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 语文课例研修 > 正文

课例研修二 《秋天》
语文课例研修

吴在东


【背景】
执教教师:秦江明,男,从江县宰便中学语文教师,中教二级,教龄 5 年。
教学主题: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诗歌《秋天》。
观察老师:穆宗军、张琴、潘莲、温向利。
活动背景:
这个课例是“国培计划(2015)教师团队置换脱产研修项目”贵州师范学院初中语文班第八组学员在贵阳十五中跟岗期间产生的。
执教班级:七年级(1)班;学生人数:23/44;课堂实录设备:录音笔;实录整理人:秦江明。
当时跟岗已近尾声,他们 5 人都已上了研修课,准备最后整理一下材料就结束了。我作为这个小组的学院指导教师,觉得他们还可以上得更好些,而十五中领导和两位指导老师也十分热情地支持,于是就有了一次我与他们共同备课、观课、议课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具体情况他们的文章已有具体介绍,记得还在观课的教室里,我就已被初中学生的出色发挥震惊了,那些学生竟然能够在文本中看出这么多东西,而且还有一定的深度,比之学员几天前所上的研修课,上课效果简直上了一个台阶。大家都很兴奋,中午在学校食堂用餐后,就在食堂围坐一起进行议课。大家的感觉是相同的,这两节课都很成功,值得好好总结认识。我们决定就把秦江明这节课作为小组课例研究对象,按课例产生过程分头进行分析,经过小组研讨交流和文稿修改,于是产生了这个《秋天》课例研究成果。
【课堂实录】
(课前)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想给大家变个魔术。
生:好!
师:你们都能记住自己的生日,对不对?
生:对。
师:我这个魔术呢,是需要大家配合的。那么,注意了,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生日是单数的同学做这个动作(在胸前合掌),生日是双数的同学做这个动作(在胸前把手掌分开)。
生:是月份还是出生那天的数字?
师:是出生那天的数字。做好了动作,还有一个要求,就是要面带微笑,必须。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我得借助一下道具,就是手机。注意了,面带微笑,保持这个动作,首先给大家照一张。(教师拿出手机给学生照了一张照片。)
生:(保持动作,等待)
师:好了,奇迹即将发生。
生:(全神贯注,充满好奇)
师:这个照片,我拿给大家看一下(教师展示照片),都看到了吧?
生:看到了。
师:这个要等我回到我所在的学校,奇迹就会发生!我会告诉他们,我在贵阳上课多受欢迎啊!
生:(恍然大悟,大笑)
师:这个就是奇迹,也是课前的轻松一刻!谢谢大家!
生:(鼓掌)
(入课)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请坐下!进入今天的课程,欢迎来到麦克·泰的课堂。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每个人都用自己独特的感受解读四季,那么在同学们的眼中,秋天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大家发言探讨了,有请!
生:我来感受的话,就是秋高气爽,然后地面上都是黄金的。
师:秋高气爽,讲到颜色,很好,请坐,有请下一位。
生:硕果累累。
师:嗯!讲到丰收,不错,请坐。还有谁要讲一讲?
生:就是很高兴,他们有了果实,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喜悦。
生:是秋天,不是春天。(哈哈大笑)
生:哦!那就是春天播种,时间见证了他们的收获。
师:见到麦克·泰比较激动,对吧!秋天,强调丰收。还有没有想说的?
生:天高云淡。
师:好!还有吗?戴眼镜的小伙。
生:凋零。那些树木的叶子全部都枯黄凋零了。
师:凋零,比较悲伤、悲凉,对不对?还想补充吧?
生:是。忧愁,中秋节,从这个节日可以推出来。中秋大多讲团圆,可是很多人都不能团圆,所以是忧愁。
师:想到中秋节,有些人不能团圆而忧愁,很好。那么在同学们的眼中,秋是千姿百态的,相信你们体味到的只是城市的秋天,那么,在现代诗人何其芳的心中,乡村的秋天又是什么样的呢?让就需要我们睁大发现美的眼睛,去领略诗人笔下浓浓的秋意。请你们打开课本,翻开第 14 课。有预习过吗?
生:有。
师: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作者。何其芳,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原名何永芳,四川万县人,代表作有散文集《画梦录》。《秋天》选自其早年创作的诗集《预言》。大家都能在课文注解找到,请勾画圈点。
生:(动笔)
师:既然有预习过,那么我就来检查一下你们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之前是找了一位同学来带领大家读,这次我就随机抽奖,点到谁,就把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的生字词准确地读出来。大家要注意听,发现读错的要给予纠正。这位同学,面带微笑,说明准备好了,是不是?
生:没有。
师:没关系。那就这位女同学吧!
生:我也没有准备好!
师:没有关系!那就只能推荐小曾来读给大家听。
生:丁丁、幽谷、镰刀、背篓、竹篱、肥硕、栖息、蟋蟀、寥廓、清冽、梦寐。(每个读两遍)
师:很好,声音很有磁性,未来可以当歌唱家。同学们,有读错的吗?
生:有,寥廓。
师:是的,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改了过来。还读错了一个字,“背”应该读第一声。接下来是全班一起读。
生:(全班齐读)
师:好!我们进入诗歌的学习。第一步,我们要来读,全班一起。秋天,开始……
生:(全班齐读)
师:(生读结束)不太理想,再来。秋天,开始……
生:(再次齐读)
师:这一次就有进步了,鼓掌,为自己喝彩。
生:(鼓掌)
师:不要吝啬,激烈一点,再来。
生:(鼓掌)
师:收!通过刚才的读,我们对诗歌有了初步的了解,诗歌分为三小节,接下来我们一个小节一个小节的来学习。请看第一小节,相信大家都会被诗歌中所描绘的美景深深地打动,在这一小节里,写了哪些景物?
生:(小声议论)
师:我听不清楚,回答问题要举手。
生:露珠、幽谷、镰刀、背篓、瓜果、农家。
师:还有补充吗?
生:有。稻香。
师:这个是景吗?
生:不是。
师:没有关系。谁来补充?
生:清晨。
师:这应该算做是一天当中的一个时间阶段。同学们,竹篱算景物吗?(教师板书“景物”)
生:算。
师:景物都找到了,那么,你们能看出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吗?
生:丰收,有果实……有……(议论纷纷)
师:太乱了,回答问题请举手。
生:丰收图。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给同学们指出来。
生:第三句“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 瓜果”。
师:有稻子,有镰刀,有背篓,有瓜果,从这看出是丰收。这就是丰收的场景,对吧?
生:是的。
师:除此之外呢?还有补充的吗?
生:“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师:怎么说?
生: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而这幅图画描绘的就是在农家里清晨丰收的场景。
师:很美,对吧?比我理解的还好。请坐!(教师板书“场景”)如果要给这一小节取个漂亮的名字,应该是?
生:农家丰收图。
师:都同意吗?有其他理解的可以举手。
生:同意。
生:农家清晨丰收图。
师:农家清晨丰收图。那意思就是说,丰收只是在清晨进行,同学们觉得是这样吗?
生:不是。
生:清晨农家丰收图。
生:我不同意他的说法。应该是“辛勤丰收图”。
师:嗯!看来同学们都有思考,意见暂时还不统一。那么我们回想一下,刚才我们讲到过,这里是属于哪里的秋天?
生:乡村,农家。
师:同学们都点到了农家,那这个是不是强调的是农人在丰收的图景,所以,我们还是要选择最适合的“农家丰收图“(教师板书名字)。有独到的见解是很好的,这个概括比较完整,并不是说同学们讲的不对。漂亮的名字取好了,接下来,进入下一个环节,你对这小节还有什么地方是不理解的吗?有,就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或者你认为哪句哪个字写得最好,也可以拿出来与同学分享,讨论一下。(教师板书“质疑”二字)
生:(讨论)
师:(学生纷纷举手)有请这位女同学。
生:这里为什么写“伐木声”?
师:提得好,谁来解答?我也不太理解。后边那位男同学,你来为他解答。
生:从听觉写出幽谷幽静的特点。
师:太棒了,能从听觉来分析,体现幽谷的“静”,这个答案满意吗?
生:满意。
师:下一位。
生:我觉得写得好的是第一句。
师:说一说,好在哪里?
生:从“露珠”可以看出,昨夜下了一场雨,“伐木声”就刚才同学讲的,写出秋天山谷的静。
师:他的这个说法很好,来,我们握个手(与学生握手),请坐,鼓掌。
生:(鼓掌)
师:收!还有谁想说?好,这位女同学。
生:我觉得写得好的是“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他这句话把“镰刀”拟人化。
师:刚才是听觉角度,现在是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你之所以认为此句写得好,是因为采用修辞,那写出了什么呢?
生:那种丰收的景象就展现了出来。
师:还有疑问吗?
生:“栖息”不理解。
师:小曾来解答,迫不及待了。
生:“栖息”说明了秋天像住在农家里,带给人们的硕果累累。
师:太好了!请坐!再次握手。这个“栖息”运用了拟人手法,请大家看课文注解。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我们对这幅图有了一定的理解,我们需要把这些片段联系起来,用语言把它叙述出来,将这幅图景展现,换句话说,就是用自己的话把感受到的讲出来,大家思考一下。(教师板书“说”)
生:(学生思考)
生:作者用自己的笔墨从听觉写出幽谷的静,从“饱食过稻香的镰刀”体会到秋天的丰收,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我体会到秋天真的来了,给农家带来了不一样的喜悦”。
生:我补充,他刚刚跳了一段,“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体现了农人在竹篱间种的瓜果今年收成很好,再接最后一句,就感觉秋天一直在农家里生活。
师:答得好,他弄掉了一句,这样就不够完整,但是你补充完整了,鼓掌(学生鼓掌),收!那么,我来做个示范,你们参考一下。“清晨朝露喂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我也是在同学们的基础之上把它串联起来的,比较完整了,这是我的示范,(后)两节将由你们自己来完成。在这之前,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读我们已经理解了的这一小节。平常喜欢朗读,读得比较好的同学,大家推荐一下。(教师板书“读”)
生:(朗读第一小节)
师:好!比我读得好,所以我不敢读,让你们来读,我向你们学习,鼓掌(学生鼓掌),收!下面还有两小节,我需要分配任务,你们就按照黑板上板书的“1.景物、2.场景、3.名字、4.质疑、5.说、6.读”这样的步骤来分析二三小节。找出景物,通过景物看出什么场景,取个漂亮的名字,把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探讨,说的部分要像刚才老师说的那样,串联起来,读呢需要推荐同学来完成。现在按小组,讨论开始。(教学到此处时间为 22 分 27 秒,教师下到各小组倾听指导)
生:(讨论,用时 7 分钟)
师:好,时间到,谁来向同学们展示第二小节?
生:景物有江面、冷雾、网、乌桕叶、芦蓬、白霜、小桨、渔船。
师:刚才我们讲农人在丰收,这里呢?
生:渔夫在打鱼的场景,名字我还没有取好,我先讲疑问。
师:可以,没有关系。
生:为什么要把乌桕叶比作青鳊鱼?
师:这个提得好,有谁解答吗?
生:青鳊鱼应该是绿的。
师:从颜色上分析是吧?
生:是的。
生:(同学笑了起来)
师:显然,大家不太同意啊!
生:这个句子到底哪个是本体?哪个是喻体呢?
生:本体是乌桕叶的影子,喻体是青鳊鱼。
师:把乌桕叶的影子比作青鳊鱼。
生:还有,为什么写“收起影子”?
师:这个问题好,我来帮助大家,大家的疑惑点就是这个“影子”怎么能够收起来,我们来试想,在江边,有乌桕树,它的影子倒映在江水中,当渔人把网撒下去,就会把原本平静的水面给打破了,水面一波动,影子消失了,感觉影子就像被收了起来。同学们不要纠结,到底捞起的是影子还是鱼,学习诗歌,对于诗歌的意境,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他这句用得好,好在给我们留下无限的想象。现在疑问解答了,我们回过头取名字。
生:雾江打鱼图。
师:有不同意见的吗?
生:有,我取的是“霜晨归渔图”。
师:你这个名字取得很巧妙,从芦蓬上的白霜看出是早晨,从归泊的小桨看出是打鱼回来。鼓掌!
生:(鼓掌)
师:收!同学们,你们更赞同哪个?
生:第二个。
师:好吧!那我们就用大家推荐的这个吧!接下来,是“说”的环节,在第一小节,老师已经做了示范,从清晨出发,然后有幽谷,有田野……把这些画面串联起来,用语言叙述了出来,第二小节有谁能把自己想好的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在冷雾的笼罩下,渔民把网铺撒在江面上,由于水太清澈,乌桕叶的影子倒映在里面,铺撒网的时候把它的影子打乱了,它就像收回了影子一样,芦蓬上有许多的白霜,风一吹,给人一种很美的视觉,渔民轻轻摇着归岸的小桨,秋天带给了渔船许多的欢乐。
师:不错!不错!不错!鼓励!
生:(鼓掌)
师:收!还有谁想讲一讲?
生:在清晨的江面上,冷雾飘着,渔民把网一撒,打破了这份宁静,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芦蓬上的白霜说明天气比较冷,轻轻地摇着归泊的小桨,看得出他满载而归;秋天游戏在渔船上,说明鱼儿在船上欢快地跳着。
师:好!说得好!鼓励!
生:(鼓掌)
师:收!两位同学的陈述都非常好,能给我们借鉴。接下来是“读”的环节,有请这位同学。
生:(朗读第二小节)
师:有同学想挑战,有请。
生:(朗读第二小节)
师:很好!为两个同学鼓掌。
生:(鼓掌)
师:收!进入第三小节,有请这位同学。
生:我找到的景物是“草野”“溪水”“牛背”“笛声”“牧羊女”。
师:等等,“牛背”“笛声”这个是实景吗?
生:不是,牛是。
师:看到牛了吗?要注意,“牛背上的笛声”这个句子是连在一起的,强调的是夏夜的笛声。
生:还有蟋蟀。
师:这个是不是也是强调声音,它躲在某处,看不到。通过以上景物,看出什么样的场景?
生: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师:这是概括性的东西。第一小节是农人丰收,第二小节是渔人打鱼,那么第三小节是?
生:草野牧羊。
师:谁草野牧羊?
生:牧羊女。这小节我取的名字是“牧羊女思恋图”。
师:有同学举手,说明有不同意见。
生:我认为应该把“牧羊女”改为“少女”。
师:这样的改法更美妙了。接下来是疑问环节。
生:为什么写“笛孔”?
师:谁来解答?
生:我认为在这里写“笛孔”是为了写出夏夜的温度,也能想象出在夏天时,他们在牛背山吹笛子的样子,还为了与秋天的形成对比。
师:这个理解非常独特,我们来看,少女思恋,她思恋谁?
生:夏夜。
师:那么那个笛声是从哪里来的?
生:是放牛的牧童吹的。
师:这就对了,是一个放牛的小男孩,帅帅的。这个少女一定是因为他吹出动听的乐音而心生佩服,然后产生了爱慕之心。到了秋天她都还在想念着夏夜那美妙的笛声,这就应该是?
生:对牧童的思念。
师:还有什么疑问?
生:有。他这里写了秋,为什么要写夏?这有什么好处?
师:有谁可以解答?
生:(议论,不确定)
师:那我们来想一想,这是为了体现出少女对牧童的思恋。夏夜的笛声早就消失了,在秋天了她仍然在梦寐着,请看“梦寐”这个词,在睡梦中她都还在回想着,这就突出了少女那个心思,对小牧童的爱慕,要注意,这不是爱情,是一种好感,带着害羞,可以这样理解。还有疑问吗?
生:它这样写对《秋天》这课文有什么好处?
师:同学们,请看黑板,它是不是为了组成农村秋天独特的景呢!它与农家丰收、霜晨归渔一起组成了农村秋天的特点。
生:哦!理解了。
师:接下来,谁来说一说?
生:野草在秋风中似乎凋零了,静静的原野听得见蟋蟀的歌声,低低的溪水让石头裸露了出来,牧童在牛背上吹奏着短笛,可是现在却不见看踪影,夏夜的芳香也消失了,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梦里。
师:下课铃虽然响了,但是我们还占用一点时间。这位同学说得很有意境,掌声鼓励。
生:(鼓掌)
师:收!由于时间关系,没能请更多的同学起来读,全班一起来朗读,重温一下。
生:(全班齐读)
师:在诗人的眼里,农村秋天可以这样惬意、悠闲、富有诗意,我相信同学们对城市的秋天也有独到的感受,今天的作业就是,以“秋天”为题写一首小诗。下课!
生:老师休息!
师:同学们再见!
【课例研修活动】
一、课前会议
(一)任课教师说课
1. 文本体式特点:现代抒情诗,以农、渔、牧三幅画面赞美秋天,意象独特,含义隽永。
2. 学生情况:贵阳十五中七(1)班,全班 44 人,学风良好,城市学生不熟悉农村生活。引导得法则课堂活跃,引导不得法则课堂沉闷。
3. 目标定位:学生能说出对诗句的理解,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4. 教学设计:按“样本”式进行教读,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几处难点,在交流中加深理解。
5. 创新之处:以第一节为例设计“支架”,引导学生循例完成二三节阅读交流。
6. 困惑之处:这种设计似乎也有“例文”因素,通过迁移学习读法。
(二)任课教师与观课教师交流
就诗歌意象理解、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阶梯设计等进行研讨,具体内容见潘莲专文。
(三)任课老师与观察老师讨论确定观察点
重点看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交流效果,看有多少学生能积极发言,及发言质量。
二、课堂观察
根据选定的观察点对这堂课进行观察,包括以下内容:
1. 观察点选点说明:限于条件,采用教室后部为观察点,重点观察学生活动。
2. 观察表及观察结果说明:采用常规课堂记录方法,配合录音笔全程录音。
3. 观察结果分析及教学建议:见温向利专文。
三、课后会议
(一)任课教师反思
1. 反思目标达成情况:会上简单交流,会后写出专文,见秦江明专文。
2. 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同见秦江明专文。
(二)观察老师简要报告观察结果:会上交流,会后温向利写出专文。
(三)综合各位观察老师的观点,得出本次观察形成的主要结论:见温向利专文。
【反思报告】

“样本”教学模式下对现代诗歌教学的几点思考


秦江明


中国是诗的国度。五千年文明积淀下无数优秀诗歌,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吸引、迷醉,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朵最炫彩的瑰宝。在世界文学史上,中国诗歌,尤其是中国古典诗词也独具特色,是世界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现代诗歌一边吸收着中国古典诗词的营养,一边受到西方诗歌的影响,形成自身独特的魅力。作为华夏儿女,我们应该认真学习中国经典文化,对于诗歌的学习更不容忽视。
《新课程标准》阶段目标第四学段阅读目标明确指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选取了三首具有代表性的现代新诗放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分别是泰戈尔的《金色花》、冰心的《荷叶母亲》、何其芳的《秋天》,可见编者非常重视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学习,作为老师,我们更应该重视现代诗歌的教学,让学生在读与品中领略诗歌的意境,在说与悟中体验诗歌的美。
《秋天》是一首明朗纯净的现代诗篇。在这首诗中,诗人用最精粹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三节诗又组成三幅复合画面。画面的组合造成了既流动又整合的特殊氛围。画面清静,悠远,朦胧。能通过品味优美的语言,领略到这样的意境,那就是接受了一次艺术的洗礼。
一、目标达成
有了对现代诗在中国文化中地位的初步了解,有了拿《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坚实指导,有了用集体备课成果在课堂实践中发挥作用的优势,即便这样来执教《秋天》这首现代诗,也是备受压力的。如果就本次课“目标”“内容”“方法”相结合这个层面来评价,我还是基本满意的。
在执教之前的集体备课中,经过小组对课文的探讨打磨后,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三点:1.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诗歌,体会作者的审美情感并能背诵诗歌;2. 引导学生品味生动的三幅图,并能用审美的眼光组织语言说出感受到的三幅图的意境;3. 培养想象力与审美情趣,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这个课题将由我与本组学员张琴老师来执教,张琴老师于第二节课执教,我于第四节课执教。有了目标的指引与定位,授课总方向得到了明晰,需要有具体的内容去实施,在实施中运用适当的方法才能呈现出三者结合的有效性来。
第一个目标的达成,借助“三读”来完成,即“初读”“品读”“再读”。其实“三读”应细化为“初读诗歌、感知内容”“品读诗歌、体悟意境”“再读诗歌、巩固背诵”,前面是内容与方法,后面是预计达到的目标,是一个由低到高的提升过程。
学生在“初读”环节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读得不流畅,二是读得很平淡。在这个地方,我也没有加以引导,只是又让他们大声的齐读了一遍。因为在张琴老师的课上,这个环节学生读错许多字,教师多次停下来纠正字音,花了不少时间,导致后面课堂把控稍欠。于是我想,三小节,读两遍,诗歌内容基本在脑海里浮现并试图拼凑成形。“品读”环节的重点为“品”,这则是通过我预先搭设的“支架”(后面会讲到)来逐步加深,逐渐催生出诗歌意境给学生带来情感上的冲击。在这样的情势下顺水推舟推荐学生来读,果然较之前有了明显改善,有了情感的体验与融入,读有了节奏,有了轻重,有了舒缓。“再读”环节是为了巩固背诵服务的,可惜行到此处时间不允许了,没能当堂检测学生,是个小遗憾,但大体目标还是基本实现了。
第二个目标的达成,归功于“支架”的搭设。诗歌语言是经过锤炼细选的珍珠,粒粒异彩闪亮。在它们的构架中承载着优美意境,蕴含着深厚温情,如何去发现这些美,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美并能说出感受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假若教师为了省心省事,可毫不负责地直接板书在黑板上,然后说这就是意境,如此这般,学生便失去了那原本可以发现美的心灵与眼睛。在张琴老师的课上,教师在第一幅图的梳理是个示范作用,但是没有在黑板留下指示,于是在第二第三小节的学生活动里,虽然有不少成效,但是学生讨论方向性上还不是很清晰。在她的基础上我想改进,我想到,葡萄蔓有了支架,便可顺势攀爬,工人有了支架,就能高空作业,不如我也给学生搭设个支架。于是我把发现美的路径进行切分,根据诗歌内容切成六块,然后引导学生自己一块一块地再去组建,踏着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与智慧重建起来的阶梯一步一步去发现美,去拥抱那个意境。
第一小节的讲析中,教师要做牵引,要做示范,尽可能优化出发现美的路径来。在讲析第一节诗的过程中,我整理出了六个关键词,组合起来就是一个步骤一个流程,具体为(景物—— 场景—— 名字—— 疑问—— 说—— 读),这就是所谓的发现美的“支架”。展开起来就是,让学生找出各小节描写的景物,通过这些景物看出的场景,然后给这个场景取个漂亮的名字,名字取好后如果对这节诗有疑惑的地方就大胆提出,或者认为写得好的地方进行分享。行到此处意图就是语言的品析,要发现并要深挖出一个个好词好句的韵味,这就犹如在鹅卵石堆里捡到金子。学生果然有许多的发现,比如:我认为“飘”字用得好、我认为“饱食”用得好、为什么用“栖息”、“收影子”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用“游戏”一词、诗题为《秋天》,为什么写到夏夜?有什么作用?等等。此环节,老师没有包办,而是采取了学生提出学生解答的互助方式,如果实在吃力教师再加以点拨。创建了这样的形式,于是把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课堂氛围抬高到一个新的层面,可以说是一个小小的“繁荣景象”。课堂还给了学生的同时,他们也领略到了诗的意境(大部分),在这样的优势里趁热打铁,请学生起来说就相对顺理成章了。在放手的第二、第三小节里,学生争着发言,都想通过想象把对诗歌的感悟道出来,都想挤出好词语把对诗歌的情感体验诉一通。关于“支架”第六步的“读”,前面已讲过了,这里不再重复。
“支架”的搭设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讨论的活动中目标明确,按照流程一一梳理即可,时间效率上有提高(7 分钟的讨论就把后面两节诗歌的讨论点整理好了)。这还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层层挖掘的过程,老师没有包办,只是提供“支架”的帮助者,学生自己依靠它发挥合作的力量实现了“量”到“质”的飞跃。
至于第三个目标的达成,不必细说了,因为在一、二目标努力的过程里潜移默化地融合其中,得到感染。
在布置作业上,是以“秋天”为题,用小诗的形式把对城市秋天的独特感悟写出来。对于学生来说有很大难度,但这是“读写结合”的一种尝试,通过仿写来初步认识诗歌的语言特性。
当然,这堂课还有许多的不足。比如诵读的引导不够,没有老师的范读,也没有深入点评;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处理欠缺,没有足够重视,也没有加以肯定;时间把控的难以精准,没有充足的时间完成当堂背诵,也没有对这堂课收尾小节……但从目标达成上来衡量,是基本实现了。
二、初中现代诗歌如何教学
通过以上不成熟的反思,我想将话题引入到初中现代诗歌如何教学的这个话题上来,一是个人愚见,二是抛砖引玉,向大家学习。
朱光潜先生说:“诗比别类文学更严谨、更纯粹、更精微,一切纯文学都有诗的特质。”这可能就是现行(人教版)初中教材将大量诗词引入的原因吧。
诗歌以其凝练性、抒情性、音乐性等特点,决定了它有别与其他文体的特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但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可以说诗歌的教学是教学难度较大的一种文体,就目前的现代诗歌教学情况而言,不是很理想。我们不能忽略的是诗歌和我们的现实生活距离较大,和学生的接受倾向相去也较远,正因为这样,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还很保守陈旧,直接影响了诗歌教学的效果。小的来说,单纯的讲解,繁琐的板书,词句技法的纠结,会屏蔽错失一些脍炙人口佳作原有的光彩和韵味;大的来谈,就造成了学生人文精神、审美能力、语言表现力的缺失。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该积极探究现代诗歌教学模式,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全力打造高效诗歌教学模式,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现代诗歌教学部分让学生有所得,实实在在受到高尚情操与文学素养的熏陶,发挥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个体的独特的鉴赏经验,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下面是我对现代诗歌教学方法尝试后,习得的一点点感想。
(一)诵读
诵读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是帮助学生品味名篇佳作、培养语文功底的最佳方法之一。我国古代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可见诵读是开启理解一首诗歌大门的金钥匙。
诵读并不是放任自流,教师的作用在于指导学生如何诵读,可分三步走:
1. 初读。读准字音、节奏,捕捉诗歌基本内容。
字音方面要求学生字正腔圆,准确有力;节奏和韵律方面应根据诗歌的内容和感情表达需要,运用恰当的重音和停顿。初读的过程并不只是粗略地去读,要提醒学生有意识初步感知内容,去捕捉诗歌基本意象。
2. 品读。品析语言,体悟意象,读出情感。
品读除了“初读”作为基础外,应该还依附在语言的品析上,而这个需要落实到相关的字句里。当一个又一个好字美句被挑选出来并加以分析后,就由“品”深入到了“悟”,意境逐渐轮廓分明,情感慢慢萌芽生长。
3. 再读。巩固,背诵升华。
指导朗读,体会诗歌美感,诵读成背,由体验到领悟再到审美与发现的熏陶培养。当然,朗读诗歌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不断去尝试与创新。
(二)搭设支架
诗是用形象来思维的,这一规律决定了诗歌必然具有意境。对诗歌的学习,关键是怎样走进诗歌的意境中去,正如王国维所说:“词以意境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我想,诗也是如此,对于诗歌的意境,重在如何去发现,用一种高效的方式去发现。
支架式教学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这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法。该教学法是指一步一步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适当的、小步调的线索或提示(支架),让学生通过这些支架一步一步地攀升,逐渐发现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者。
例如:《秋天》支架设计


此种模式仅供参考,诗歌意境的不同会决定支架搭设的不同,教学者可灵活机动去创设。
(三)学写诗歌,读写结合
“模拟仿写”应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它既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又能充分感悟现代诗语言的奥妙,进而与诗歌的情感再次发生碰撞,学生的审美、理解、联想和想象力也可水到渠成得到相应培养。读写结合有很大的可操作性与实效性,应该多去尝试,这也是所谓的实践提高。(按照“样本”来上,这个环节要放在课后来练笔,按照“例文”来上,则要放在课堂上来完成)
总之,现代诗歌的教学应不拘于形式,多种多样。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着力于诵读的训练,支架合理的构想,读写结合;尽可能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把学生领进广阔的诗歌天地,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观课报告】

从以往《秋天》教学看存在的弊端


张 琴


在了解王荣生教授的选文功能分类理论之前,我们对于现代诗人何其芳的《秋天》这类现代抒情诗是不重视的。这篇课文在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带有“※”号的文章。根据本组 5 人的情况来推论,很多老师在处理这一类文章的时候,干脆不上,让学生自己去看;即使要上,有的老师对这篇文章的教学,也是以“传递—接受”为特征的传统式教学。首先,老师把课文范读一遍,然后让学生齐读一遍,在接下来的这一节课的时间里,老师就会把写作背景、作者简介,板书在黑板上,把生字生词也板书在黑板上;对于诗歌的那三节优美的句子,老师多告诉学生:每一节诗用一句什么样的话来概括,全文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每一句诗的大概意思是什么……整堂课都是由教师在操纵,教师完全驾驭了课堂。而形成这种教学模式的原因,就是应试教育。
这种教学的不足,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教学目标上,只重视传授知识,不注重发展能力,按一个模式培养学生,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成长。拿《秋天》这篇现代抒情诗为例,在传统教学中,我们的教学设计就是教师范读课文,学生齐读一遍,也不用去管学生在读这种优美的抒情诗时,是否读出了诗歌的韵味,是否读得有感情。
第二,在教学内容上,只考虑考试能考到的,比如《秋天》中的若干字词或修辞。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就受到了束缚,常常是教完之后,许多学生连诗句都还未能深入理解,更谈不上审美欣赏了。
第三,在教学方法上,《秋天》的教学是注入式,满堂灌注,只注重教师如何“教”,不重视学生如何“学”,学生需要记下老师强调的重点内容,考试主要靠死记硬背,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情。
第四,在教学效果上,教学《秋天》的课堂只是一个知识传递渠道,单一化、模式化,忽视因材施教和课堂外渠道。学生学到的,只是教师讲到的东西,往往教师讲得费力,学生记不住多少,考试考到讲过的内容,往往也还是答不上。
第五,在师生关系上,传统式教学《秋天》,重教师作用,教师是主宰的施教者;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是知识传授对象,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传统教学是保守的、封闭的,在这种传统教学指导下形成的思维方式,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也不能让学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通过这次小组对《秋天》的课例研讨,我们运用“样本”教学要求来进行课堂教学,便通过课堂上的表现和效果看出传统教学的弊端。总之,以往教学《秋天》的基本特点就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作用,控制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与潜能的发挥,教学效果乏善可陈。

浅谈现代诗歌《秋天》集体备课的优势

潘 莲


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研究的一种形式,它有别于传统的个人备课, 体现出集思广益、扬长避短、资源共享的特点,具有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作精神等积极意义。
目前,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集体备课在全国中小学中普遍出现,同年级同科的集体备课成为引领教师教学的主要导向。那么,作为专业化的教师们该如何集体备课呢?笔者在此就个人参加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何其芳的《秋天》集体备课的实践经验浅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育内容的载体,是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发挥语文教育功能的物质基础,因此,语文教师课前一定要备教材。备教材具体而言就是课前备选文。
选文的功能是指一篇课文在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中派上什么用场。选文功能研究主要是对语文教材尤其是语文教科书的编撰策略进行研究,也涉及语文教师如何处理教材。基于对中外教材的研究,目前已鉴别出语文教材选文的五种功能,即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和引子。这五种功能为语文教科书的改善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指引着阅读教学的路径。
因此,语文教师在集体备课时一定要准确地把握选文的功能。例如:笔者在参加 2015 年“国培脱产置换研修”初中语文班第八小组集体备课时,小组成员就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何其芳的《秋天》进行了仔细地揣摩(即磨课)。《秋天》是一首现代抒情诗,还没有达到把它当“定篇”来教的高度,如果把它当“例文”来教,那就得让学生写出类似的诗歌来,但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做不到。小组成员一致认为把它当“样本”来教比较合适,再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发现诗歌的美,然后学生能运用这样的方法去赏析类似的诗歌。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对于阅读教学首先必须明确教什么的问题。这是因为阅读要求不明确,就会导致“盲人骑瞎马”,该教的没有教,不该教的花了大力气教,力没有用在“刀刃”上。这样,也可能导致低年级阅读教学教了高年级的内容,学生接受不了;高年级如果还在继续教低年级的内容,高年级学生也“吃不饱”,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所以,阅读教学中解读文本,首先要明确初中阅读教学应该解读什么和本年级应侧重解读什么内容的问题。教什么是根本问题,只有明确解读什么,才能谈得上怎样解读。如果没有明确文本阅读教学应着重读什么,势必导致学生难以达到应有质量。所以,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拿到选文,一定要认真对它进行文本解读。笔者在参加《秋天》的集体备课后,对此深有体会。之前所教的课文都是个人备课,一篇课文在今日看与数年前看似乎没有什么改变,在文本解读上没有多大的变化,平常笔者在解读文本时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要么“拿来主义”,要么脱离文本,直接看教参,这样的所谓解读,大约相当普遍,其实许多地方可能没解读明白。文本解读到位就避免了教师在课堂上出现错漏、含糊的尴尬,也避免了课堂教学的苍白、无聊和无效。
初中语文教师是初中语文课程的开发者。教师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应努力做到如下四点:
第一,进行文本细读,把握文本特色,和作者平等对话。
第二,了解教材编排体系和主旨,想一想,教材编写了什么?教材的编写意图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编写?
第三,吃透学情,估计学生可能遇到的阅读障碍,从而明确难点、重点,抓住关键点,读一读,想一想,教学的重点、难点是什么?
第四,明确目标,把握要求,读一读,想一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何体现?
从这四点出发,居高临下地理解教材,熟练掌握教材的全部真谛,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真正做到超越自我、超越文本、超越课堂。集体备课中,小组成员明确了《秋天》的走向:1. 这首诗歌写了什么?2. 三个小节各写了什么?3. 哪些词语和语句写得好?好在哪?4. 哪些地方是学生最难理解的?5. 如果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应如何应对?通过这样的探究,我们就找到了这首诗歌的结构特点,全诗三个小节,各小节分别是一幅画。第一节:农家丰收图;第二小节:霜晨归渔图;第三小节:少女思恋图。这三幅画构成了一首秋之歌。
集体备课中,小组成员又备学生,整理出学生在课堂上可能提出的疑点:1. 第一节中“震落了清晨的露珠”中学生可能会提出:“震落”,为什么会震落?谁震落?说明了什么?“秋天栖息在农家里”中为什么栖息?这是什么修辞手法?2. 第二节诗”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中学生可能会提出:收起的是“鱼”还是“影子”?意境是什么?从“秋天游戏在鱼船上”中学生可能提出“游戏”怎么理解?3. 第三节中“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学生可能会提出:本文是写秋天作者为什么写夏天?“香”与“热”怎么理解?为什么要写笛孔?从“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一句中“梦寐”一词怎样理解?
集体备课中,小组成员又探讨并制定了《秋天》当“样本”来教的教学目标:1. 学生能说出对三幅画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来谈感受)。2.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目标确定之后,小组成员又探讨了《秋天》的教学过程的设计:情境导入—— 检查预习(作者、生字词的把握)—— 初读诗歌—— 品味诗歌—— 背诵诗歌—— 教师小结—— 布置作业。
这次小组集体备课,在老师的参与指点下,用了一个小时,就让大家有豁然开朗之感,原来《秋天》这首小诗有这么多值得玩味的内容,有这么多富有诗意而值得赏析的东西,以前马马虎虎看过,竟没有看出其中韵味,还去教学生,真令人汗颜!在研讨中,每一位成员都能够深入地了解他人的思想,对文本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大家的智慧汇聚成最优化的课堂教学设计。
资源共享,省时省力。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在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仅凭一人之力,远远不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知识的需求。学生的信息接受能力极强,他们所掌握的信息量是很大的,内容也是很丰富的。而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在教学中,仅凭手里的一本教材,几本教辅书,个人的一点点智慧,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各位教师备课中的不足,取长补短,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那么,在集体备课时,多位教师的教育资源共同分享,既丰富了教学使用资源,也为教师的个人能力的提高提供了能量。这样一来,节省了备课的时间,真是省时省力。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其他的工作,创造更多的精神价值。
集体备课还可以增强集体凝聚力。在集体备课中,同组成员坐在一起就教材、选文的功能、课堂教学疑点、教学目标、情境导入、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研讨。在研讨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倾心而谈,既解决了教学中的问题,更增加彼此间的感情,而感情间的交流也为彼此间思想的交流提供了保障。
这次集体备课,还让我明白认真研读课文是何等的重要!按王荣生教授的方法,用心阅读,划出文中值得注意的地方,划出学生可能不懂的地方,两者重叠处即可视为教学点,需要考虑。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这种方法简明有效,针对性强。这次备课较之以前偷懒的、照搬教参不动脑筋的备课,真是令人难忘,给人真正有效启示的备课!

用“支架结构”引领学生去阅读文本,探究现代诗歌的意境

穆宗军


在集体备课(磨课)后,根据大家商量的教学目标、内容、环节,由本组张琴、秦江明两位老师分别做教学设计,在七年级两个平行班各上一节观摩课。这两节课既整合了优秀的教学资源,又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模式,效果很好。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质疑,大胆提问,思维活跃了,对课文文本理解也比较透彻到位。下面以秦江明老师的课为例介绍现代诗歌《秋天》的教学情况并作简要点评。
1. 课前(预备铃响):给学生变魔术。魔术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这一下吸引住了好奇的学生。生日是单数的合掌;生日是双数的两掌分开。趁学生做手势时,老师偷用手机照相。然后,迅速展示给学生看他们做手势的表情,然后老师以此来调侃自己上的课非常受欢迎,这是学生没有想到的事情,课堂气氛一下子调动起来,为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做了准备。
2. 导入:创设情景——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春是万物复苏,万紫千红,那秋天是什么样子?这一问题抛出来,三四个学生马上站起来说:“秋高气爽”“硕果累累”……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头开始,会有一个好结尾。学生的思维被老师调动起了,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就浓,学习效率会高。
接下来,先从学生的推荐中明确一位学生(男生)读课文,全班同学评价读课文的效果。有学生指出普通话标准,胆子大,而且也注意了感情,但有一字读错:“背篓”的“背”,他把“bēi”读成了“bèi”。你看,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的学生,学习是多么的仔细、认真。一个很容易读错的字,居然被学生自己发现了。老师顺势通过全班学生齐读词语,检查学生的字词预习情况。
接着要求全班学生齐读课文,发现学生读书的效果不太理想。老师不放过读书的细节,要求学生再读一遍,效果比第一次就好了很多,不过由于学生不熟悉课文,还是显得生涩。
3. 第一个环节:示范性的教学第一节诗歌。
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诗中写了哪些景物?学生争着举手回答:“露珠”“幽谷”“镰刀”“瓜果”。问及诗句描绘一个什么场景?有学生回答说:“农家丰收。”当建议我们给它取个文雅的名字,好吗?学生马上答:“农家丰收图”—— 清静。这个名字好听,我们就用它描绘第一节诗。
当老师提出:“第一节诗的名字是有了,那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你认为第一节诗中还有哪些写得好的地方?”全班学生前后两桌互相讨论,课堂气氛非常热闹,纷纷找出写得好的词语、句子,并且勇敢站起来展示成果。如“震落”“满披”“饱食”“栖息”等。请同学们提出疑问时,有一女生马上站起来问:为何第二句诗写“伐木声飘出山谷”呢?还有学生问:为什么“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是什么意思?老师引导学生逐一进行解答。在课堂上,老师只是学习文本的领路者,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知识。而且学生评价同学更是调动了学生乐于学习,参与学习。
在课进行到“刚才,老师和大家一起分析这节诗这么多优美的诗句,请同学们用语言来说说这节诗表现了一种怎样的画面”时,学生可能以前没说过,不知怎么表述,你看我,我看你。老师便自己示范说出第一节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意象。学生一下明白了说意象是这么一回事,课堂气氛也开始热闹了。所以授课教师问及了解了诗的意象,哪位同学再来读一遍,真实地感受诗歌中因意象而产生的美?学生因为弄懂了诗的意象,主动站起来读诗。这里的说和读,体现了老师的引导者身份的作用,学生能根据老师的示范语言中说出诗中的意象。
之后,授课教师继续引导:第一节诗,诗人何其芳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清静的农家丰收图,我们也从景物、场景、名字、疑问、说、读五个方面去了解诗中所蕴含的东西,诗歌语言非常丰富。
下面,请同学们围绕老师给你们板书在黑板上的支架(景物、场景、名字、疑问、说、读),自己去分析讨论并完成第二节诗和第三节诗。
学生分组研讨了七分钟,老师巡回各组,参与交流。这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有效课堂教学,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合作探究文本。
第二个环节:学生自行完成第二节诗。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展示成果。
授课教师继续提出问题:“刚才,同学们讨论非常激烈,相信大家会有不少发现吧!那你们都发现了哪些景物呢?”四五个女生站起来说第二节诗描写的景物有“冷雾”“渔网”“乌桕叶”“芦蓬”“白霜”“渔船”。“诗中的场景是霜晨打渔归;那我们给诗取一个什么名字好呢?”一位男生说我给她取名为“霜晨归渔图”—— 清远。这节诗的名字取得好,很有诗意。
“下面请同学们针对第二节诗提出疑问。”学生纷纷提出不理解之处:“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是什么意思?打鱼很辛苦,为什么还用“游戏”一词?一位女生站起来说“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里作者用了比喻的手法,“青鳊鱼似的影子”应该是水面的波动,渔民撒下网去,什么也没打着,收上来的只是一些树叶的影子,这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一位男生站起来评价:这位女生描绘江中打鱼的画面非常好,很形象,渔民打鱼不但是为了生活,而且还有一个理由是悠闲取乐。
这些问题的提出是学生课堂主动学习的展现。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他们能想象到渔民打鱼时那种悠闲、自乐的情怀。
当问及“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说第二节诗所表现的出来的画面”时,一位男同学描述说:“在冷雾的笼罩下,渔民把网铺撒在江面上,由于水太清澈,乌桕叶的影子倒映在里面,铺撒网的时候把它的影子打乱了,他就像收回了影子一样,芦蓬上有许多的白霜,风一吹,给人一种很美的视觉,渔民轻轻摇着归岸的小桨,秋天带给了渔船许多的欢乐。”
授课教师继续提出:“还有谁想讲一讲?”一位女同学接着描述说:“在清晨的江面上,冷雾飘着,渔民把网一撒,打破了这份宁静,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芦蓬上的白霜说明天气比较冷,轻轻地摇着归泊的小桨,看得出他满载而归;秋天游戏在渔船上,说明鱼儿在船上欢快地跳着。”
进入“谁来读这节诗”环节,一位女生读第二节诗。学生评价朗读得好,声音清甜,普通话标准,但是声音比较小。
大家讨论完了第二节诗,继续分组交流完成第三节诗。
授课教师问:“同学们,第三节诗写了哪些景物呢?”一女同学大声地回答:“野草”“蟋蟀”“小河”“河石”;场景是草野牧羊;“这小节我取名字为“牧羊女思恋图”。
授课教师引导:“有同学举手,说明有不同意见。”一位男同学站起来说:“我认为应该把‘牧羊女’改为‘少女’。”
授课教师说:“这样的改法更美妙了,那我们取名为‘少女思恋图’。第三节诗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请大家提出疑问。”一位男生反复问“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空”是什么意思?诗的题目是秋天为什么写到“夏夜”?这样写对秋天主题有什么好处?由于时间关系,老师没有给学生讲明白为何不写秋天,而写夏天?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几点原因。
当问及“第三节诗又写了怎样的一种意象呢”时,学生说:“这节诗是写一位放羊的少女朦朦胧胧的情思,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了解了第三节诗歌后,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诗句。”一位学生站起来读完第三节诗,收到不错的评价。
最后,授课教师进行最终环节:“三节诗歌全部学完了,请同学们齐读课文。”学生很有激情地朗读诗歌,这是学生熟悉课文的表现,更是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参与的结果。毕竟,老师放手给学生自主学习,从更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
观察《秋天》的课堂教学,学生在课堂上互动效果非常明显,整堂课呈现“找”“说”“问”“圈”“读”现象。全班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要讨论有前后两桌的学生讨论,要交流有学生提出疑问来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不断地充满课堂。学生讨论,老师参与其中,不时地进行点拨,与学生一道共筑讨论的课堂,体现出阅读教学多重对话的要求。
课堂上,老师给学生充足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他们学得非常快乐,学得非常自信!老师做的,只是给学生搭建交流展示、充分表现的平台;老师做的,只是适机地点拨引导;老师做的,只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不断地思维碰撞中生成智慧之花;老师做的,是引发孩子们更广泛的阅读。
这是一堂有效的“样本”教学,用“支架结构”引领学生去阅读文本,探究诗歌的意象。学生通过自己主动去了解文本知识,对诗歌所表现出的情感、诗歌的意象、意境有了质的认识。

探讨课堂教学得失

温向利


听完张琴和秦江明老师的课,我们小组五人和指导老师一行八人进行了评课议课。大家一致认为这首现代诗歌作为“样本”来教学是比较适合的,这两堂课也是比较成功的。下面重点评析秦江明老师的课。
秦老师教的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秋天》,这是一首现代诗歌。七年级学生已经具有初步感知课文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而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这节课中,秦老师尽量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来完成学习目标。这节课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紧扣教学目标,有条不紊地展开教学
语文教学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教什么”,第二个是“怎么教”。按照王荣生的教学理论,“教什么”始终是放在第一位的。在这堂课中,秦老师很清楚自己要教的内容,那就是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在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导下,秦老师的每个教学内容环节都是围绕目标有效地开展。因而整堂课显得内容方法恰当,集中紧凑,效率很高。
例如:在教师正音的基础上,让学生初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整体感知诗歌;然后再引导学生完成对第一幅图的品味,接着出示支架让学生分组讨论,自行完成第二、第三幅图的品味;最后再读,读出诗的意境,读出作者的情感。
二、搭好学习支架,引领学生合作探究
本诗以“秋天”为经线,以“幽谷、农舍、渔舟、草野……”诸般景致为“维线”,为我们编织了三幅绚丽多彩的秋景图。但对于城市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对这首诗的意境难以理解。秦老师就引导学生先找出第一小节描写的景物,再追问通过这些景物看到一个什么样的场景,接着给这个小节取个漂亮的名字,紧接着留有时间给学生提出疑问或就写得好的地方进行分享。当以上问题都解决后,秦老师就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第一幅图景,还推荐一名朗读好的学生来读第一节。通过第一节的学习,学生基本知道怎样来学现代诗了。接下来秦老师把学习支架摆出来(景物、场景、名字、疑问、说、读),学生一目了然,在支架的引导下,秦老师要求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完成后面两节诗。这时,学生积极性非常高,运用这样的方法很快就完成了任务。这种摆支架的方法,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让学生既掌握了方法又学到了知识,还提高了合作效率。
三、紧扣文本,质疑解疑,关注学生说、读能力的培养
诗歌中每一节所描绘的景物和场景都不同,秦老师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用自己的话把每一幅画面生动描绘出来。还引导学生质疑,学生也非常大胆,纷纷提出疑问,如:“秋天为什么栖息在农家里?”“为什么写伐木声?”“收起乌桕叶的影子,到底是收到鱼还是收到叶子?”“为什么要写笛孔?”“这首诗的题目是《秋天》,为什么要写夏天?有什么好处?”这些问题提得非常好,老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把机会让给其他学生去解答,增强了学生间的互动,注重了学生说话的能力。秦老师也很重视读的训练。在这节课中,秦老师把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方式进行加强。学生读准了字音,读出了节奏,读出了感情,让学生充分感悟诗歌语言美、情感美。
四、改进方向
不过,本堂课也存在一些需要探讨和改进之处。首先是评价学生要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课堂的讨论探究。在学生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发表看法时,教师要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善于鼓励他们。比如,一些学生语言表达言简意赅,风趣幽默,要加以肯定点评。这时在教师赞赏之余也会暗示其他学生给予热烈的掌声,对于学生精彩的发言或意外发问,应表扬学生”你回答的真棒”“你回答得很独特”等,而不是简单僵硬地说:“好!”“鼓掌!”
其次是提问的有效性上,不要单一的问“会了吗?”“懂了吗?”“对不对?”之类的问题,教师的问要讲究指向性。设计的问应该针对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服务的,如果过于俗套就会变成无效提问。对课堂上如何更好处理学生质疑的问题,还需要提高课堂教学技能技巧。
总之,没有谁的课是完美的,只要是课,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不足。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去探索与反思,那样才会有改进的动力,才会有提升的可能。
【专题指导】

成功的起点


吴在东


这次课例研究的全过程对小组成员而言,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全组通过集体备课和观课议课,对《秋天》这样的现代抒情诗按“样本”“该上什么”“怎么上”有了切身体验,对“样本”教学的特点和要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语文阅读教学的理解和追求有了新的高度,从而加深了对王荣生教授主张的按选文功能分类进行阅读教学的理解。
王荣生在其《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中,根据对国外母语教材的研究鉴别出“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引子”5 种选文类型,这不但对我们改进语文课本编撰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利用现有课本进行有效教学也有实际意义。在今年培训讲学中,王荣生教授用一篇课文《生命,生命》做例子,带学员们一起学习如何正确地备课。首先,进行文本研习,抛开一切参考资料,用心反复阅读课文,划出值得注意的地方,大家交流,发现居然很多不同的地方,说明各自的理解不大一样。其次,针对这些地方,着眼全文发现其含义所在,看出真正值得注意的地方,达到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再考虑学生可能在哪里遇到理解障碍,该如何加以引导。最后,按 2~3 个环节写出阶梯式教案,因为观察优秀教师大量成功课例发现这是共同规律。王荣生强调备一节课要抓好“起点”,即明确学生对课文中哪些内容是本节课需要学习的,要抓好 2~3 个阶梯内容的设计,逐步引导学生达到“终点”,即达成课时目标。这种备课方式大异于学员们以前的方式—— 他们以前通常就是照抄教参资料,甚至可能没有真正读懂课文就去上课了,往往只按教参上的知识要点或考点来讲,结果学生已懂的可能教师讲了许多,学生不懂的教师反而没有讲,或者教师其实也没搞懂,稀里糊涂就算教过了。这次严格按王荣生教的方法备课,大家才发现这样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为看似简单的小诗,里面还真有几处值得好好玩味,并非一目了然就能理解。正是这几处,成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成了课堂上出彩的地方—— 一旦教师有意引导指示方法,学生是可以看出作者行文之妙的。
王荣生认为“样本”教学源于叶圣陶先生“课文无非是例子”的思想,即把课文作为这一类文章的一个代表来进行阅读,从阅读实践中领悟读这类文章的方法。我们知道,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阅读各种文章的实际能力,这种能力只能通过大量的正确的阅读实践来培养。“样本”教学就是要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进行正确的阅读,得到正确的阅读体验。所谓正确的阅读,就是要按生活中阅读该种体式文章的常态来组织教学,让学生经历一个实实在在的完整的阅读过程,而不是由老师代替学生进行公式化的阅读,把教参上的标准答案告诉学生。生活中的阅读,例如阅读现代诗歌,抒情的、叙事的、哲理的,阅读的关注点是有区别的,因此,不同体式的课文其读法是不同的,要关注课文中不同的地方。例如《秋天》就要关注诗人使用的特殊意象和用语。“样本”教学内容是生成性的,解决那些学生不懂的地方,不同班级遇到的问题可能并不一样,要根据课堂上学生的不同实际来灵活引导。很可能在这个班重点挖掘这几个地方,在另一个班又重点挖掘了别的地方,只要帮助学生紧扣文本语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就达到目的了,不必样样都要讲到。“样本”教学一定要着眼全篇,才能达到对文本的深入理解,这和“例文”只需着眼局部学习特定知识不同;一定要紧扣文本语句,才能真正理解作者行文用意,不能脱离文本搞花里胡哨的活动。“样本”教学还必须落实对话理念,让学生仔细阅读发现文中值得注意的地方,组织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和见解,即通过阅读和交流实现多重对话。“样本”教学成功的标志是学生读懂了文章,各自对文章有自己的独特的比较深入的理解,并能说出这些理解。“样本”教学带给学生的是积极的阅读体验,包括阅读交流带来的愉悦和收获,文体思维的活跃和发展,阅读方法的实践和掌握,对课文思想精华的认识和领悟。通过《秋天》的教学和研究,本组学员对“样本”教学的诸多方面应该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领会。
行文至此,本文想对课例运用“支架”的方法再做些分析,以求解答许多人感到困惑的“样本”和“例文”杂糅的问题。
“支架”只是一种工具,帮助学生达到教学目标,如果用于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是“例文”用法;如果用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是“样本”用法。也就是说,单凭“支架”的运用不能作为判断属于“例文”教学或“样本”教学的依据,要看运用“支架”最终要达到什么目的。
本课例中的“支架”,是引导读法的,要学生通过对第一节诗歌的学习,按景物、场景、命名、疑问、说、读六步来独立完成后两节诗歌的阅读交流。这里,明显地存在读法迁移的特点:把从第一节学习的方式步骤加以明确,用于后两节的学习,这种教学方法大量地被语文教师使用,例如教师示范指导完成 A,学生模仿完成 B,AB 可以是词语运用、修辞运用、人物形象、描写方法、标点使用、布局某篇,等等。这种学习基本属于掌握知识的范畴,因而可以归属于“例文”教学。王荣生将阅读教学中教读法归于“例文”,就是基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要学习掌握的是一种外在于课文的可以言说的知识,这种知识的学习掌握本身具有价值,换另一篇合适的课文也可以学习掌握。因为学习掌握的是客观存在的语文知识,所以课文只是用于学习掌握知识的一种材料用具,因而叫做“例文”。那么,这个课例该属于“例文”吗?这岂不是与备课时的“样本”定位相左了吗?
这就要具体分析本课例中“支架”的运用了。首先,它不是学习现代抒情诗歌必须掌握的读法知识,更不是有定论的语文知识,只是针对本班学情为提高教学效率所规定的几个步骤,便于学生找到发言交流的抓手,阅读现代抒情诗未必一定都要如此去做。其次,它本身不是本节课要重点学习掌握的内容,教师的关注重点仍然在学生发言的内容,即对于第二第三两段诗歌的理解,而不是对这个“支架”本身的学习—— 例如明白为什么需要这个“支架”,其每一步的基本要领和要求,比较并评价使用的具体得失,围绕“支架”的使用发现规律性的知识并加以固化等等。最后,“支架”的使用一方面规范了课堂教学内容和步骤,使学生易于循序渐进,带来了课堂的活跃;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在不必要的地方花费时间,造成死板僵化的程式,不利于将宝贵的课堂时间集中到深入解读交流关键诗句。如果真要具体改进课堂教学,这个“支架”的安排或许正是值得细细研究的重点:哪里要强化,哪些可以简省或取消,哪里应该具体引导等等,这将是真正深入的课例研究内容。本节课由于重点只放在引导学生突破难点,关注的是找准“教学点”即若干诗句的理解和交流,将王荣生所教方法用于教学,得到改进教学的积极体验,还来不及关注如何更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而只能说是个转变观念方法的初步尝试,不能认为使用“支架”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更不能认为教现代诗歌都要使用这样的支架。由于这节课使用的“支架”只是为了方便学生更好理解课文,所以其教学仍是“样本”而不是“例文”,如同郑桂华老师《安塞腰鼓》要学生找表达感情强烈的句子,教《散步》要学生找对称句,也可以看做是一种“支架”,其用意在借助排比比喻修辞和对称句的知识发现作者所要表达的深意,教学指向还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而不是借课文中的例句学习掌握修辞和对称句的使用。
作为典型的“样本”教学和“例文”教学,是容易区别和认识的。按目前通常的课时安排,在教学实践中,一篇课文如果安排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通常可以按“样本”教,让学生经历一个正确的阅读过程,达到对课文的比较深入的理解;第二课时通常可以按“例文”教,侧重学习课文范例的某种语文知识,这样安排比较符合认识过程和教学规律。但有时一篇课文只上一节课,还需要全面照顾教学内容,例如评优的公开课,或自读课文,或用作练习的课外文章等等,又该顾那一头呢?能不能兼顾“样本”“例文”揉在一起上呢?为什么觉得有时“样本”和“例文”分不开呢?
这就要用辩证分析的方法来加以认识了。“样本”“例文”只是根据课文发挥作用的功能所做的划分,这一划分对语文教材编写具有重要意义,对改进阅读教学也有重要意义,其核心是要解决每节课明确集中的教学目标内容及实现形式。现实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特别是教材尚未按选文功能进行设计编辑,教师要认识并掌握“样本”“例文”教学并不容易,因此在培训中我们只好采用比较简单的方法突出其各自形式特点,例如说“样本”需要引导阅读和交流,落实对话理念,表现为课堂上教师引导的学生讨论和发言;“例文”需要设计概括知识和迁移运用,表现为课堂上教师组织的各种练习活动。但这样也可能带来新的问题:有讨论发言的就是“样本”吗?有迁移练习就是“例文”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判定的依据不是教学形式而是教学内容,即所教侧重于正确阅读实践还是语文知识。但这两者不论是指向对文本的理解过程,还是指向独立于文本而存在的语文知识,其间又有斩不断的内在联系:深入理解往往要借助关于字词句篇的语文知识,学习掌握语文知识离不开对文句的正确理解,二者互相依赖,相携并进,不可能绝对化地存废取舍。即以教读法为例,它是“样本”教学的目的之一,即叶圣陶的举一反三的“例子”说,也是“样本”教学必然隐含的成果之一,即正确的阅读过程经历会让学生留下积极的阅读体验;但眀里探讨读法并作为练习重点却属于“例文”教学,因为所学并非对课文的理解,换一篇合适的也无妨,其间关键是设计迁移练习实践。那么教学中使二者有机结合,在引导学生经历了阅读过程后再点明读法要领,加深对阅读过程方法的正确认识,有何不可?所以,我们不必拘泥僵化,自寻烦恼,只要认真实践王荣生关于“一堂好课”的最低要求:教师知道自己要教什么,1. 对所教内容有自觉意识,2. 所教的是“语文”的内容,3. 教学内容相对集中。那么,即使有时分不清说不明白也没关系,只要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就行。明乎此,一节课兼顾两者可行否?当然可行,但应明确重点;至于表演式的面面俱到的所谓设计,可以休矣。
本课例的研究给了我们多种有益启示,下面简单谈几点。
不能忽视略读课文。人教版语文教材的编撰,依照的是叶圣陶先生的教学思想,以前在一个单元里设教读篇目和自读篇目(加*号),体现的是教和练的关系,即“扶着走”和“看着走”的关系;现在改为精读篇目和略读篇目(加*号),体现的是学和用的关系,即“跟着走”和“自己走”的关系。自读也好略读也好,虽然提法角度不同,但都是整个学习迁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现在许多老师忽视其重要性,眼睛只盯住“要考的”精读篇目,对略读篇目或干脆不组织教学,或教不得法,没有起到略读的应有作用,导致阅读练习分量不足,大大影响了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指出,本课例并未按略读要求来设计,还是以教师教读或精读的因素为主,是特定情况下的处理。按略读要求,教师还需要更加放手,需要把精读篇目与略读篇目的教学一体考虑整体设计,使之形成能力迁移的过程。
教师改变观念才有课堂的积极变化。前后短短几天,教师没换,学生没换,教学效果却大不一样,原因在哪里?因为教学方法变了,因为教学设计变了,因为教学理念变了。从过去要求学生认真听讲“配合教学”,到现在设法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真正实现了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主体”的要求。在长期应试教育的扭曲下,许多教师形成思维定式,以为只要把可能考到的篇目考点都讲到,就算完成了任务。但现实是许多老师讲过的内容,题目稍一变化学生就答不出,原因在哪里?因为学生得到的是现成的东西,不是自己阅读思考得到的结果,只靠记忆力死记硬背是不能应对阅读考能力的要求的。如果每篇课文都是学生用正确方法阅读过的,每次阅读都有实实在在的阅读体验,都是扎扎实实的阅读训练,阅读能力全面提高了,还怕考试?还用得着大量的模拟阅读考试?
农村学生更需要“样本”教学。一般而言,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农村中学的学生更多地依赖老师,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课堂上肯积极思考发言的很少。这是长期不正确的语文教学造成的后果,不能简单地责怪学生。就是城市中学,如果教师观念不对,教不得法,同样也会出现沉闷的课堂。农村学生不爱发言怎么办?要认真分析学情,找到症结所在,对症下药。这里可能有认识问题,有心理问题,有技能问题,有习惯问题,等等。讲明道理和要求,给予鼓励和引导,设计不同梯次的练习活动,坚持不懈地严格要求,我们会看到学生发生可喜的变化。这个课例告诉我们,只要引导得法,找到适当的切入点,例如让学生找出诗歌中你认为写得好的地方,加上适当的引导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和“发现”能力有时会超出教师的想象。
“样本”教学需要高素质的教师。在教和学这一对矛盾中,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得好,学生才能学得好,才能实现“学习主体”的地位。高素质的教师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备课的深入细致,学情的准确估计,教学设计的合理巧妙,课堂教学的灵活组织,对学生的关爱鼓励,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了教学成功的基石,任何一种缺陷都可能使教学达不到应有的高度。所以要想上好“样本”,需要教师有丰富的学识,能读出课文深处的含义;智慧的大脑,能设计出合理的学习过程;宽厚的爱心,能给学生纠误探究的机会;精湛的技能,能巧妙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探珠寻宝。从更高的标准来看,这个课例还有一些可以改进提高的地方,议课时大家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教学相长”,学生的不断成长进步,也是教师不断发展的过程,“样本”教学的不断探索进步,必将促使教师不断进步成长。
最后,谈一下这次课例研究本身的得失。按周周博士的要求,课例研究要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和工具,说出这个课例上课的道理来。具体到《秋天》的教学,由于是初次进行课例研究,无论指导教师还是学员,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课例研究的科研训练,实践中仍然带有以往教研活动比较粗疏的特点,在许多方面达不到严格的课例研究的标准。例如研究模式。我们选择的是课例研究的“纵式”模式,即通过对一堂课的几次打磨,不断改进,从而得到若干认识和收获;但实际上这一过程大大简化了,我们只上了一次课,没有再加改进的对照课,集体备课也只侧重研习教材,对于教学内容方法并未用力,于是只好按“过去”(张琴)、“现在”(穆宗军)、“将来”(温向利、秦江明 )勉强体现“纵式”的改进过程,其实并未真正达到改进过程并评价效果的要求,因为前后并无可资对照的具体课堂教学内容和结果。再如研究内容。课例研究要求使用合适的理论工具,我们使用的是王荣生“样本”教学的相关理论,但事实上对“样本”教学的许多东西并未很好掌握,而且可用理论工具远不止“样本”一种,我们事先并未认真思考,行文当然也就不可能把道理说得深入透彻。又如研究方法。我们虽然有很好的课堂实录,但并未很好加以利用,或者说还不知道如何利用,结果大家所写的分析文章只按自己的感觉和认识来写,虽然内容上大体不错,但比之严格按课堂事实进行的分析就少了许多分量。
但是,《秋天》课例的研究还是有了一些积极的东西:有意追求不同以往的教学目标要求,运用“样本”教学要求来设计教学内容和过程,努力落实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对话”要求,从文本研习和学情分析入手找准教学点,通过课堂观察判断教学效果从而分析得失。这些都是以往不曾做过甚至想过的。有了这次的课例研究实践,尽管并不完善,毕竟向正确的方向迈出了第一步,大家还是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今后再做课例研究,对于要说出的“道理”,对于“研究方法和工具”,还需要更为明确的认识和表述。
希望《秋天》课例成为全组学员成功的起点!

科普知识
心理健康 优生优育 休闲旅游 健身美容 饮食健康 人与自然 地球家园 海洋技术 科海拾贝 科学之迷 科技前沿 科技史话 科幻未来 神话传说 童话故事 致富指南 农用物资 生物技术 畜牧兽医 园林花卉 特产养殖 营养早餐 减肥晚餐 晚餐食谱 营养晚餐 减肥中餐 中餐文化 中餐菜谱 中餐营养 健康早餐 减肥早餐 早餐食谱 晚餐禁忌 宝石鉴定 安全生产 安装钳工 钣金技术 宝石观察 焙烤工业 变性淀粉 插花技能 车工技术 道路工程 低压电器 电气工程 电气设备 电网工程 电源技术 电站工程 淀粉科学 调味配方 发电节能 防水材料 飞机飞行 服装生产 钢铁材料 工程建设 工业工程 公路工程 管道工程 罐头工业 国际组织 国家电网 华北电网 火电工程 货运物流 机床设计 机电工程 机修钳工 基本资料 家用电器 建设工程 节约用电 金银技术 金属材料 连续铸钢 轮机工程 奶牛养殖 农村电工 配电技术 皮革工业 啤酒工业 苹果产业 钳工简明 青工车工 青年审美 肉类工业 入侵检测 食品科学 世界修船 兽医兽药 水下工程 税收制度 通信设备 统计公文 土木工程 维修电工 味精工业 文物鉴赏 物业电工 铣工计算 线损管理 鞋楦设计 烟草工业 盐业产品 冶金产品 液压技术 印刷科技 用电管理 油墨技术 轧钢技术 粘接技术 照明设计 制浆造纸 土元养殖 兔场疾病 外国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