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 语文课例研修 > 正文

课例研修六 《大自然的语言》
语文课例研修

尹洁


【背景】
活动主题:探讨《大自然的语言》的上法。
活动方式:《大自然的语言》课例研修。
活动流程:个人备课、上课,集体观课,各自选一个视角评课议课。
执教老师:国培学员任艳飞。
听课老师:王竹竹、王浩、潘红梅、王利。
活动成果:课堂实录、教学设计、教学构思及反思、观课报告、专题指导。
【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我先来做一下自我介绍,我的名字镶嵌在一句诗里,“海阔凭鱼跃,天高任燕飞”,来猜猜我的名字。
生:“任燕飞”……
师:对,我的名字叫任燕飞,不过不是“燕子”的“燕”,而是“鲜艳”的“艳”。
师:初来乍到,想跟大家借两样东西一用,放心,不是 money ,而是想借你们的自信和激情一用,(大声地)愿意吗?
生:(小声地)愿意。
师:似乎不太愿意,大声才表示你们舍得。
生:(声音洪亮地)愿意。
师:非常感谢大家的慷慨!新课学习之前,请大家来看几幅图片。(大屏幕展示)说说它们给我们传递了什么信息?
(展示第一幅图片)
生:这是一个晴朗的天气。
师:为什么?哪里看出来?
生:白云飘得很高。
师:非常聪明,七年级我们学过一篇文章《看云识天气》,我们总结到一些经验,像这种高而薄的云层,预示着将会是晴天。那看看这一幅图呢?
(展示第二幅图片)
生:阴雨天。
师:嗯!很棒!看看这一幅。你们肯定不知道是什么。
(展示第三幅图片)
生:知道。
师:是什么?
生 1:豆芽!(全班笑)
师:(笑着说)这屏幕看得不是很清楚,实际上这是蕨菜,用我们的本地话来说叫“蕨苔”。看看它刚出土,告诉我们是个什么季节?
生:(大声地)春天。
师:再看这一幅图片。
生:(迫不及待地)秋天。
师:对。其实,无论是天空的云彩还是大地的植物,它们的变化生长,都向我们传递着某些信息,而这些信息,我们可以把它们称为大自然的语言。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气象学家、科学家竺可桢先生写的一篇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请大家打开课本,翻到第 16 课。
(教师板书课题及作者)
师:我们知道,人类有语言,大自然也有语言吗?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一起阅读课文去认识一下。八年级的阅读有一定的速度的要求,通常要求达到每分钟 400 字,这一篇文章有 1 600 多字,那也就是需要——
生 1:4 分钟。
师:不过速度达到的同时,我们也要追求质量。读完这篇文章,要明白究竟是说明什么?想快速而有效的阅读,是有方法可循的。那你们平时是怎么读的?
生 2:默读。
生 3:浏览。
生 4:找文中线索。
师:嗯!很好,今天我来给大家推荐一种阅读方法。请看大屏幕。女同学来读一读。
女生:(齐声读)找中心句:一般在语段的开始或结尾。 找提问式语句:提问式语句有的以设问句的形式出现,往往提示了下文作者要介绍的内容。找衔接各段的连接词语。
师:声音很洪亮,非常好!那请同学们尝试着用这种方法,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阅读课文,筛选信息,概括文章内容要点。我给你们计时,4 分钟,完成的给我一个“OK”的手势,开始。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教师巡视)
(学生看完后,纷纷做出手势提示)
师:我发现我们班上的同学有一个很好的阅读习惯,大部分同学在读时进行圈点批注,非常好!那我们来检测一下大家的学习效果。
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生 5:草长莺飞、花香鸟语、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叫做大自然的语言。
师:非常准确。其实,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什么?
生:(齐声)物候。(师板书:物候)
师:对,那什么是物候学呢?
生 6: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师:非常棒!(师板书:物候学)其实,总览全文来看,这一篇文章的说明对象就是什么?
生:(齐声的)物候和物候学。
师:文章围绕着物候、物候学还介绍了哪几个方面的知识呢?
生 7:影响物候来临的因素。
师:嗯,很好!(师板书:因素)还有呢?
生 8:物候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师:非常不错!(师板书:重要性)除了这两个方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看谁最火眼金睛,能够最先发现。
生 9:还介绍了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师:哦,你发现了一条非常重要的信息。掌声鼓励一下!
(师板书:意义)
生:(齐笑)(鼓掌)
师:大家筛选信息的能力的确非常强。课文在《大自然的语言》这个题目之下,给我们介绍了什么是物候、物候学,说明了它的重要性,以及决定物候来临的因素,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明确了文章说明的内容,我们就进入第二个环节的学习:品读一大段,理一理说明的顺序。
师:请大家快速浏览 6~10 段,看看你们能不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准确地找出决定物候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生 10:我找出来了!
师:哦!那你说说看。
生 10:有纬度、经度,还有高下差异、古今差异。
师:大家赞同吗?
生:(齐声)赞同!
师:对,很准确!不过这四个因素,我想先写谁就写谁,可不可以?
生:(齐声)不可以。
师:哦?那这几个因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的?(师板书:顺序)
生:(齐声)逻辑顺序。
师:呵!很准确,不过具体点说,什么样的逻辑顺序?抓关键词。
生 11: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
师:哪里能体现出来?
生 11:说纬度因素时作者说的是“首先”,经度说是“第二个因素”,高下差异是“第三个因素”,说古今差异时作者用了一个“此外”,这就表明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的大小来排列的,由大到小,由主到次。
师:分析得非常恰当!那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呢?
生:使文章思路更清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师板书: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师:嗯!说得非常好!其实,这样的写作,也给我们一个启示,我们自己的作文中,无论写什么,也要合理安排材料,做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师:说明文能给予人知识,知识性强正是说明文的特点之一,而正因为知识性强,所以说明文的语言往往比较平实,而《大自然的语言》一文的语言却很有特色,一起走进第三个环节的学习:品读一小节,体会说明的语言。
请大家翻到第一自然段,这一段的语言很美,我想抢来过过嘴瘾,同不同意?
生:(大部分)同意!
生 12:不同意。(全班笑)
师:哈哈……既然不同意,那就交给你们自己来读了,我给你们配上轻音乐,你们边读边感受,并勾画出本段中你认为用得漂亮的词。
(教师播放音乐,学生配乐齐读)
(学生读完)
师:声音洪亮,不过如果语速慢一点会更美。那你们勾出了哪些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呢?我们来采访一下。
生 13:我勾出的有苏醒、萌发、活跃、风雪载途等。
生 14:我觉得这些词用得很好:次第、萌发、翩然、簌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师:嗯,很有独特的眼光,大家认为这些词用得好,究竟好在哪里呢?请大家在你喜欢的词中任选 1~2 个词加以品析。如:我觉得“苏醒”一词用得很好,它让我想到了咱们七年级学过的一篇文章——
生 15:《春》。
师:对,朱自清先生的《春》,小草——
生: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山朗润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师:对,“苏醒”一词给我一种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感觉,拟人化的词语把大自然的景象写得更有灵性。(大屏幕展示示例)
师:你们可以模仿老师的方式做品析,把你品析的语言写在这个词的旁边。完成的举手示意,待会儿我们来一场男女生 PK 大赛,优胜组有奖励。
生:(兴奋地、大声)好!
(学生品析语言,教师巡视指导)
师:女生们要加油哦!男生悄悄说要打败你们!
女生:我们才要打败他们!
师:呵呵……那都要加油啦!
(学生纷纷举手)
师:请同学们前后桌交互补充完善你的学习成果。
(学生交流)
师:大家都完成了,那我们就要来一场“男生 VS 女生”的对决。究竟男生会胜利还是女生会打败男生,我拭目以待!谁先抢占先机?
男生 16:我喜欢“翩然”一词,翩然写出了燕子轻快的舞姿,也突出了春天来了,燕儿飞回来了的愉悦的情态。
师:分析得很漂亮!给男生加上一分。
女生 17:我喜欢“次第”一词,次第表示的是一个接一个的意思,用在这里,表示花一个接一个开放,突出春天来,花儿们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师:(拍手)哇!你的词用得好美!给女生加上一分!
男生 18:我觉得“萌发”这个词用得好,它写出了春天来了,小草长出来啦,树木发芽,非常有生气,突出植物富有活力的特点。
师:嗯!不错,男生又加一分!
女生 19:我觉得“簌簌”一词用得很妙!它写出秋天时树叶黄了,纷纷落下的样子。“簌簌”是一个拟声词,更有一种如闻其声、如见其景的感觉!
师:哦!概括得真精妙!女生加一分。
男生 20:我觉得“销声匿迹”一词用得好,它与前面“活跃”一词相对,突出冬天到,各种昆虫都冬眠了,田间草际无声无息,非常安静。
师:不错,男生再加一分。
女生 21:老师,可不可以说几个词?
师:当然可以!
女生 21:我喜欢“翩然”“簌簌”“草木萌发”“衰草连天”“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等词,这些词都用得很典雅,写出了不同季节里自然景物的特征。“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突出了时序的交替、四季的轮回。
师:哇!漂亮!恨不得给你加上两分呐!我知道很多同学还想展示,但课堂上时间有限,大家课下交流。好,现在男女生打成平手,都是优胜队,都有奖励!
生:(鼓掌声)
师:奖励什么呢?嗯……奖励你们概括一下这一段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生:啊!……
生 22:这一段的文字,用词优美,生动形象!
师:非常准确!生动优美的词,在说明文中也就是生动性说明。(师
板书:生动性)
师:这么优美的文字,我们再次来配乐美美地读一遍。
(播放背景音乐,学生齐读感受)
师:生动性的说明能给说明文增添魅力,说明文是介绍知识的,语言同时又必须是准确的,而对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以及说明方法,我们会在下一节课研讨学习。物候学是一门复杂的科学,竺可桢是花了大半辈子的时间去研究的,我们能不能在这 40 分钟内把它全部搞明白?
生:不能!
师:但在这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明白了习作时结构上要做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我们还明白了文章中可以用上一些典雅优美的语言给自己的文章润色,增添文章的魅力!这也许是我们从《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中收获到的最重要的礼物!
师:(总结)同学们,我们知道人和人之间,因为有了语言,在交流中增进了情感。而大自然以它独特语言向人类传递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我们只要学会用心聆听,细心观察,关注身边的每一片叶、每一朵花,便能听懂大自然的语言,这样,人类便可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师:课文第三段中说,我国古代的很多农谚中也包含着丰富的物候现象,那今天的作业就是:请课下收集几则农谚,说说这些谚语所传递的物候现象。(大屏幕展示作业)
师:这一节课,和大家共同学习,非常愉快!感谢大家!下课!
生:老师休息!
师:同学们休息!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把握文章说明内容 。
2. 能把握文章说明的条理性,体会说明语言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 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
2. 学习本文生动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教学方法:
1. 朗读法。学生通过自由阅读、快速浏览、配乐朗读等形式的朗读,了解课文内容及文章说明的特点。
2. 讨论法、点拨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在学习过程中适当地点拨。
3. 品析法。品析第一段文字,体会生动性说明的特点。
4. 分组竞争大比拼,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见课堂实录)
【教学构思与反思报告】

基于教学《大自然的语言》的思考

任艳飞


一、课前构思篇
《大自然的语言》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作者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气象学家、科学家竺可桢。文中主要介绍了物候、物候学的概念;研究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决定物候来临的因素;研究物候学的意义等科学知识。在王荣生教授主编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一书中,把科普说明文归于实用文章的范畴。书中介绍到:“科普文章是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专家所写,目的是向非专业人士传播专业知识、介绍相关的规则与原理”,“科普文章的阅读教学以理解为目的,其基本阅读姿态是解读型的。把‘课文内容’和‘作者表达’结合起来,让学生完整而恰当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观点”。此类实用文章阅读教学时要把握两个要点:一是从“实用性”出发选择教学内容。二是依据“不同的读法”确定教学内容。
基于这些观点的理解,我仔细读了几遍课文,结合王荣生教授关于实用性文章教学设计的介绍,思索了一番,始终找不到突破口。读到课前阅读提示时,我注意到课前阅读提示框中有这样一句话:学习本文,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清晰的条理和准确的语言来把一门复杂的科学介绍清楚的。反复研究这一句提示,又读了几遍课文,按照王荣生教授阅读教学阶梯式设计的理念,我确定了教学的目标:第一阶梯:引导学生提取和筛选有关物候的知识,明白课文向我们说了什么。这是科普作品阅读教学的基础。第二阶梯: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富有条理的结构。在一个课时的教学中,如果引导学生全篇的梳理学习,时间不够,再加之着眼全篇,内容多而杂,学生反而印象不深刻,所以我决定把此阶段学习的重心放在课文 6~10 自然段,因为这几个段的条理性体现得最为明显。第三阶梯:引领学生品味文章语言特点。《大自然的语言》一文语言有两大特点:生动形象性和准确严密性。在这一课时的教学中,两者兼顾,定是完成不了的,只能有所取舍。语文特级教师郑桂华老师说过:“阅读教学要教每一篇文章最显著的特征。如果在其他文章中还要学到的知识点,就可以舍去,放到其他文章学习时再教。”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在很多说明文中都体现明显,而生动形象的特点在《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中体现得较为突出。所以我想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教生动形象的语言。这一特点在课文第一自然段体现较为突出,故教学时引导学生重点品读这一段。
明确了教什么,那怎么教呢?
首先是导入的设计。我从教育资源网上下载了一段一年四季大自然美景的视频资料,有动听的配乐,有四季自然的美景。我想,用来导入新课应该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对大自然美景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可是视频播放时间需要四分多钟,时间太长,不用又觉可惜。想来想去,我决定把这段视频放在课前播放,取名为“课前营养餐”。学生课前观赏视频,缓冲一下疲劳,愉悦一下心情,有利于课堂教学。
那么,课堂导入怎样做才能既简洁省时又有效呢?
七年级时学过一篇说明文《看云识天气》,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云层就是天空的语言。何不从这里入手呢?于是,我收集了两张幻灯片,一张晴天云层图,一张阴雨天云层图,用上这两张幻灯片,既联系了旧知,又过渡到新课内容,效果应该不错。但这两张幻灯片都是云层图,有些单调,而大自然的语言是丰富的,所以我又收集了一张蕨菜刚出土时的春景图,一张稻穗金黄时的秋景图,用上这四张幻灯片导入新课,既不费时,又与课文内容联系紧密。学生观看后就能顺势引出课题《大自然的语言》。
引出课题后就进入第一阶梯的学习:引导学生提取和筛选有关物候的知识,明白课文向我们说了什么。
这篇说明文介绍的是学生不太感兴趣的深难的科学知识,如果在理解知识上下工夫,学生既无兴趣,这样上也偏离了语文课的轨道,很容易上成科学课。我认为第一阶段整体感知中只需要引导学生能筛选提炼出课文说明了哪些内容即可。那么,怎样做才能引导学生既快又准确地提炼出主要信息呢?经过一番琢磨,我准备在学生整体感知学习时做阅读方法的指导:找中心句,找提问式的语句,找衔接各段的词语。整体感知中还要考虑到学生阅读速度的训练,所以此处我提出了每分钟 400字的默读速度要求。考虑到学生只有带着任务阅读才会更有效,所以我又布置学生结合课后练习第一题的四个问题( 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② 物候研究对农业生产有什么重要性? 决定物候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进行阅读。这样,学生既有学习的任务,还有方法的指导,便能有效阅读。
完成了第一个环节的学习,接下来要引导学生学习文章说明的条理性。
这一环节的学习主要是放在对 6~10 段的梳理。这一个部分介绍了决定物候来临的四个因素,作者按照从主到次的逻辑顺序来介绍的。怎样引导学生发现这一说明顺序的规律呢?我布置学生速读课文,勾画出衔接各段的连接词。学生很容易能找出关键词: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然后布置学生小组研讨:这四个因素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集小组的智慧,定能发现此处说明顺序的特点。教师还可适时加以引导学习。当引导学生总结出此处说明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时,教师可简单补充:在自己的习作中,也应做到这一点。
之后要进入第三个环节的学习: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这是本课时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重难点,我准备设置了学生配乐朗读,朗读中学生勾画出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短语或是句子。结合学生勾画出的词句,引导他们学习品析语言。此处,还应搭建一个学习支架,教师以“苏醒”一词为例示范品析,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品析、小组交互完善后自主展示,为了激励学生参与展示的热情,设置男女生 PK 的竞争机制,通过这些方式引导学生品味课文生动性说明的特点。最后,让学生美美地读上一遍,加深体会。
在板书设计上我也花了点心思,把教学中提炼的要点词,将板书整理成一片绿叶的形式,期望能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二、教后反思
一堂课上下来,想想,有得有失。
在上课前,我先做了个自我介绍,“我的名字在一句诗里‘海阔凭鱼跃,天高任燕飞’”,让学生来猜猜我的名字,学生纷纷猜测,有各种声音,有的说高飞燕,有的说高燕飞,因为我在名字处加重了语气,大部分同学还是猜出了“任燕飞”。我再强调不是燕子的“燕”,而是鲜艳的“艳”,这时学生就放松了,教师和学生之间开始融洽。课前 4 分钟“课前营养餐”时,我播放视频,学生观看,一开始,学生只是按教师指示再看,似乎没有什么情绪上的变动,我提示他们“你觉得美的地方,可以‘哇’‘哦’一下”,有的学生也照做了,他们觉得很有趣,此时,在一定程度上已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看到学生的这些表现,我的信心也更足了。
学习过程中,先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指导,引领学生通过自读、合作、交流、展示等方式,明确说明内容及文章的条理性。第三个环节品味说明语言,设置了学生配乐朗读、教师示例品析、学生自主品析、小组交互完善、自主展示,在展示时设置了男女生 PK 的竞争机制,通过这些方式引导学生品味课文生动性说明的特点。
整堂课教学下来,基本上按照我预先设置的流程进行。拟定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学生思维活跃,尤其品析语言环节,学生的表现超出了我的预想。当我做了示例品析后,把学生分成男女生两个大组开展竞赛,为了捍卫自己的荣誉,男女生都非常投入地开展学习,和同性别的同学积极交流,我巡视了一番,有三分之二的同学至少品析了 2 个以上的词语。在展示比拼时,男女生争着举手发言,生怕自己组的比分落后输掉比赛,回答出许多让人惊喜的答案,有个男生抢先举手品析“翩然”一词,他说:“翩然写出了燕子轻快的舞姿,也突出了春天来了,燕儿飞回来了的愉悦的情态。”有个女生品析“簌簌”一词:“我觉得簌簌一词用得很妙!它写出秋天时树叶黄了,纷纷落下的样子。‘簌簌’是一个拟声词,更有一种如闻其声、如见其景的感觉!”还有个女生回答:“我喜欢‘翩然’‘簌簌’‘草木萌发’‘衰草连天’‘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等词,这些词都用得很典雅,写出了不同季节里自然景物的特征。‘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突出了时序的交替、四季的轮回。”一连说了好多词,我感到非常惊喜。
我想,在这个环节之所以学生表现得如此优异,得益于他们较扎实的语文能力,当然,设置男女生竞赛活动也激发了他们参与的热情。
一片绿叶的板书也给学生以惊喜,看得出,学生们很喜欢,也达到预期的效果。
但是,因为提前没有对学生做充分的了解,对学情预估不足,对于这个班的学生而言,我所设置的问题显得简单了些,而设置的教学内容贪多、贪全,导致课堂教学节奏有些紧,显得对文本的解读和挖掘不够深入。学生学习成果展示的时间也不是很充足。
我想,本课时的教学中,在整体感知,筛选明确说明内容后,只着眼于说明条理性的学习,或是只定位于说明语言生动性和准确性的学习。只在一个知识点上下足工夫,学习后还能设置学生课堂练笔,把学习到的这一点知识加以运用,通过师生的点评强化学习。或许,无论是选择说明条理性的学习,还是品味语言,效果都会更好些。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让我获益匪浅,自己的教学设计水平和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都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在解读文本、梳理教学点上的功夫还得继续提升。特别是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文本方面更需加强学习。李卫东老师说过:“语文教学四至上:教材解读至上;教学内容取舍至上;语言表达至上;学情分析至上。”我还想说,作为语文教师也需四至上:学习至上;实践至上;反思至上;提高至上。
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有法的艺术,法从何来?实践中探索,学习中总结,反思中提炼。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学习,多研读教材,多研读学生,讲究课堂的教学艺术,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观课报告】

浅谈在科普文教学中品析语言方法的有效性 —— 基于《大自然的语言》课堂实录的思考

王竹竹


文章语言是读者领悟作品思想感情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桥梁。因此,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作为语文教师,我认为语文教学重在教学生学会品味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并运用语言。
“品味语言,在落实语文阅读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学作品的品味大概分为两类:一为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二为品味句子的含义。”
“品味语言实质就是挖掘文学作品中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意思。”一般来说,科普文章能给予人知识,知识性的强烈也是它的特点之一,正因为知识性强,所以这样的文章的语言往往都会比较平实。学习语言是本文学习的一个重点,而《大自然的语言》一文的语言深具特色,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课堂使用到我们在教学中一般使用品析语言的方法—— 读—品—悟。师生抓关键字词,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积极展开对课文中语言的赏析学习。那么,要品析语言,就得读。阅读教学中是要求“带学生阅读”,正如语文老师常说的“教会学生阅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而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很具有语言特色《大自然的语言》这堂课中,教师在教学生品析语言就是从阅读开始:
师:请大家翻到第一自然段,这一段的语言很美,我想抢来过过嘴瘾,同不同意?
生:(大部分)同意!
生 12:不同意。(全班笑)
师:哈哈……既然不同意,那就交给你们自己来读了,我给你们配上轻音乐,你们边读边感受,并勾画出本段中你认为用的漂亮的词。
(教师播放音乐,学生配乐齐读)
(学生读完)
师:声音洪亮,不过如果语速慢一点会更美。那你们勾出了哪些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呢?我们来采访一下。
生 13:我勾出的有苏醒、萌发、活跃、风雪载途等。
生 14:我觉得这些词用得很好:次第、萌发、翩然、簌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从《大自然的语言》这样一个课堂实录看,是引导学生有想阅读的愿望,在阅读中遇到什么障碍,寻找解决障碍的方法。配乐朗读,给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其喜欢读,爱读。在读的过程中有了一定的指导,提示阅读节奏快慢,在读中勾画认为好的词语。不言而喻,以读激趣,这方法的指导,是有助于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理解,从阅读中品味语言,这样有助于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语言的特点。
理解课文的内容要求必须品析课文的语言,抓关键字词句,是课堂中教师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也是学习语文的有效策略。在这堂教学中,教师就文章开头两段语言带学生进行了品味。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圈划能体现语言生动形象的词语,如:“翩然”“簌簌”“草木萌发”“衰草连天”“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等词,很多学生都能举手说出这词语,而且配合很好。可见这样找关键词的方法是常见且有效的。
教师示范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以文章《春》中句式“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山朗润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为引导,这里对学生有学情的预估,由于学生基础较好,七年级学过朱自清先生《春》这篇文章。那么,学生能基本掌握怎么去赏析语言。教师问在文中哪些词用得好,学生都会说“苏醒”一词对这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进行追问,那答案就参差不齐。要用什么方式品析,教师示例:“苏醒”+ 修辞+描写的对象+对象特点,即“苏醒”+拟人(划静为动)+大自然的景象 +万物复苏。教师通过例子示范,供以品味语言的方法,让学生来自主完成学习。
这一堂课的品语言,以活动的方式开展。也都是课堂上老师们都会常用的讨论、交流、展示、互评等这样的活动来进行,也确实是常见又实用的办法。“带学生欣赏”这样的设计理念,激发学生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促进教学活动的落实。
让学生体会语言的生动形象,就应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用自己的话说出某些词是如何体会出来的。虽然班上大部分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老师也有相应的指导,对语言的品析也相当到位。但是,课堂上也有这样的一个现象,有同学带有参考书,而带参考书的同学大多数也积极举手展示,那少部分没带参考书的同学举手却占少数。从这种情况看,同学的参考书得到充分的利用,既然标准答案都出来了,学生也就没有讨论的必要。这对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没有好处的,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教师是不是在这个问题上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多给学生一些时间动脑筋思考,如果思考不出,再让学生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其实,学生如果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就证明真正理解了,也就达到了教学目标。
在这堂《大自然的语言》课上,就品析语言这一环节来说,教师是带学生品味了语言的,通过教师示例、学生自主品析、交互学习、成果展示这些教学方法展示出来。既然一再强调语言的生动性,那么只是通过这样的活动来品析《大自然的语言》中 1、2 段的语言是不够的,我们是不是可以让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科学作品,比如《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桥之美》等,让学生列出生动形象的句子,用教师示范的方法去品析,使学过的知识进一步强化。既然学习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是本文一个重点,学生要学会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说明事物。那么,教师在设计这节课上不能把语言的生动形象和语言的准确性分离来设计,以至于达不到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说明事物这样的目的。
把课文当“样本”教,基本上是“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的路径,简单来说就是和学生有“对话”,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优势 ,使学生在交流中对语言的理解更深刻,问题研究更深入。从而在目标、方法、内容达到统一。正如《大自然的语言》这一节课通过与学生的“对话”,教学生品析语言的生动形象。这对今后我们老师在教科普类的文章有借鉴的意义。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既然是艺术,那么,语文教学就离不开“美”字,语言文字的本质和灵魂就是情感,就是美。在阅读教学中,就要带学生去感受它的美妙。

当前语文教育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大自然的语言》课例研讨

王 浩


在贵阳十八中,我们 2015 国培语文班第五小组跟岗实习的学员争取到了一节上课的机会。机会来之不易,我们小组的组长任艳飞精心准备,上了《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
这堂课,任老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完整地为我们呈现了一堂非常有研究价值的课。
在这堂课上,任老师首先用一个非常巧妙的方式介绍了自己的名字,接着说向同学们借“自信”和“激情”一用,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为接下来的教学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纵观整堂课,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既定的教学任务。任老师的这堂课最大的优点在于整个教学过程非常流畅,如行云流水一般。但是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这堂最大的失败也缘于此。为了课堂的完整和流畅,任老师忽视或是有意舍去了一些教学的难点。而这种做法,就导致了当前语文教育阅读教学中经常存在的一种现象,即阅读教学“浅尝辄止”。这种现象,在农村中学中普遍存在,尤其是在公开课上,老师为了追求课堂形式的完美,追求教学过程的流畅,刻意去回避学生的难点,而这其实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得不偿失。为什么这么讲呢?我们就以任老师的这节课来略作分析。
教学内容一: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
师: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生 5:草长莺飞、花香鸟语、草木枯荣、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叫做大自然的语言。
师:非常准确。其实,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什么?
生(齐声)物候。
师:对,那什么是物候学呢?
生 6: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学科,就是物候学。
师:非常棒!其实,总览全文来看,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呢?
生(齐声的)物候和物候学。
师:文章还介绍了哪几个方面的知识呢?
生 7:影响物候来临的因素。
师:还有呢?
生 8:物候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师:除了这两个方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看谁能够最先发现?
生 9:还介绍了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我们来看一下,这里任老师为了完成作者的行文思路,连续问了 7个问题,这 7 个问题,凡是读过课文的同学只要睁大眼睛就能立即找出来。既是这样,那这 7 个问题除了能帮助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还能有多大的价值呢?这对于一节课 45 分钟的时间来说,实在是有点台浪费了。
其实这 7 个问题完全可以用 1 个问题来解决,即“本文作者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这样学生就必须去思考,去发现,去概括,才能准确的回答出这个问题,同时也节约了时间。这是其一。
其二,任老师这节课的教学目标:1. 能把握文章说明内容。2. 能把握文章说明的条理性,体会说明语言的特点。
那么,这里学生能否把握文章说明的条理性呢?
从整体看,文章的思路是:自然现象—— 物候、物候学及其研究的对象—— 物候学的意义—— 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 提倡加强物候观测,争取农业丰收。这样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说明,既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又使读者对物候学研究的对象及意义有了清楚的认识。
很明显,学生对此是不能把握的,因为到此处时,任老师把这个重要的问题“无情地”抛弃了!
教学内容二:品读一大段,理一理说明的顺序
师:请大家快速浏览 6~10 段,看看你们能不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准确地找出立定物候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生 10:有纬度、经度、高下差异、古今差异。
师:大家赞同吗?
生:(齐声)赞同!
师:对,很准确!不过这四个因素,我想先写谁就写谁,可不可以?
生:(齐声)不可以!
师:哦?那这几个因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的?
生:(齐声)逻辑顺序。
师:什么样的逻辑顺序?抓关键词。
生 11: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
师:哪里能体现出来?
生 11:“首先”“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此外”,这就表明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的大小来排列的,由大到小,由主到次。
师:分析得非常恰当!那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呢?
生:使文章思路更清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师:嗯,说得非常好!其实这样的写作,也给我们一个启示,我们自己的写作中,无论写什么,也要合理安排材料,做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这里任老师再次连续 7 问,这 7 个问题可以精简为:“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说明影响物候来临的因素的?”“这四个因素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任老师降低难度的处理看似煞费苦心,然而却毫无价值,因为这个问题本身难度并不大,分解之后,就相当于在问初一的学生 1 加 1等于几,请问这样的提问有意义吗?
这四个因素能否调换,为什么?其实学生的理解是不完整的,因为学生只理解到了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而对学生有难度的先空间后时间的顺序,任老师再次忽视了。
我不否认学生在这里确实理解了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但学生是否会运用了呢?在日常的交际中,学生是否也能做到条理清晰呢?对此,我持否定的观点。因为教过了不等于教会了,教会了不等于能运用了。

《大自然的语言》 —— 谈三次课堂阅读活动的有效性

潘红梅


通过任老师教学的这篇课文不难看出课堂阅读活动对于这节课的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阅读教学是建立在学生与课文的链接之上,学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才能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深入地阅读使学生完全深入地领会文本的深层含义呢?在《大自然的语言》这一课堂教学中就有很好的体现。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中共有三次阅读活动的体现。因为我们的阅读教学始终离不开文本,而学生又是阅读的主体,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不到位的话,学生就没有办法去解读文本,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毕竟是有限的,那么对文本中的作者所要传达出来的信息就无法理解,更谈不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任老师所设计的这次课堂阅读的教学活动层次清晰、由易到难,可见是花了不少工夫的。通过教师设计的这三次阅读活动,使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以前不了解的,通过课堂阅读教学了解到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首先,教师在第一步就创设了一个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解读文本的情境(师:无论是天空的云彩还是大地的植物,它们的变化生长,都向我们传递着某些信息,而这些信息我们可以把它们称为大自然的语言,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我们一起阅读课文去认识一下),从欣赏图片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会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老师调动起来了,七嘴八舌地说图片所传达出来的信息,师生互动得相当的好),那么学生就迫切地想从文章中找到答案,就有了想读这篇文章的愿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老师就让学生快速的阅读课文,并且还向学生提出了要求(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也就是说第一次活动开始了,教师的教学目标就呈现出来了,就是布置学生初读课文、读懂文章大意、读懂意思、概括文章内容要点。学生的学习任务就是快速地自由地阅读课文,筛选课文信息,概括要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对学生的阅读有指导。师生交流这一过程中(师:想快速而有效的阅读是有方法可寻的。生:默读、浏览……),教师的阅读指导就是向学生推荐了一种阅读方法:可以在文中找中心句、找提问式语句、找衔接各段的连接的词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带着问题自由阅读课文不时进行圈点批注,然后教师就检测阅读效果。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再加上老师的方法指导,第一个阅读活动就完成了。
其次,进入了第二个活动环节:品读(6~10 段),读懂文意,梳理说明顺序,这就是教师呈现出的阅读目的,阅读方式同样是快速阅读,学生边读边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通过读使学生知道了本文的说明顺序,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明白了文章思路清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就是巧妙安排材料的结果,使学生在以后的写作当中如何安排材料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这些就是通过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很好的引导才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丰富扩展自己的语文经验,这些都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由于教师引导得法,学生就能学到不少的知识,从而体现了一个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指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老师就需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与文本的链接,也就是说学生与文本的链接是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和帮助的。
最后,进入第三个环节:精读课文。李广田曾经这样去定义文学欣赏:“喜欢读并且读了以后觉得喜欢”,那么我们教师就应该多想办法让学生喜欢,让学生感觉到作品的好,从而愿意主动去和作品亲近。这个活动环节既然是要去精读,教师就要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喜欢去读。任老师在这一环节的阅读目标是精读第一段,勾画自己喜欢的词句,进行品析,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就通过教学生欣赏这一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播放轻音乐让学生进行阅读,边读边感受并勾画出本段中认为用得漂亮的词,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教学场景。于是学生就通过朗读感受到了文段中的美,一下子就说出了用得好的词语,争先恐后的场面十分热闹,教师还以竞赛的形式吸引学生让男女生展开对决,以此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气氛十分热烈。从本堂课可以看出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让学生领略了文本的内容、文本的精髓,愿意并且自愿地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从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唤起情感体验,这些都是和阅读教学分不开的。
从本堂课的三个阅读活动中,可以看出任老师的课堂教学是非常成功的,因为初中阶段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阶段,教师应当充分把握本阶段学生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成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进行。在本堂课中,任老师在这些方面都注意到了,还分为了整体感知的去读、品读和精读,并且每次阅读都安排有相应的活动,三次阅读活动的教学目标在课堂阅读中都达成了,内容安排得当,十分具体合理,其结果也通过检测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所以《大自然的语言》课堂教学中的三次课堂阅读活动是有效的。因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为践行新课改理念,就需要我们结合学生认知基础、思维模式、知识与能力发展方向,探寻科学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也可着重从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策略、改善现有的阅读教学模式,以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不断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阅读教学中引导的有效性 —— 基于任艳飞教师教学《大自然的语言》的思考

王 利


新课程教学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要求多项交流—— 交往、互动。教师应主动到学生中间,参与学生的学习,成为学生学习强有力的支持者。如果没有老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可能会偏离教学目标,如果没有老师的及时引导,学生的学习可能要走弯路,由此可见,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恰如其分的课堂引导无疑极为重要。下面,就任艳飞老师所教学的《大自然的语言》这一课来分析一下,怎样的引导是有效的。
首先,要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前,任老师的自我介绍(因为她不是在本校上示范课,学生不认识她)。她说:“如果把我的名字镶嵌在一句诗里,‘海阔凭鱼跃,天高任燕飞’,你们猜猜我的名字。”她这种独特的富有诗意的自我介绍方式,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学生的兴趣就引发了,学生自然就对老师有了好感,拉近了师生关系。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这样就顺理成章地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答出教师的名字后,教师又说:“老师想跟大家借两样东西一用,放心,不是 Money(钱),而是想借你们的‘自信’和‘激情’一用,你们愿意吗?”这样幽默而有感召力的语言使得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也为后面学生积极主动的发言做了铺垫。当然,我个人认为,教师们也不是每堂课都要这样做,这种方式适用于刚接触的学生。
其次,要注意导入的有效性。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导入部分,任老师展示了几幅图,晴天云层图,阴天云层图(《看云识天气》中介绍过的),春芽的图片、秋景图,这些图片与课文联系密切,学生一看就能说出图片中传递的信息,教师顺势就引出课题。如果复杂的导入反而耽误了时间,又起不到好的效果。比如有一个老师教学“说屏”这一课,他利用珠帘的图片导入,还播放了与珠帘有关的一首歌,让学生猜猜这节课教学的内容,结果没有一个学生能猜出,这样的导入就没有起到好的效果。当然,导入的方式很多,要针对文章的内容选择不同的导入方式。但有效的导入要具备启发性、针对性、趣味性、简洁性的特点。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一堂生动的语文课,对学生来说,就是一次艺术享受,导入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导之有法,导无定法,贵在得法”。
再次,要注意提问和方法指导的有效性。任老师导入课文之后,又紧接着问:“我们知道,人类有语言,大自然也有语言吗?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让我们一起阅读课文去认识一下。”然后任老师对学生提出了 4分钟读完整篇文章,并且筛选信息的阅读要求,又展示了阅读的方法指导(找出中心句的方法,提炼课文信息的方法),再说“读完了以后给老师‘OK’的手势”。在这样启发式的提问指导中,学生既有了阅读的方向,同时也有一定的压力,促使阅读的效率有所提高。当 4 分钟过后,全班的同学都举着“OK”的手势。这充分体现了阅读时,教师的启发式的提问和阅读方法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要求在 4 分钟读完,如果没有指导学生找中心句,也许这么长的文章学生就会用很长的时间来读,读完以后也不会提炼出需要的信息出来,阅读的效率也相应降低了。在提炼信息时,任老师的问题也是简洁、明确、层层深入的,首先提问:“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学生回答之后,紧跟着问:“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什么?”学生齐答物候。教师又问:“那什么是物候学呢?”……层层深入的一系列问题。任老师在问题设置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没有太难的问题,没有与内容无关的问题,也很少有不需要思考的无效问题,而是有梯度的进行引导,深入课文的理解。任老师在引导学生分析说明顺序的时候,也没有泛泛而谈,而是引导学生从逻辑顺序比较鲜明的 6~11 自然段来进行分析。首先,教师提问:“决定物候来临的因素有哪些?”学生回答:有纬度、经度、还有高下差异,古今差异。教师顺势引导提问,“这四个因素,我想先写谁就写谁,可不可以?”引发学生思考,然后再引导学生抓关键词“首先”“第二因素”“第三个因素”“此外”这些关键词,自然而然地引出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的知识的学习。在这个环节,教师的提问也是层层深入,一个问题引出多个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紧扣教学环节,引发学生不停思考,最终引领学生轻松达成目标。
行文至此,我想归纳一下,阅读教学中怎样设置问题会更有效:(1) 尽量少提“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这类似的问题,这些问题学生回答时,表面上看起是非常热闹,实际上,这样的问题非常简单,没有多少思考的余地,对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是没有多少益处的。(2)所提问题要难度适宜。既不能过于肤浅,没有思考的余地,又不能太艰深,让人难以琢磨,无从下手。(3)设计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不受“标准答案”的束缚,让答案具有多维性,力争引发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精神。王荣生指出:“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针对有关教学内容设置问题,要求学生思考回答,以促进学生思维并获得相应的知识与能力的教学行为。”提问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教学行为手段,是课堂沟通教育的桥梁,是教师教学技能的集中反应,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质量。
总之,“导”是放手但不放眼,让学生自主探究,但不失引导;让学生独立思考,但不失方向。只要是正确的,学生可以有出乎教师意料的想法,可以不跟着固定的思路走,这就是“创新”。这样的“导”是“引导”,是尊重学生主体的导,是教师把握住了“度”的导,也正是我们新课程所需要的“导”。教师要实现有效的引导,必须做到适时、适人,合情、合理。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为立足点,通过导向、导法、导思,提高学生学习的成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而且要成为课堂教学过程生成的重组者和动态生成的推进者,努力使语文阅读课堂成为开放民主、互动对话、以学定教、充满活力与智慧、师生共同成长与发展的课堂。
【专题指导】

《大自然的语言》课例研究报告

尹 洁


本小组五位老师在跟岗期间,共同备课,结合小组成员集体智慧,展示了一节《大自然的语言》汇报课。该课由任艳飞老师执教,小组其余四名老师献计献策,共同参与教学设计。由于汇报课与本人在师范学院的课上课时间冲突,很遗憾未能亲自到课堂听课,只能以老师们记录的教学实录为依据来进行初步的课例分析。
王荣生先生认为,阅读是一种文体思维。阅读总是对特定体式的具体文本的阅读。不同体式的课文,其阅读方式、阅读方法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从该文本的文体入手,先辨体,再设计。《大自然的语言》属于实用文章中的科普类文章。科普文章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科学说明文,一种是科学小品。科学小品,其特点是带有文学色彩,形式简短,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科学小品文,文章行文顺序清晰、明确,语言生动、严谨,文章准确抓住一年四季的典型特征,描绘物候变化,形象生动地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把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生动有趣,既丰富了读者的物候学知识,还激发了读者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
第五组老师从文本的体式特征入手,进行教学设计,最终把本文的教学目标拟定为:(1)能把握文章说明内容。(2)能把握文章说明的条理性,体会说明语言的特点。
可以看出,老师们能基本按照科普文章阅读教学的要点,抓住《大自然的语言》一文的体式特性,如从行文顺序,语言严谨、生动的特点来引导学生完整而恰当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观点。但是在目标的表述上不够清晰、明确。两条目标都用了动词“把握”,但是到底什么算是达到了“把握”的程度呢?不够明确,不好检测,建议可以根据预设的达成情况用“了解”“理解”“掌握”等词,更为恰当。“把握”的含义更贴近“掌握”一词,如果几条目标都要达到“掌握”的程度,在一堂课有限的时间内,实现起来有难度。当然如果师生配合程度很好,水平较高也不是绝无可能,但从课堂实录记录情况来看,所有目标都达到“掌握”的程度,确实有难度。建议在所有目标中,确定一两个最重要的目标,在表述上达到的程度也应有所区别。
另外,本文的教学目标表述为两条,但是其中第二条目标里实际包含着两个重要的目标:既要把握文章说明的条理性,又要体会说明语言的特点。建议把第二目标里的两个内容,分别列为两条目标。本文的说明语言特点是严谨、生动。但是从课堂实录上看,执教老师在语言特点这一部分,重点引导学生去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生动,完全没有提到说明语言的严谨、准确。由此看来“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特点这一目标”,不能完全达成,最多达成了一半。跟任老师交流时,她也提到,两个语言特点都讲,时间就感觉不够,根据课堂情况,建议可以把目标修改为“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生动性”。
课后,本小组几位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对这堂课进行了思考。王利老师通过本堂课的几次课堂引导,谈到了阅读教学引导的有效性问题,认为本堂课的课前交流、导入、概括课文内容等活动引导十分有效。王老师认为,“导”是放手但不放眼,让学生自主探究,但不失引导;让学生独立思考,但不失方向。任老师教学经验丰富,语言流畅优美,在课堂中确实有一些很好的课堂引导。在王利老师的文本中已经列举,不再赘述。王浩老师另辟蹊径,以该课例为依据,提出了一个十分值得探讨问题,即语文课上经常出现的问题——“阅读教学的浅尝辄止”。王老师认为,为了课堂的完整和流畅,任老师忽视或是有意舍去了一些教学的难点。而这种做法,在农村中学中普遍存在,尤其是在公开课上,老师为了追求课堂形式的完美,追求教学过程的流畅,刻意去回避学生的难点,而这其实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得不偿失。王竹竹老师则从在科普文章中如何有效品析语言的角度进行了课例研究,王老师提出,文章语言是读者领悟作品思想感情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桥梁,作为语文教师,语文教学重在教学生学会品味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并运用语言。
就本节课堂实录来看,教师思路清晰,课堂层次清楚,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积极发言,任老师还采用了男女生 PK 的形式来品析文章语言,课堂气氛热烈。教师带领学生先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然后进入文章说明的条理性,最后感受本文语言的生动性。整堂课可以清晰的划为三个台阶,每一个台阶基本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活动,是一堂较好的语文课。但是,这堂课也可以引发几个常见的语文课堂问题,值得大家思考。
1. 一堂课下来,学生是否真正明白课文向我们说了什么?
这篇课文而言,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取和筛选有关物候的知识,学完以后,学生能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是科学作品阅读教学点基础。在这堂课中,结束导入后就直接进入了解课文内容的板块。
课堂实录片断
师: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生 5:草长莺飞、花香鸟语、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叫做大自然的语言。
师:非常准确。其实,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什么?
生:(齐声)物候。(师板书:物候)
师:对,那什么是物候学呢?
生 6: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师:非常棒!(师板书:物候学)其实,总览全文来看,这一篇文章的说明对象就是什么?
生:(齐声的)物候和物候学。
师:文章围绕着物候、物候学还介绍了哪几个方面的知识呢?
生 7:影响物候来临的因素。
师:嗯,很好!(师板书:因素)还有呢?
生 8:物候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师:非常不错!(师板书:重要性),除了这两个方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看谁最火眼金睛,能够最先发现。
生 9:还介绍了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师:哦,你发现了一条非常重要的信息。掌声鼓励一下!
(师板书:意义)
生:(齐笑)(鼓掌声)
师:大家筛选信息的能力的确非常强。课文在《大自然的语言》这个题目之下,给我们介绍了什么是物候、物候学,说明了它的重要性,以及决定物候来临的因素,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这是本课实录中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部分,老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帮助同学们梳理了一个文章内容的框架,后面的课堂活动再也没有涉及相关内容。我们需要思考的是,通过这一片段的学习,学生真正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吗?学习一篇课文,学了框架就等于获取了文中要传达的重要信息吗?这与学完一篇课文之后,最后留下的只有一个中心思想不是一样吗?从上面的课堂实录可以看到,每一个问题提出以后,都止步于学生的概括性的回答。学生只知道,课文给我们介绍了什么是物候、物候学,说明了它的重要性,以及决定物候来临的因素,研究物候学的意义等内容。仅仅知道文中介绍了什么,是远远不够的,正如王浩老师提出的,课堂不能“浅尝辄止”,就这篇课文而言,我们不仅要知道课文介绍了什么,还要知道什么是物候、物候学,物候学的重要性是什么,研究物候学到底有什么意义。这些被抽干了水分的枯枝框架,不能很好地体现这篇科普文章想传达的内容信息。
2. 学生找到就等于体会到吗?
在体会本文语言特点这一部分,老师把着眼点放在语言的生动性上。让学生自己勾画用得漂亮的词,并加以品析。老师还采用了男女竞赛的形式,学生十分活跃,发言踊跃。学生自己勾画词语之后,教师作了示范,接着全班分享自己品析的词语,这一活动符合新课标的精神,“引导学生专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从课堂实际看来,教师在引导的时候,未能更进一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发展。学生找到了许多的词汇,也说了自己对这些词语的思考,有的说的比较到位,有的还是比较笼统。
课堂实录片段
女生 21:老师,可不可以说几个词?
师:当然可以!
女生 21:我喜欢“翩然”“簌簌”“草木萌发”“衰草连天”“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等词,这些词都用得很典雅,写出了不同季节里自然景物的特征。“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突出了时序的交替、四季的轮回。
师:哇!漂亮!恨不得给你加上两分呐!我知道很多同学还想展示,但课堂上时间有限,大家课下交流。好,现在男女生打成平手,都是优胜队,都有奖励!
在这一片段中,这位同学一连找出了好几个词语,但是对这些词语的好处并未说得很具体,其他同学很难对这些词语产生体会。课堂上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学生只是找到这些词,不一定能很准确地感受它的温度,学生只是模糊的、隐隐约约的对词语产生了一些感觉,但这种感觉还不够细腻,不够到位。教师应该通过进一步的引导和追问,把这些模糊的、隐约的感觉更明晰、具体起来。从课堂实录中看出,在词语品析这一部分,老师对学生品析词语后的回应和评价比较单一,没有具体的对回答的内容进行评价,没有对学生的分析进行总结提升,也没有对分析不够深刻的地方进一步的引导。学生找到这些词语,不代表能很好地感受,因此,教师的引导作用,不能止步于此。《大自然的语言》一文,词语的生动性,在标题上就可初见端倪,也可以考虑引导学生从标题入手,感受本文的语言特色。

科普知识
心理健康 优生优育 休闲旅游 健身美容 饮食健康 人与自然 地球家园 海洋技术 科海拾贝 科学之迷 科技前沿 科技史话 科幻未来 神话传说 童话故事 致富指南 农用物资 生物技术 畜牧兽医 园林花卉 特产养殖 营养早餐 减肥晚餐 晚餐食谱 营养晚餐 减肥中餐 中餐文化 中餐菜谱 中餐营养 健康早餐 减肥早餐 早餐食谱 晚餐禁忌 宝石鉴定 安全生产 安装钳工 钣金技术 宝石观察 焙烤工业 变性淀粉 插花技能 车工技术 道路工程 低压电器 电气工程 电气设备 电网工程 电源技术 电站工程 淀粉科学 调味配方 发电节能 防水材料 飞机飞行 服装生产 钢铁材料 工程建设 工业工程 公路工程 管道工程 罐头工业 国际组织 国家电网 华北电网 火电工程 货运物流 机床设计 机电工程 机修钳工 基本资料 家用电器 建设工程 节约用电 金银技术 金属材料 连续铸钢 轮机工程 奶牛养殖 农村电工 配电技术 皮革工业 啤酒工业 苹果产业 钳工简明 青工车工 青年审美 肉类工业 入侵检测 食品科学 世界修船 兽医兽药 水下工程 税收制度 通信设备 统计公文 土木工程 维修电工 味精工业 文物鉴赏 物业电工 铣工计算 线损管理 鞋楦设计 烟草工业 盐业产品 冶金产品 液压技术 印刷科技 用电管理 油墨技术 轧钢技术 粘接技术 照明设计 制浆造纸 土元养殖 兔场疾病 外国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