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年修《沁源县志》提要

清雍正年修《沁源县志》十卷,首一卷,共4册,韩瑛修,王廷 抡续修。雍正八年(1730年)刻本。版框大小为21厘米×15厘米,页 9行,行20字,小字双行。左右双边,花口单黑鱼尾。线装。
韩瑛,字修五,顺天通州(今北京通县)人。进士。清康熙四十七 年(1708年)任沁源知县。
王廷抡,字简在,四川巴县人。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举人。雍 正二年(1724年)任沁源知县。
沁源县置于北魏建义元年,隋、唐两朝两度设沁州于此。隋至元 代北部曾改为绵上县。1941年初,分设沁源、绵上两县。1946年初, 又并为沁源县。1958年并入沁县,1960年恢复沁源县,现为山西长 治市辖县。沁源县东邻沁县,南接屯留、安泽、古县,西连灵石、霍 县,北靠平遥、介休市。
沁源县修志始于明永乐、正统间,《文渊阁书目》卷二十新志有 著录,明万历时已佚。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知县方简邀李守真、 崔嵩另修县志,略而未备。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知县李培聰又邀李 守真、崔嵩续修县志,成书颇详,但未付梓。万历三十六年(1608 年),新任知县王纯嘱李守真、崔嵩“再加检阅”,随后付梓。清康熙 十年(1671年),知县汪士鹏奉命重修县志,从残编断简中得旧志, 补万历戊申(1608年)以来65年之事,脱稿未付梓。康熙五十一年 (1712年),韩瑛与李杰选等,取王纯、汪士鹏所修志书,反复研究、 折衷,博采见闻,参合舆论,考核其最真切者续入前志,成书十卷, 于次年付梓。雍正八年,王廷抡奉命续修,随即付梓。是志为沁源县 现存最早的县志。
雍正年修《沁源县志》,卷一封域:沿革、分野(图附)、疆界、形 胜、山川、关隘、堡寨、里甲、市集;卷二建置:城池、县治、学校、街坊;卷三田 赋:户口、地亩、丁差、起运、存留、课程、物产;卷四典礼:祭期、坛 、祠庙、 公仪、风俗、恤政、武备;卷五职官:知县、县丞、主簿、典史、教谕、训导、名宦; 卷六选举:进士、举人、贡生、武进士(缺)、武举、行伍、贡监生(附)、吏员已仕者 (附)、遗宦、赐封;卷七人物:忠良、考义、隐逸、流寓、列女;卷八古迹:洞池、遗 址、邱墓、楼阁、寺观、八景;卷九别录:封爵、灾异、仙释、异术;卷十艺文:文、 诗等10门,有61目,附目2,约4.5字。卷首为序、目录及县境、县城、县治、学 宫、八景图。
该志中,宋金元知县均注任年代、出身及史料来源。遗臣目记旧志所遗而旧碑有 者,有宋刘开(应乡贡学究举、皇 年间);元李温、张融、马思敬、李继祖(至正时 人)、白思裕(教瑜,至正时人)。灾祥目记嘉靖十三年(1534年)流民掠县,二十一年 (1542年)蒙古兵杀掠人畜事,三十九年(1560年)杨甫起义事,崇祯年间农民起义事。 艺文收宋齐仲驰《威胜军绵上县移建天齐圣帝庙记》、金乔 《太清观记》、元韩学达 《县尹张公去思碑记》,为《山右石刻丛书》所未收。诗目收金进土王特起《沁源道中 二绝》。体例古迹门属目甚为别致,较为科学,有洞池、遗址、邱墓、楼阁、寺观、八 景。别录门设置不当,如封爵、仙释等,仙释应入人物。
沁源县有着深厚的龙文化基础。龙是华夏民族的图腾,龙的起源有许多说法,但 上党地区,流传着龙起源于沁源的传说,沁源元朝就建起了最大的“五龙庙”。县志上 说:“五龙庙在县南关,元至正年建,明永乐年修,成化年间重修。”在修庙碑记中也 有记载:“沁之龙王庙建自前明,神之福斯土也久矣”。沁源县祭祀五龙王成为风俗, 县志上说:“五龙王,春月祭献报祀以则。”每年还有两次龙的节日,一是“二月二”。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家家张挂灯笼于门首,谓之挂龙灯”“前晚以热灰围宅门 外,谓之熏蚰蜒”。二是过端午节,南方过端阳节要赛龙舟,沁源人则要上灵空山去拜 龙王,朝山路上,人山人海,龙王庙前,载歌载舞,端午成了一个盛大的龙节。县志 上还记载:“青龙山在县东二十里山顶,常出雾如龙状,上有青龙庙。”“青龙庙在县 东二十里青龙山,金大定二年建。”“龙泉观,在县西柏子镇。”“蜡龙山,在县东北 七十里许,马泉村东山,左有香水沟,系沁河发源处。”“龙兴禅院,在县城东南隅, 明万历二十四年僧真钊建。”龙在沁河源长大之后,就有了志在四方之志,相传灵空山 盖海洞和四海相通,只要揭起一个石盖,洞下之水直通五湖四海,县志记载:“盖海 洞在县西六十里东南麓盖海龙王庙下,其洞皆石,深不可测。”可见此洞之神秘了。
注重地方文化,是雍正年修《沁源县志》的一大特点。



更多同类【珍贵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