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 语文课例研修 > 正文

课例研修四 《观沧海》
语文课例研修

杨波


【背景】
活动主题:探讨“样本”的上法。
活动方式:《观沧海》课例研修。
活动流程:个人备课、上课,集体观课,各自选一个视角评课议课。
执教老师:国培学员王芳。
听课老师:蒙仁艾、柏登艳、李占飞、韦性作。
活动成果:课堂实录及其评析、观课报告及其评析、专题指导。
【课堂实录】
师:课前我们交代一点默契—— 一会儿的活动中如果有小组合作的时候呢,就请前后两桌的同学为一个小组,好吧?
生:好!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真心地说同学们好!同学们对于诗歌一点都不陌生,也许在妈妈肚子里就接触到了各种诗歌,所以,你们来总结一下自己学诗歌的方法吧。(学生思考后小声说)——
生:读。
师:我刚才听见有同学说“读”“熟读”。
(学生举手)
生:先了解它的意思,然后按它的意思去背诵,这是我现在的方法,以前也是读。
师:哦,除了读,还要去了解意思,再去背。(边说边板书:学诗 1. 读,2. 理解,3. 背诵)
生:还有了解它的背景(师板书:背景)
生:在我们小学学诗的话都要“四知”—— 知诗人、知诗题、知诗意、知诗情。
师:你很专业哦!从同学们所说,我们来用几个字归纳一下学诗的方法吧,这个方法可能一会儿要用它来学习其他的诗。
师:第一点,是刚才你们都说到的一点是什么?
生:读!(师板书:1.读〈 〉)
师:我们对读的要求和程度是什么呢?
生:熟读。
生:朗读。
生:有感情。
师:这个感情从何而来?
生:诗的意境。
生:对诗的理解。
师:哦,那么第一点要求读顺,第二点是读懂。(板书:顺、懂)读的就这两点简单的要求,但对后面的学习影响很大,对后面什么影响呢?就是对诗的—— ?
生:对诗的了解。
师:嗯,而这种了解已经不能停留在小学时候的反复朗读上了,更多的是希望通过作者的字里行间我们能够走进意境,这个意境怎么来?通过对字词句产生—— ?
生:联想。
生:想象。
师:对,产生联想和想象,只有我们产生联想和想象才能够走进作者真正的内心,所以,第二步我们要做的是想。(师板书:想〈 〉) 想什么呢?
生:诗的意境。(师板书:意境)
师:我们走进诗的意境,走进作者内心,我们才能感作者所感,悟作者所悟。那么第三步我们归纳下,应该是—— ?用一个字概括。
生:(思考片刻)悟!
师:很好!悟!(板书:3. 悟)最后一步才是你们拿手的什么?
生:背诵。(师板书:4. 背)
师:好,我们就用这个方法来学习一首诗—— 《观沧海》。
(板书课题)
作者是—— ?
生:曹操。
师:不管是你平时积累还是你从书上找到的,谁来介绍一下作者。
生: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他当过……他死后被追谥为魏武大帝,并且他败袁绍、袁术,平定了荆州,还有(败)汉中张鲁,还杀掉了西凉贼马腾,他对东汉有很大的功绩,但他有功有过,挟天子令诸侯就是他很大的过失。
师:看来你全靠积累啊,不过纠正一下他不是平定荆州,是平定北方。除了他所介绍的这些,可能你们还得补充一些,比如书下注释里面,如果让勾画,你还希望掌握哪些?
(学生边勾画边说)
生:字啊,号啊,政治家军事家啊,等等。
生:考试的时候要考代表作的。
师:嗯,你们的学习很仔细!
这首诗选自—— ?
生:(边勾画边说)《乐府诗集》中《步出夏门行》中第一章。
师:穿插一下,《乐府诗集》原来是可以—— ?
生:编成歌曲。
师:对,可以唱的。所以有了这首诗最后两句不用翻译的句子。刚才你们勾画的曹操的信息中,他是政治家,军事家,还有—— ?
生:诗人。
师:今天我们就去领略他作为诗人的风采吧!他的代表作有前面我们学过的—— ?
生:《龟虽寿》。
师:从《龟虽寿》里面其实同学们肯定已经掌握了曹操这个人的风格,写诗风格。今天我们进一步去了解。这首诗写于什么时候?
(生思考)
师:也许书上有。
生:公元 207 年。
师:穿插一下:公元 208 年曹操挥师南下,于是有了闻名历史的赤壁之战。也就是说,这首诗作于大战之前,并且他作这首诗的时候—— 事件?书上有!
(生找注释)
师:此行观沧海,作者是特地来看海吗?
生:不是不是。
生:路过。
生:出征乌桓。
师:嗯,是因为出征乌桓,经过此地而登高看海。那么这个历史中,207 年他出征乌桓结果怎样?
生:胜利。
生:大获全胜。
师:嗯,大胜回师的过程中经过碣石山而登高看海,怎么个大胜法?
生:好像打的乌桓贼叫踏顿。
师:嗯,当时乌桓 20 万精锐尽收他的麾下,算大胜吧?
生:(惊讶)算!
师:带着这样的心情,如果是你,此刻登高望远,此刻你居高临下,你心情怎样?
生:激动。
师:用诗来表达吧。先齐读一遍。(生齐读) 读得不错,不过老师提示一下四字句的节奏应该是怎样的?(师板书:节奏)
(学生思考)
师:其实就是怎么断句。(范读第一句)
(学生自己试读)
师:这叫“二二”节奏。(师再范读前四句)
师:读顺,你们一点问题都没有,不过读懂没有我就不知道了。给你们三分钟时间,合作完成“懂”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你要加一点自己的—— ?
生:理解。
师:和想象。要不 5 分钟吧!开始。
(学生合作读懂课文,并不时举手向老师询问)
(师解而不答,将难题板书于黑板:萧瑟、心情、若)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黑板上同学们的问题,有同学说既然是大胜回来,可文章又用了一个“萧瑟”什么意思?
生:悲惨。
生:凄惨。
生:悲凉。
师:哦,悲惨,衰败是吧?不过这里应该解释为它的本意,(教师板书:萧飒)指秋风的声音,那么如果我们知道它表示秋风的声音不是衰败的话可能就豁然开朗了,刚才我们为什么觉得会不符合作者心情的原因了。所以,同学们第二问题心情,我打了个问号(教师板书:心情?)
师:在我走动的过程中发现同学们在紧扣我们常说的一个词叫做借景抒情。
生:嗯,对。
师:她觉得这样的景是有目的的,可是,那样的目的好像没表达出来,当他大胜归来的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特别高兴、激昂。
师:甚至是激情澎湃,一下子来个“萧瑟”—— ?
生:不符合。
师:那么现在这个“?”理解了吗?
生:嗯。
师:好,这个问题应该说从理解“萧瑟”能解决吧?
生:嗯。
师:还有的同学说后面的“若”字不知道。“若”字出现在哪几句?
(学生读句子)
师:同学说了这句话是接日月它的轨迹,但这个“若”字怎么讲说不出来。
生 1:好像。
生 2:如同。
师:如同、好像,嗯,你们把这个意思放到句子中去理解一下,试一下。
(学生思考,未答)
师:可能各人有各人的看法,要不我们来听听你们的看法,你们对诗的理解,或者说由这句诗你生发的想象、画面,都可以说。
(师点一名学生回答)你喜欢哪句就讲哪句,说得不好没关系,这是在抒发自己的见解。
生 1:我喜欢“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因为我读了这句以后就想象出当时的这种情景。
师: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生 1:壮观,后面是风吹树木的声音,前面是涌起的洪波。
师:你们看到了吗?我好像跟着他穿越了,书中没有他想象的秋风吹动树叶、百草的声音,夹杂着这种声音让人感到壮阔、壮观,看到什么壮观?洪波激打这岩石,书上没有岩石,这是什么?
生:想象。
师:通过这样的想象,不仅他走进去了,我也跟着他走进去了。
生 2:我喜欢的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因为我觉得这句话也很壮观。
师:细致点,如何壮观呢?刚才他的是波涛击打岩石的壮观,你的是什么样的壮观呢?
生 2:山岛高高的挺立着,就感觉——(思考)
师:当时,曹操得胜归来,你能够形容他登上山顶时候的心情吗?
生 1:内心非常得意。
师:你刚才讲了一个情景,山岛竦峙,似乎就——
生 2:心情。
生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就像是曹操是最高的人,下面都是—— 齐呼“万岁万岁万万岁”的人。
师:那种大胜归来之后的自信、高兴是吧?
生:对。
师:“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何”字是何解释?
生:非常的,多么的,何其。
师:嗯,一个叹词“多么的”,水是多么的—— 澹澹是什么意思?
生:荡漾。
师:哦,水是多么的荡漾,荡漾是什么样子?
(生思考)
师:波涛相互激打,浩渺接天的感觉,他借这种壮阔的感觉让同学感到居高临下,他觉得自己现在异常的—— ?
生:强大。
师:哦,那种山岛竦峙就是这种感觉。
生 4:我喜欢的是“星汉—— ”,这句话它描写出曹操在仰望星空时看到银河的漂亮,非常灿烂,看着看着就仿佛身临其境了,生在它其中。
师:“其中”指的是?
(学生思考)
师:日月星辰从大海映出还是升起?
生:升起。
师:似乎它们就产生于—— ?
生:大海中。
师:日月星辰在古代人民心目中是什么形象?
生:至高无上。
生:神灵。
师:而日月星辰他们出自大海中,更显得大海—— ?
生:气势磅礴。
师:能够吞吐日月的气概是吧?由于他的带动,我们走进了作者当时的内心。回过来,作者表达心情所写的这些是什么?
生:景色。
师:为什么写景色?
生:借景抒情。
师:抒什么情?
生 1:高兴。
生 2:雄心壮志。
师:还记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吗?
生:雄心壮志。
师:他的雄心壮志仅是将北方统一吗?
生:不止。
师:他的抱负是—— ?
生 1:全世界。
生 2:一统天下。
师:要一统天下必须有—— ?
生:远大的志向。
师:和如大海般磅礴的气势,如吞吐日月星辰—— ?
生:气魄,胸怀,气概。
师:由这些你们感觉到了由景色表达的什么?
生:作者觉得自己有大海这样的气魄,他很自信。
师:作者表达这些时的写法是什么?
(生茫然)
师:这样,小组合作,将这首诗划分层次,帮助我们了解这一点,3分钟,够了吧?
(生合作探究)
师:第一层到—— ?
生:一二句,写地点,第一层到“洪波涌起”,写景。
师:准确的说法是“实景”。
(教师板书)
师:实景写了:山、水。
生:树、百草、秋风、洪波。
师:第三层有的同学质疑了,后面两句怎么办?前面我提示过,乐府诗是用来唱的,相当于我们现在唱的歌里“啦啦啦”之类的没有实际意义,可以划在第三层里。
第三层写什么呢?
生 1:日月星辰。
生 2:想象。
(师板书)作者的写法,归纳一下。
生 1:借景抒情。
生 2:借大海的壮阔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
师:日月星辰暗含着一种什么样的雄心壮志啊?
生:一种想统治天下的雄心壮志。
师:对,把这一句加进去更完整,你来读一读这种感情吧!
(生朗读)
师:大家自己试一试。
(生自读)
师:让我体会一下你们的感情。
(生齐读)
师:刚才我发现你们很投入,我都受感染了。
(指名生读)
(生激情朗读)(生鼓掌)
师:我们试着背一下,按黑板上分层的思路来。
(生试背)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借作者选取的景物体会了作者博大的胸怀,进一步地了解了借景抒情的写法,本文的几首诗是不是都一样呢?请课后预习后面的几首诗。
师:下课……
【评析】
记录很详细,完整地展示了整节课的教学内容。从实录看出,这节课从诗歌的学习方法的讨论入手,对《观沧海》作了较为全面的教学。其间有字词的辨析,部分句子的琢磨,也有对于诗歌意境的分析,以及对于作者的宏达襟怀的感悟。教师通过启发,很好地掀起了学生的思考、体悟的涟漪,这才是真正启智的教育。
关于教学内容方面的建议是:“意境”的使用一定要注意,从字词句直接过渡到意境,是不对的,这中间还有“画面”的构建,当然需要阅读者(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的进入。尤其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诗歌都有意境,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千万不能一遇到诗歌就谈意境。另外,迁移能力的训练少了些,就这首小诗的教学,本节课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需要以这首诗的学习为范本,教学生学会其他诗歌的阅读和品味,这才是关键,教学中如能能将这样的教学内容加入进来,就更有意思了,这是“样本”的教学。如果是“例文”,有需要将《观沧海》更深次的内容尤其是文化内涵发掘出来才是。
从记录方面来看,各个环节都记录了下来,只是部分地方还需要斟酌,如标点的使用。语言方面,一般是照录原来的说法,但是,个别地方也需要修缮才是。

(指导教师:杨波)


【观课报告及其评析】

《观沧海》课例分析 —— 课堂讨论的有效性

蒙仁艾


课堂教学倡导小组交流合作学习。许多课堂都有小组讨论环节。一般以 2~4 人为单位小组。在相互交流与倾听这个过程中,不仅有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有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思想碰撞,从而获得知识。这种学习方式,既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又提高语文综合素养。这个过程既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又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应该说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运用的有效的学习方式。王芳老师在教学《观沧海》时也采取小组讨论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两次课堂讨论。
第一次讨论:读懂古诗词。(教学过程略)
在第一个讨论的环节中,学生的疑难是无法理解“萧瑟”“若”的词义,也理解不了作者的心情,王芳老师就通过不同角度进行引导,为了说清“萧瑟”的词义,她就从这个词的本义(悲惨,衰败)说到它的引申义(指秋风的声音)这样学生就不难理解“萧瑟”在诗句中的含义;在理解“若”字时又让学生放在句子中理解,这种学法学生容易接受,他们一读一下子就明白了“若”在此应该是“好像”;特别在让学生把握作者心情时,又由写作背景和景物描写中一步一步启发,学生脑子中就清晰地出现了一个有雄心壮志、有远大志向、有大海般气魄、有自信的曹操的形象。通过王老师的引导,同学们初步读懂了古诗,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二讨论:给这首诗分层次。(教学过程略)
在第二次讨论中,同学们分歧最大的是“实景”“虚景”、最后四句的划分,关于“实景”“虚景”王老师稍稍点拨:作者写的山、水、树、百草、秋风、洪波这些就是实景,而日、月、星、辰是作者想象的所以是虚景,这么一提示,学生就明白了;但第三层又要回忆到乐府诗的特点,所有的乐府都是可以伴随音乐伴唱的,为了说得更形象直观,王老师就用同学们比较熟悉的音乐“啦啦啦”来解释,学生就领悟了最后两句既不是实景也不是虚景,跟正文内容没有任何关系,这只是汉乐府加在最后的常用格式,所以单独分为一层。王老师这里的解说,体现了老师的引导身份的作用,学生能从老师的点拨中真正了解了诗意,真正把握了分层的方法。
在课堂讨论的环节中,学生积极参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达到了这堂课的教学目的。能取得这么好的效果,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在必要时讨论,问题难易适中。
在教学中,王老师避免了为讨论而讨论。课堂讨论之前,王老师已经和同学们共同学习了读诗的方法、认识了作者、读诗的节奏。读诗的方法和读诗的节奏这两项内容在小学已经接触过,在这难不住学生,加之学生对曹操并不陌生,所以这三项内容都比较简单,没有讨论的价值,而到读懂古诗这个环节就有一定的难度了,大多数学生只会从字面去理解,特别对于那些运用引申义、又要从汉字的结构来理解的字、词就弄不懂,词义不懂就会造成对诗句的理解有误;还有对于乐府诗的特点,学生第一次接触,所以一问学生茫然,不知怎么分层。王老师就在这两个环节设置了课堂讨论,在学习读诗的方法、作者的认识、读诗的节奏时,王老师已经把学生的思维和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现在在学生讨论时老师稍加引导,课堂气氛非常热烈,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了。所以说王老师每一次讨论都是在必要时进行的,能够恰当把握时机,所讨论的问题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也是学生学习中存在不同看法的问题,如果问题太简单学生不感兴趣,讨论难以组织;过难学生不理解,无法讨论,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王老师所讨论的这两个问题,形象地说是学生跳起来摸得着的。总之,王老师在选择讨论问题上都是有价值的,都是在有一定难度的地方或有欣赏价值的地方组织学生讨论,这些地方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会主动思考,能调动提起交流的兴趣,进入角色,积极参与。
二是讨论适时,点拨引导,及时评价。
在学生讨论热烈时,王老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在需要之处作适当点拨和启发。引导学生围绕一个中心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根据,不偏离主题。老师在巡视中,关注讨论进程,了解各组讨论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适时点拨。比如“萧瑟”“若”这两个词,及时给予点拨,适时调控。
在交流的第一个问题时,有学生说,我喜欢“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这句,它写出了大海的壮阔,仿佛看到洪波拍打岸边的情景。老师及时评价:大家看到这位同学所说的景象了吗?……我看到了,我好像已经穿越时空,跟在曹操的身边观赏大海。学生在朗读古诗时,王老师又说:刚才我发现你们很投入,我都受感染了。老师的这种肯定,激励性评价,让学生获得精神支持,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合作积极性。
三是足够的交流时间。
第一次讨论“读懂古诗”,虽然这首诗不长,但要读懂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可能会采取:第一,借助书中注释理解;第二,抓住重点词理解;第三,还要加于自己的想象。如果讨论时间过长,学生会厌倦,无所事事,影响正常教学;时间过短,学生不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起不到讨论的作用,所以王老师在这个环节给了 5 分钟时间。第二次讨论分层次,从问题难易来说,比第一个问题稍难,但是是在读懂古诗的基础上完成,就不算难,因此只用了 3 分钟就能完成了。课堂讨论王老师能给予大部分学生足够的思考、交流时间,重视学生的互动,让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这样一来,学生彰显了学习的主体性,自然产生求知的欲望,将学习作为乐趣,最终进入学会、会学和乐学的境界。在他们最后朗读古诗时就能把感情融入其中。
课堂讨论形式,有利于调动起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只要把握好尺度,就是获得知识的另一个重要途径。王芳老师的这堂课就充分体现了这个功能。
【评析】
蒙老师对于王芳《观沧海》教学中课堂讨论的有效性进行评述,选择的视点非常准确,并且很有价值。需要注意的是,你的探讨应该聚焦于这一节课的“课堂讨论”部分。不能将大部分篇幅用于课堂实录的再现,应该将《观沧海》课堂讨论的内容有机融入你的论述中。从讨论问题的设置、讨论节点的提出、讨论时间的控制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同时,你的论述中,还应该有你自己对诗歌原文的理解,以及对这首古诗的一些教学体会、看法,等等。

(指导教师:杨波)

《观沧海》课例分析报告 —— 课堂阅读的有效性

柏登艳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佳作,它通过对沧海的描绘和歌咏,表现出诗人壮阔的胸襟。它的教学要求引领学生对诗歌产生立体的画面感,感受作者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一般而言,学生难以体会诗歌中呈现的情景,是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反复深入的阅读才能领会诗歌的深层含义。本堂课从阅读切入,引导学生在诗歌阅读中感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堂课教师设计了八次阅读活动:
第一次:让学生齐读
师:当时乌桓 20 万精锐尽收他的麾下,算大胜吧?
生:(惊讶)算!
师:带着这样的心情,如果是你,此刻登高望远,此刻你居高临下,此刻你心情怎样?
生:激动。
师:用诗来表达吧。先齐读一遍。(生齐读)
教师充分让学生感知诗歌,熟悉诗歌。若是直接就诗讲诗,学生根本不熟诗歌,那效果会大打折扣。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教师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充分进行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领会语言规律,提高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
第二次:师范读
师:读得不错,不过老师提示一下四字句的节奏应该是怎样的?(师板书:节奏)
(学生思考)
师:其实就是怎么断句。(范读第一句)
教师这样引导,让学生懂得诗的节奏,并且便于诗歌的理解。教师不能以“教”代“读”。教师在课堂上的阅读教学观念若是陈旧落后,以教材为中心,教学的目的和过程是学一篇解析一篇;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只看重问题的探究、知识的拓展,轻视学生的当堂阅读,只是让学生粗略地“扫描”一下,便急匆匆地去提问、分析、归纳,最后给学生几条规律,让学生背背;老师教得太多,学生阅读时间太少,很少真正走进文本。那么,这种传统课堂就会造成学生的文化积淀太浅,语文功底缺乏。
第三次:学生自己试读
师:这叫“二二”节奏(师再范读前四句)
教师引导读诗歌的节奏“本诗歌是四字句,应该为‘二二’节奏”,让学生自由读 2 分钟,初步感知读懂诗歌,教师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节奏读懂本诗歌,读的过程中学生有些重点字词难以理解,如:“萧瑟、若、何……”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诗歌,也为教师下一步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样教学生读诗,让学生有具体可感的印象,并且学生学起来也相对轻松些,对诗意的理解又进了一步。
第四次:师再范读
师:读顺,你们一点问题都没有,不过读懂没有我就不知道了。给你们三分钟时间,合作完成“懂”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你要加一点自己的—— ?
生:理解。
师:(补充)和想象。要不 5 分钟吧!开始。
(学生合作弄懂课文,并不时举手向老师询问)
(师解而不答,将难题板书于黑板:萧瑟、心情、若)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第五次:生朗读
师:日月星辰暗含着一种什么样的雄心壮志啊?
生:一种想统治天下的雄心壮志。
师:对,把这一句加进去更完整,你来读一读这种感情吧! (生朗读)
教师让男同学试读,目的是让学生感受诗人的雄心壮志和一统天下的远大抱负,因为男生更容易进入那种意境,很适合男生朗读,如果教师在这里稍加入音频朗诵指导,引领学生从声势感受意境,效果会更好,会达到一种高潮。
第六次:生自读
师:大家自己试一试。
(生自读)
在传统的诗歌教学中,教师常常重“义”轻“文。在指导学生阅读中,大多数教师凭自己的教学经验,习惯于扎进文意的海洋里,看重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看重的是对文章内在含义、主旨的体会,忽视了对文章语言表达的体悟和认识,仅有的涉及更多的也只是停留在词“好不好”“为什么好”这个层面上。这样造成学生缺乏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难以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文以载道”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于文中“寻道”“取义”是语文教学的传统,语文教学重“义”轻“文”由来已久,语文新改革以来,教师在这方面一直试图纠偏。
第七次:生齐读
师:让我体会一下你们的感情。
(生齐读)
师:刚才我发现你们很投入,我都受感染了。
教师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读,学生也就循序渐进地加深了对此诗的理解。
第八次:指名生读
生激情朗读
(生鼓掌)
这时教师请一个具有朗诵天赋的同学,大声并带着感情朗诵就会达到余音绕梁的效果 。再让全班学生放声朗读,会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诗歌要表达的那种诗境和雄心壮志。
总之,本堂课的阅读,几乎都是阅读的有效教学。教师的阅读指导也使目标总体达成,不失为一堂形象生动的诗歌阅读课。
【评析】
分析报告很好地分析了王芳老师执教的《观沧海》的阅读活动,按照课堂中进行阅读的次数分别展开剖析,其中也结合了一些理论依据,显得较有说服力。我的建议是:每一次阅读活动的课堂实录可以概说,不必照录过来。同时,针对每一次阅读活动的分析,一定要结合课堂阅读行为进行,不能完全将课堂阅读活动和你的分析分开进行,至于如何将课堂实录融入其中,可以是概述,也可以是某一细小环节的引入,可以是直接引用,也可以是间接引用。概而言之,就是针对本节课的阅读活动的分析还没有完全深入,就像解剖麻雀,外体剖开了,内脏还没有理清。

(指导教师:杨波)

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 基于王芳老师教学《观沧海》的思考

李占飞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很大原因是一部分教师缺乏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忽视了古诗词的文体特点;或是对新课标的理解不够到位,没有很好地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本文就本组成员王芳执教的《观沧海》课堂提问的艺术,来探讨如何让古诗词课堂教学提问更有效,从而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王荣生在《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一书中指出:“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针对有关教学内容设置问题,要求学生思考回答,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并获得相应的知识与能力的教学行为,提问是课堂教学的最基本的教学行为和手段,是课堂里沟通教与学的桥梁,是教师教学技能的集中反应,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设置的问题,是否能有效地推进教学进程,能否激活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思考、反思,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决定了一堂课教学效率的高低。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步骤常常作如下安排:导入新课、介绍作者、范读课文、齐读课文、正音解词、教师分析、布置作业。一节课中教师唱起了独角戏,课堂气氛显得沉闷、枯燥,难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根本没调动起来,这样的一节课只能说是以失败告终,而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没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考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践表明,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古诗词学习的积极性。
王芳老师在教学《观沧海》一课时,在新课学习之前,和学生展开这样一段交流:
师:我们来用几个字归纳一下学诗的方法吧,这个方法可能一会儿要用它来学习其他的诗。
师:第一点,是刚才你们都说到的一点是什么?
生:读!
师:我们对读的要求和程度是什么呢?
生 1:熟读。
生 2:朗读。
生 3:有感情。
师:这个感情从何而来?
生 4:诗的意境。
生 5:对诗的理解。
师:哦,那么第一点要求读顺,第二点是读懂。
读的就这两点简单的要求,但对后面的学习影响很大,对后面什么影响呢?
就是对诗的—— ?
生:对诗的了解。
师:嗯,而这种了解已经不能停留在小学时候的反复朗读上了,更多的是希望通过作者的字里行间我们能够走进意境,这个意境怎么来?通过对字词句产生—— ?
生:联想。
生:想象。
师:对,产生联想和想象,只有我们产生联想和想象才能够走进作者真正的内心,所以,第二步我们要做的是想。想什么呢?
生:诗的意境。
师:我们走进诗的意境,走进作者内心,我们才能感作者所感,悟作者所悟。
那么第三步我们归纳下,应该是—— ?用一个字概括。
生:(思考片刻)悟!
师:很好!悟!最后一步才是你们拿手的什么?
生:背诵。
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离不开教师的方法引领。王芳老师在进入文本学习之前,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归纳诗歌阅读的方法:读(读顺、读懂)—— 想(想象、联想)—— 悟—— 背。由此也可见本节课教学的各环节的安排,教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把各环节的教学内容串成有意义的链条,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教学内容所指,学生既明白了学习的方法,也知道了这节课教学的重点。教师的问题的设置,在引导学生学习的同时,也推进了课堂教学的进程,为本节课的有效性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进入文本学习,教师设置了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谁了解作者?”教师这个有意而为之的简单问题,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联系旧知,自主学习归纳。这样的问题,既解决了作者介绍的问题,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又追问:“这首诗写于什么时候?”学生纷纷回答:“写于公元 207 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巧妙引入背景介绍,所设置提问环环相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自然地了解到作品的内容与主题,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过程中,教师设置了三个主要问题:
(1)从写作的背景中我们了解到,此诗写于作者带兵大胜归来,可文章又用了一词“萧瑟”,有什么意思?他大胜归来时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
(2)在同学们的品读中,我们走进了作者当时的内心。作者表达心情所写的这些是什么?你读这首诗的心情是什么?你读出了什么?你喜欢读哪句?并说出你读的情感。
(3)作者表达情感用了什么写法?
围绕这三个主要问题,教师辅以提出一系列次要问题加以追问引导,层层深入文本。在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诗中所传达的心情时,教师围绕“萧瑟”一词加以追问:“‘萧瑟’是什么意思?”当学生找到文中所写景物时,教师问:“你能不能把你想象到的画面描述出来?”当学生体会作者的阔达胸襟时,师追问:“日月星辰在古代人民心目中是什么形象?而日月星辰他们出自大海中,更显得大海—— ?”以此引领学生通过意象的感知去体悟作者博大的胸襟及作者所抒之豪情壮志。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往符合思维规律的方向去理解,使学生思维由散乱逐渐变为聚焦,由下意识的随感上升为有条理的认识,使学习由肤浅逐步走向深刻。学生小组讨论中思想得到了碰撞,展示成果中能力得到了锻炼。教师设置的问题培养了学生读诗的能力和探究合作的能力。语文教学中的提问,关键是提出合适的问题。王芳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均能根据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设置了适合学生能力的问题,加之自己适时地引导和点拨,激起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评析】
文字不一定要很多,但一定要“言之有物”,建议根据王芳老师的课堂实际,好好分出几个方面,一点一点加以论述。论述中,将理论分析和课堂实录结合起来,可以概述,也可以细说;可以直接引用,也可以间接引用。
可以说,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将《观沧海》这节课进行“麻雀解剖”,而该文的任务又仅仅解剖其中的“提问”的环节。所以要针对这节课的“提问”的地方,细细思考、细细品味,将其中的奥妙或者遗憾解剖出来,因为只有深入细节才可以看出分析的深度。

(指导教师:杨波)

《观沧海》课例分析 —— 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韦性作


小组讨论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自学或互助式讨论,通过讨论获得问题的答案。这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形式。课堂教学倡导小组交流合作学习,许多课堂都有小组讨论环节,一般以 2~4 人为单位小组。在相互交流与倾听这个过程中,不仅有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有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思想碰撞,从而获得知识。这种学习方式,既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又提高语文综合素养。这个过程既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又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这应该说是一种值得提倡运用的有效的学习方式。王芳老师在教学《观沧海》时也采取小组讨论的教学形式,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两次小组讨论:第一次讨论为读懂古诗词(教学过程略);第二次讨论为给这首诗分层次(教学过程略)。
在小组环节中,学生积极参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达到了这堂课的教学目的。能取得这么好的效果,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合理编排小组
王芳老师在授课中,以前后桌的同学为一个小组,确保了班级的秩序,也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方便,做到了合理编排小组,这是小组讨论的有效性的前提。
二、精心设计讨论问题
小组讨论这种形式并不适用于所有课堂内容教学,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讨论问题,问题的设计要遵循有“讨论点”的原则,要让学生通过讨论完成教学目标的要求。本堂课,王老师根据诗歌的意境与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这一问题精心设计了“读懂诗意”“诗歌层次划分与写法探究”这两个讨论问题,我们认为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能让学生读懂诗意,能够让他们清楚诗歌的层次,了解诗歌借景抒情的写法,能够让学生理解诗人借景抒发雄心壮志的情感。学生讨论这个问题的过程,实际上是对诗歌的理解和消化的过程。这种讨论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发言的主动性,让他们各抒己见,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这一点从参加讨论的学生人数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以及讨论氛围的热烈就可以看出。因此,精心设计问题是课堂讨论有效性的基础。
三、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
王芳老师在讨论前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目的是不让学生毫无目的进行争论,而是为了让学生在讨论中获得正确的认识。如果学生没有独立思考就进行讨论,这样的讨论是毫无价值的,会造成许多学生在小组讨论时滥竽充数,让讨论流于形式。因此,在讨论前让学生独立思考,是小组讨论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四、讨论适时,点拨引导
在学生热烈讨论时,王老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在需要之处作适当点拨和启发。引导学生围绕一个中心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根据,不偏离主题。老师在巡视中,关注讨论进程,了解各组讨论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适时点拨。比如“萧瑟”这个词,及时给予点拨,适时调控。
五、讨论时间的控制适度
王老师重视讨论时间的掌控,两个问题的讨论时间均控制为 3~5 分钟,时间控制合理,提高了课堂效率。因为,如果讨论的时间控制不好,就会导致课堂失控,甚至会导致无法完成教学目标。因此,控制好讨论时间是确保有效性的关键。
小组讨论形式,有利于调动起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只要把握好尺度,就是获得知识的另一个重要途径。王芳老师的这堂课就充分体现了这个功能。
【评析】
写得很认真,也很有条理。只是没有很好地结合课堂实录进行分析。其实,我们是在对王芳老师的《观沧海》这只“麻雀”进行解剖,大家采取的角度不同,得到的收获也有所不同,该文是针对“讨论”。所以步骤应该是:先把整个“躯体”剖开,看看这节课讨论的地方有几处,有何特点,可以怎样归纳(也就是文章论述的几个方面),然后深入内腹,把关涉“讨论”的地方的每一寸“神经”清理出来,并进行分析。

(指导教师:杨波)


【专题指导】

对农村初中语文课例研究的几点认识

杨 波


贵州师范学院2015年国培项目初中语文置换班第三小组王芳老师在贵阳七中跟岗期间,执教了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文《观沧海》,小组成员以王老师的课例为基础,从课堂阅读、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小组讨论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研究语文课堂的有效性问题。笔者细读了王老师的课堂实录和四位老师的课例分析,查阅了关于课例研究的相关资料,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在一线的听课感知,就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课例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操作性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何为课例研究,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最缺乏哪一类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lesson study)是一种以课为载体,以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主题,经过‘设计—行动—观摩—反思和重新规划’以达到持续改善课堂教学,最终实现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研究模式。”[1]根据上文的论述,我们可以为课例研究做出这样的具体的阐释:课例研究的载体是“课”,即具体的教学过程,包括了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情况等方面,每一节具体可感的语文课程,每一次课程的每一个方面,均可成为课例研究的对象。其实,这样的研究抑或是如此的探讨,初中语文教师是经常进行的,只是没有上升到研究的高度,或者仅仅是课余的经验交流而已。另外,课例研究的主体是“教学实践”,亦即是说,课例研究的内容要紧紧抓住教师的课堂,而不是前期的教学设计,亦不是后期的作业布置,等等。
哪些课例可以供我们研究呢?根据河南教育学院张聪慧的说法,可以是名师名课,也可以是一般课例,即我们教师平常的教学课例。根据我们的了解,农村初中语文教研大多是就一些教师的教学进行探讨,很少有针对名师名课的课例学习,这亦是农村初中语文开展课例研究的必要性之一。
我们如何开展课例研究?课例研究的形态虽是多样的,但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对课例的研究,就是针对一节已经上过的语文课的课堂实录或者课堂录像进行分析、欣赏、点评或者研讨、指正。这是我国也是我们农村初中语文教研的主要形式,简言之就是听课、评课。另一种课例研究是用课例来研究。就是通过课例来研究语文教学中的某个问题,这样的课例研究活动的开展,需要组织者预先设置一个研究问题,用课例来验证、分析所提出的问题,以让参与研究的老师获取理论的提升,同时也可以强化对自己的课堂教学的反思。这是专家型教师研究问题的最重要的方法。[2]
上述第二类课例研究,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研究最有价值也是最为缺乏的。我们第三小组的课例,就是采用了第二种课例研究的路径,小组成员根据王芳老师的《观沧海》的教学课例,摒弃了王老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艺术的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等该节课本身的内容,从初中语文教学的众多问题中抽绎出课堂阅读、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小组讨论四个问题,分别展开研究。虽然大家研究的深度稍显不足,但是至少显示了一种改进语文教学的路径,这是十分值得肯定的。
二、农村初中语文教研的现状及课例研究的可行性
立足课堂教学,开展相应的研究活动,是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农村初中,各地的教研活动开展并不尽如人意,所以县级、镇级的教研部门及人员想深入农村学校开展教研活动,往往事与愿违,“不少农村教师对教研活动充满了厌恶之情”。[3]在农村学校,教研开展的内容也较为单一,“当前多数学校仍然沿用传统的组织形式和研究模式,在大部分农村中小学以 1 人为主的教学权威意识,使校本教研不能成为广大教师平等、真诚的交流平台……教研一定程度上成为教师的新‘负担’”。[4]
农村初中语文教研另一个突出问题是主题意识淡薄。教研活动大多仅仅是选取一名教师上的示范课或者公开课,教研组的教师开展相关讨论,因为活动主题不够集中,教师们也缺乏相应的理论准备,往往造成教而不研的情况,久而久之也就让大家对教研产生了“厌恶之情”。因此,形成了教研时形式大于内容,平时思考大于教研活动,工作交流大于正式活动的工作怪圈和教研现状。
针对上述农村语文教学的教研现状,我们认为,课例研究尤其是主题式课例研究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教研活动突围的有效途径。这是因为:课例研究高度聚焦了“例”字,将较为宽泛的示范课(公开课)的文本选择进行了有效收缩,作为教研活动的组织者,理应考虑哪一篇课文才是示范课(公开课)教学的最佳例子。同时,对主题的聚焦可以有效解决教研活动中教师讨论大而无边、泛泛而谈、不着痛痒的平庸局面。上述国培项目的几位老师写作的课例研究,基本具备了主题聚焦意识,笔墨没有延伸向其他枝蔓,如果再行进行相关训练,应该可以更加集中而主题鲜明。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有 53.6% 的教师认为教研对教学活动有促进作用。[5]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教师们是有教研热情的,这也为开展主题式课例研究提供了可能性。
三、农村初中开展语文课例研究要注意的问题
根据目前农村初中语文教研的现状,我们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课例研究的主题应该契合教师的“最近发展区”
纵观一些培训主题或者是教研活动的主题,有的过于宏大,教师们根本无法下手,有的主题本来就需要较长时间的研习、实践才能内化为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要想通过短期时间来完成,效果难以达成。有的主题不切合农村语文教学实际,主要原因是对一线教学深入了解不够,对教师的研究不够,“自我陶醉,孤芳自赏,空中楼阁,雾里看花,难以贴近教师的‘最近发展区’”。[6]故课例研究的组织者在开展活动前,应该结合实际,认真确定讨论的主题。国培三组的老师们本次课例研究采取的是各自选定一个主题进行观课议课,在讨论中除自己的主题外,不涉及其他,这样就保证了观察的目标性和针对性,也提高了教学思考的有效性。他们确定的主题是课堂阅读、课堂讨论、课堂交流和小组讨论,现在看来,主题仍然有可以商榷的地方,如“课堂阅读”的问题显得有些粗放,可以进一步细化。
因此,课例研究的主题选择是很重要的,主题选好了,可以掀起参与教师的思想的波澜,使得探究活动积极而有价值。主题选得不好,就会使研讨活动如同一潭死水,消磨教师的积极性和信心,效果就会事倍功半。
(二)课例研究一定要突出“例”字
课例研究,顾名思义,就是对“课例”的研究,教师的公开课是作为“例子”而出现的,教师们的探讨也应该处处体现出例子的作用和价值。
上述几位国培学员的课例讨论,没有很好地将王老师的《观沧海》作为“例子”来讨论。因为各自的研究有所侧重,所以几位教师的讨论就应该呈现出不同的格调。较为遗憾的是,教师的研究有的没有在讨论中结合《观沧海》的教学来进行。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们没有关注教学细节,须知,教学细节应该是教师教研探讨的重头戏,但忽略者十之八九。这可能是在学校因为教师间情面的顾及,也可能是长期的泛泛而谈的惯性使然。可以说,没有细节就没有深度。另外,有的教师在谈论王老师的《观沧海》时,论及的范围太广,造成聚焦度不够,“例子”的作用难以显现。
因此,课例研究的“例”的作用不仅要显现,而且研究者或者参与者还需明白,一堂语文课哪里可以作为研究的“例”,哪些教学细节是教师所研究主题的“例”。与其泛泛地空谈,不如抓住几个细节,深入地思考讨论。“麻雀”剖开了,还需把“麻雀”的内脏细分才是,不然,五脏俱全的“麻雀”便会在教师的手里形成一片乱象,没有头绪。
(三)农村初中语文课例研究的形式可以多样化
是不是课例研究一定要教育管理部门、学校、教研组的严密组织和实施?我们认为,在农村初中,课例研究的形式可以采取多样化的策略。
课例研究的最普遍的形式是通过组织教研活动来开展。除了学校在开展这样的教研活动外,现在有的培训项目中的“送教下乡”项目也在开展类似的活动,只不过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而已,存在“形式单一、形式主义、效果不明显等问题”。[6]造成这样的原因之一就是形式过分单一,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我们认为,课例研究可以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研组的统一组织,可以是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甚至可以是教师本人的自我课例的反思,只要是真正地围绕课例、主题较为明确的讨论与思考,均可算是课例的研究。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何种形式的课例的研究,都需要教师具备研究的意识和一定的专业能力。
总之,课例研究是一项可以在农村初中进行积极尝试的教研内容,本文主要就国培三组的教师的活动开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当与否,求教于各位老师。

科普知识
心理健康 优生优育 休闲旅游 健身美容 饮食健康 人与自然 地球家园 海洋技术 科海拾贝 科学之迷 科技前沿 科技史话 科幻未来 神话传说 童话故事 致富指南 农用物资 生物技术 畜牧兽医 园林花卉 特产养殖 营养早餐 减肥晚餐 晚餐食谱 营养晚餐 减肥中餐 中餐文化 中餐菜谱 中餐营养 健康早餐 减肥早餐 早餐食谱 晚餐禁忌 宝石鉴定 安全生产 安装钳工 钣金技术 宝石观察 焙烤工业 变性淀粉 插花技能 车工技术 道路工程 低压电器 电气工程 电气设备 电网工程 电源技术 电站工程 淀粉科学 调味配方 发电节能 防水材料 飞机飞行 服装生产 钢铁材料 工程建设 工业工程 公路工程 管道工程 罐头工业 国际组织 国家电网 华北电网 火电工程 货运物流 机床设计 机电工程 机修钳工 基本资料 家用电器 建设工程 节约用电 金银技术 金属材料 连续铸钢 轮机工程 奶牛养殖 农村电工 配电技术 皮革工业 啤酒工业 苹果产业 钳工简明 青工车工 青年审美 肉类工业 入侵检测 食品科学 世界修船 兽医兽药 水下工程 税收制度 通信设备 统计公文 土木工程 维修电工 味精工业 文物鉴赏 物业电工 铣工计算 线损管理 鞋楦设计 烟草工业 盐业产品 冶金产品 液压技术 印刷科技 用电管理 油墨技术 轧钢技术 粘接技术 照明设计 制浆造纸 土元养殖 兔场疾病 外国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