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澜编辑《古谣谚》
1988-11

《古谣谚》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汇集古代歌谣、谚语最完备的总集。应该说这是一部比较好的通俗读物。它是清代杜文澜编辑的。杜文澜可以说是一个通俗读物编辑。
杜文澜,字小舫,秀水(今浙江嘉兴)人,生年不详。为《古谣谚》作序的刘毓崧,是咸丰年间人,可推见杜文澜大约也是咸丰年间,即公元1851年前后时人。刘毓崧在序中提到他“政绩愈显”,可见杜文澜是个不大的官儿。他还是个不大有名的诗人。杜文澜在历史上不十分出名,但他编辑的《古谣谚》却有独到之处,为后世留下了一笔文化财富,而他自己也因编辑此书而得以存名。
杜文澜编辑《古谣谚》的目的,是为了将历代谣谚搜集得更全一些。关于古代谣谚的书本来不少,但各书都有缺陷,可能是他都不太满意,便决心自己动手编一本全的《古谣谚》。刘毓崧在序言中说:郭茂倩的《古乐府解题》、左克明的《古乐府》、刘履的《风雅翼》、唐汝谔的《古诗解》,都是有谣无谚;周守忠的《古今谣》是有谚无谣;臧懋循的《诗所》、郭子章的《六语》虽谣、谚并收,但谣、谚各列一门,编排得不好;杨慎的《古今谚》、《古今风谣》,虽将谣、谚分开了,但分得很不严谨。这些版本的谣谚,或者收得不全,或者编辑得不好, “古籍有阙遗,而今语尤多芜杂,阅者未能满其志”。杜文澜编辑的《古谣谚》,认真地克服了这些缺点,他采集得十分详细,选裁也十分严谨,编的体例也十分周密,校订得十分准确,集中了各家谣谚本的长处,弥补了各种版本的不足,“包罗宏富,共识为艺苑之巨观”。可见这是一本很受欢迎、很具特色的版本。
杜文澜编辑的《古谣谚》,共100卷,有70.6万字。内容全是从古籍中录出的上古至明代的歌谣、谚语。全书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至85卷为所集谣谚正文。所谓正文,是从各种古籍中采集的有根据的歌谣。如卷一开篇是《尚书》中的《帝舜歌》、《陶赓歌》。还有《礼记》、《春秋》、《史记》、《汉书》、《晋书》等古籍中记载的各种谣谚。也有各种野史、笔记小说、诗话中的谣谚。第二部分,第86至99卷,是附录。所谓附录,是作者和时代等都不太准确的谣谚。“谣谚出自依托者,大都附会古人”,可能有些是后人伪造的作品,但流传已久,弃之可惜,因不是原作,所以作为附录收入。第三部分,最后一卷,是集说。集说,实际是汇集的各种古籍中对乐歌谣谚的议论、解释,也有些有关的传闻轶事。应该说,这是关于谣谚的理论部分,不过是语录性的,比较零碎、分散,不太系统。如: 《诗毛氏传》载: “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这是对歌谣的解释; 《书某氏传》载: “俚语曰谚”; 《礼记释文》载:“谚俗语也”; 《初学记》载: “有章句曰歌,无章句曰谣”。杜文澜编辑《古谣谚》时,想得很周到,他尽量求全,“凡称谣者,悉行采录”, “谚之体主於典雅,故深奥者必收,谚之用主於流行,故浅近者亦载”,有些乐歌也收入了。不管深的、浅的谣谚,及一些乐歌尽行收录,是相当齐全的。他收录时,特别注意准确性, “以初作之时是否著於文字为断”,就是说要有文字根据,写作之初要有文字记载,当时没有记载,后人补记的,这不可靠,他不收入正文。而且“采自各书,必当依据善本,遇有诸本不一者,可以择善而从。”他不是随便采取,很注意来源的可靠性。他在编辑中,对每一谣谚都尽量注明出处,注明时间,注明流传的范围、地域,凡谣谚能考查出作者的,尽量写明,作者不准确的,决不乱写。可见,他的编辑态度是十分严肃认真的。



更多同类【古代编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