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变易主客”的实力运用方针

    所谓“主客”,是中国古代兵学的一对重要范畴。“主”,通常是指战争中在自己的土地上实施防御的一方;“客”,则通常是指战争中进入他国境内实施进攻的一方。根据战场形势选择适宜的主客位置,或反客为主,或变主为客,是从事作...查看详细 >>

标签:兵学思想史

四、“因情用兵”的制胜之道

    “因敌而制胜”、“致人而不致于人”[1],是作战指导思想的精髓,也是古往今来战争指导者所孜孜以求的用兵理想境界。作为春秋时期屈指可数的军事家,范蠡在这方面与兵圣孙子实有相通之处,同样以因情用兵为指导战争活动的最高...查看详细 >>

标签:兵学思想史

第一节 《孙子》的成书年代和作者

    关于《孙子》的成书年代和作者问题,学术界意见分歧,自宋代以来,争论辩诘已延续了千余年之久。论争的焦点,是其书成于春秋抑或战国?其书的作者是孙武还是孙膑?抑或如叶适所言,为某“山林处士”[1]?持否定意见的学者认为:孙武...查看详细 >>

标签:兵学思想史

一、关于《孙子》的著录与流传

    据现存文献资料记载,《孙子》一书最早见于《史记》载述。《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云:“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可见当时称是书为“十三篇”。此后,历代对其书均有著录。其源流大致如下。西汉时期是《孙子》书正式...查看详细 >>

标签:兵学思想史

二、关于《孙子》的主要版本

    《孙子》书版本繁富,流传甚广,但穷本溯源,不外乎三大系统:1. 竹简本;2. 武经本;3. 十一家注本。竹简本。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孙子》最早手抄本。据专家研究,汉简本《孙子》陪葬的年代...查看详细 >>

标签:兵学思想史

一、《孙子兵法》的哲学基础

    任何思想家都是按照一定的哲学观念来构建自己的学说体系的,哲学观念制约和指导着思想家的基本价值取向,这方面孙武也没有例外。他丰富的兵学思想之所以具有进步性、合理性,归根结底,是孙武在自己的兵学著作中始终坚持了一...查看详细 >>

标签:兵学思想史

二、慎战与备战并重的战争观念

    春秋时代战争频繁,诸侯列国争霸与兼并一日无已。《孙子兵法》当然要反映这一时代特色,这决定了孙武在战争问题上鲜明地提出慎战与备战并重的主张,换言之,“安国全军”是孙武战争观的基本主线。孙武对战争采取十分慎重的态...查看详细 >>

标签:兵学思想史

一、知彼知己 预见胜负

    崇智尚谋,是《孙子兵法》乃至整个古代兵学的基本特色。这决定了孙子战略决策和作战指导的制定和实施,立足于“先胜”的前提之上。他曾斩钉截铁地表示,“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可见在他心目中,从事战争必须...查看详细 >>

标签:兵学思想史

二、先发制人 进攻速胜

    “先其所爱”,“兵贵胜,不贵久”,强调先发制人,提倡速战速决,推崇作战行动的突然性、主动性、进攻性、运动性,这可以说是孙子制胜之道的重要特点。在军事上,“先发制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早在《军志》中便有“先人有...查看详细 >>

标签:兵学思想史

三、兵不厌诈 因敌制胜

    兵不厌诈,计出万端,灵活机动,因敌制胜,这是孙子制胜之道的主要手段和方式。它的核心含义,就是灵活用兵,“战胜不复”。孙子认为在战争中,要掌握战场主动权,实现克敌制胜的目的,就必须在具体作战指挥上坚决贯彻“兵者诡道”...查看详细 >>

标签:兵学思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