘米×15厘米,页9行,行20字。四周双边, 花口,单鱼尾。线装。
曾,字松庭,浙江德清县拔贡,乾隆八年(1743年)年任 阳武县知县。
杨仲震,邑举人,生平不详。
阳武县,秦时设置为县,阳武县城在官渡西边,《水经注·渠水》 记载:“济水东过阳武县南,又东南流入阳武县,历长城东南流,蒗 渠出焉。”秦时的阳武县辖境是很大的,辖郑州市和中牟县并向北一 直延伸到山东东明县境内。西汉时被拆分成多个县,晋省原武县,已 阳武转属荥阳郡。北齐废,隋开皇中复置,唐武德四年(621年)移 治今原阳县。元属汴梁路,明属开封府,清前期因之,乾隆四十八年 (1783年)改属怀庆府。建国后,1951年与原武合并为原阳县,属平 原省。1952年划归河南省新乡专区,1986年为新乡市辖县。
《阳武县志》创修于明弘治六年(1493年),三卷,知县张林茂 修,张天瑞作序。再修于嘉靖间,三修于万历间,均有书,惟万历志 仅存残本三卷。四修于天启七年(1627年),知县赵应桓主持。清代 共修三次:初修于顺治间知县伍九官,再修于康熙间,终修于乾隆 间。民国后一修,出版于1936年。
主要版本概况如下:
嘉靖年修《阳武县志》,嘉靖六年(1527年)刻本,范箕修,吕 楠纂,三卷;万历年修《阳武县志》,万历十九年(1591年)刻本, 王时泰修,王东鲁纂,八卷;康熙年修《阳武县志》,康熙二十九年 (1690年)刊本,知县安如泰修,张慎为纂,八卷;乾隆年增修《阳武县志》,乾隆十 年(1745年)刊本,知县谈 曾修,杨仲震等人纂,十二卷;民国年修《阳武县志》, 1936年豫成印刷所刊本,邓瀛宾、窦经魁修,耿 等人纂,六卷。
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藏乾隆年修《阳武县志》,由开封知府朱绣、阳武知县谈諟曾 主修、儒学教谕郭大典皆有序,陈步青作跋。在本书的序言中,详细记载了编纂此志 的缘由、过程和体例。乾隆十年,距康熙志纂修已有五十余年,其书已零落不堪。康 熙以后的内容未能补充,文献散失,亟待抢救。谈 曾来任即奉藩司增修邑志檄文, 随与邑人杨仲震、陈步青等四五人,参稽旧志,博采风谣,专心致志于辑纂,凡三月 而书成。全书十二卷:一是舆图、沿革、天文、疆域;二、三、四是建置;五是山川、 古迹、风俗、土产;六是伺把;七是田赋;八是职官;九、十是人物;十一是艺文; 十二是灾祥。共附子目58条。
本书继承康熙旧志体例,凡前志之纰缪无不具。人物志细目多达十七项,选举等 之类均系于此,其滥收、误入与前志没有太大变化;建置志有三卷之多,河防、市集、 乡村、街坊无不系于此,比康熙志更为混乱;艺文志墨守前志成规,所录诗文也多登 临、凭吊之作。河防、市集等目系于建置,自属非类,但所辑史料,多有可观。河防 之细目有“本邑黄河道”、“古黄河道”、“今黄河道”。记载历代河决情况,起自宋仁 宗河决大名、澶州等处,北流断绝,河道南徙,历阳武之南入封丘,于明代与清初记 叙的特别详细,所采辑之资料多录自历代名臣奏疏。有关市集之记载,在方志中具有 特殊意义,主要纂修者对民众的经济生活、贸易、商业等重视不够,志书中较少反映。 本书中记载县城各城关轮流设市集,后移至城内,每日一市;村集数十处,多为隔日 一市。可见18世纪中叶一小县城的贸易、商业概貌。
本书还有一个显著特点是详细记述了当时本地的河患与灾荒情况。土产志小序中 写道“滨河脊土,产无异物……民生其间者终窭且贫,十之八九,一遇灾嗷嗷中泽 矣!”灾详志中记载道:“阳武地滨大河,水决而民鱼,自昔然矣!”更有甚者为人祸, 而以差役之敲骨吸髓为最可怕。全县居民编为保甲,保有长曰“老人”,统十甲,甲有 催曰“十季”。季,至也,谓其无事不到,可见其疲于奔命,轮流支应,周而复始。每 当一役,富者动费百金,贫者倾产难偿。真实地反映了当时阳武人民的苦难生活。



更多同类【珍贵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