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版本與版本學

    古代用以書寫的木片通稱爲版或板。漢王充云:“斷木爲槧,析之爲版,刀加刮削,乃成奏牘。”[1]許慎也説:“牘,書版也。”[2]因爲供書寫用的木片呈方形,所以又稱方。《莊子·天下篇》:“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儀禮·聘禮》:“百名......查看详细>>

标签:校雠广义

第二節 版本學的功用

    版本學的功用是多方面的,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首先,讀書應擇善本。張之洞《書目答問·略例》有云:“諸生好學者來問:應讀何書?書以何本爲善?”爲什麽呢?他自己回答説:“讀書不知要領,勞而無功;知某書宜讀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查看详细>>

标签:校雠广义

第一節 甲骨

    文獻載體是和文獻同時出現的。而由文字發展成爲文獻則有一個漫長的過程。中國從什麽時代開始有文字,考古學界還有争論。建國後發現過夏代文化遺址,却没有發現夏代文字。我們現在見到的商代甲骨文,已經是相當完整、相當成......查看详细>>

标签:校雠广义

第二節 金石

    《墨子·貴義》篇稱:“聖王欲傳其道於後世,是故書之竹帛,鏤之金石,傳遺後世子孫,欲後世子孫法也。”故羅振玉《愙齋集古録序》云:金石文字者,古載籍之權輿也。古者大事勒之鼎彝,故彝器文字,三代之載籍也。唐以前無雕板,而周......查看详细>>

标签:校雠广义

第三節 竹木

    《尚書·多士》:“惟殷先人,有册有典。”何謂册?《説文》云:“象其札,一長一短,中有二編之形。”復云:“古文册從竹。”[1]何謂典?《説文》云:“五帝之書也,从册,在丌上,尊閣之也。莊都説:典,大册也。古文典從竹。”[2]典爲大册......查看详细>>

标签:校雠广义

第四節 帛

    竹木製成的簡策同龜甲、金石比起來,具有取材容易、書寫便利的優點,但也還有一個明顯缺點就是仍很笨重,閲讀不便。如《史記·秦始皇本紀》云:“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於上,上至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裴駰《集......查看详细>>

标签:校雠广义

第五節 紙

    作爲文獻載體,竹木的優點是便宜,缺點是形體笨重;帛的優點是輕便,缺點是價格昂貴。紙却兼有兩者的優點,而無兩者的缺點,所以它就必然地取代了竹木與帛。中國紙的出現很早,在東漢元興元年(一○五)蔡倫把他所製造的紙獻給皇帝......查看详细>>

标签:校雠广义

第一節 卷軸裝

    初期紙書在形式上模仿帛書,把鈔成了書的紙粘成長卷,用木或竹作軸,粘於最後一幅紙上,卷成一束,合若干卷爲一帙。這種書籍裝幀形式稱爲卷軸裝。南朝以來,紙書逐漸取代帛書,但下及隋、唐、五代,書皆仍爲卷軸裝。梁阮孝緒在《七......查看详细>>

标签:校雠广义

第二節 旋風裝

    卷軸裝是寫本書的主要裝幀形式,但它也有明顯缺點,即不便尋檢。胡應麟云:“自漢至唐,猶用卷軸。卷必重裝,一紙表裏,常兼數番。且每讀一卷,或每檢一事,紬閲卷舒,甚爲煩數,收集整比,彌費辛勤。”[1]爲了克服這個缺點,在綫裝書出......查看详细>>

标签:校雠广义

第三節 經摺裝與梵夾裝

    旋風裝(龍鱗裝)仍然保留了卷軸的形式,因此不可能真正克服卷軸裝書籍卷舒困難的缺點。爲了克服這一明顯缺點,人們終於創造並采用了新的形式。北宋初年孫光憲云:“盧光啟策名後,敭歷臺省,受知於租庸張濬。清河出征并汾,盧每致......查看详细>>

标签:校雠广义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