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水利集刊》滹沱河南道入泊史

滹沱河是历史上较大的行洪河流,其性遄悍,有善淤,善决,善徙的特点。 在其迁徙的过程中,入晋宁之道是该河最南的古道。入泊时间主要是在周代和 明代成化年间以及清代三个阶段。自清同治年间北徙后,虽河已远离,而泛滥 余波仍能抵宁晋县境,宁晋人民俗呼为“北水”。
早年,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繁峙县泰戏山,汇五台、代、忻、定、襄诸县之水,过 高峰口,出太行纵谷,至平山县有冶河水汇入,势更汹涌。河水在正定以西山区 行走。坡陡流急,而多少年来从未冲决改道,至藁城后突落平源,流势大肆,或 东北经深泽,安平、饶阳、河间与潴龙河平行入于白洋淀,或东经束鹿,宁晋之间 入于宁晋泊。滏阳河以北,潴龙河以南,数百里间纵横激荡,皆故其道。
滹沱河在历史上有“小黄河”之称,自商至清,在其冲积扇面上自北而南,又 由南入北,反复扫荡五次之多。其改道迁徙可大致分为北、中、南三个道别,入 宁晋泊之道为南道。自周时滹水由北道改行南道入泊,至汉魏改行中道历时千 余年。明成化年间再改行南道入泊历时470年。且是在每一道别流经年代里 又有多次小的变迁。至清同治年间该行中道后未改变。
明、清两代是滹水改道变迁频繁时期。明初滹水由藁城、晋县往南,至宁晋 县入滏,至成化七年(1471年)改离南道。成化八年(1472年),滹决晋县城西紫 城口南下入宁晋泊,再走南道;正德十三年(1518年),紫城口淤,河分两股,一 股南流入宁晋泊,一股东流,不久,在晋县涅盘村迤东筑堤,障东流之水,使归宁 晋泊,仍行南道;隆庆三年(1569年),滹沱大水,河离南道,改行中道;万历十年 (1582年),滹水分流南、北、三支,南自藁城往南,至宁晋入泊;康熙五十三年 (1714年)滹水至晋县平乡等村,经宁晋司马、洁固村入束鹿,再入宁晋段家庄, 纪昌庄南行入宁晋泊行南道;雍正三年(1725年),滹决田头村,直冲束鹿城,漫 流四野,继障归故道,再入宁晋泊;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滹水于晋县分三 支,一支自晋县南下,至邵村入滏阳河,行南道;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滹水 分二支,一支由藁城往东南,经总十庄、大陆村至码头李附近入滏,行南道;道光 初年至同治六年(1867年),滹沱主流基本在南道范围内滚动。同治七年(1868 年),滹水在藁城、晋县间改道北行后,至今,未行南道入泊。
滹沱河南道入泊的历史悠久。宁晋县东北部的垄岗沙丘和宁晋泊北半部 的淤垫,大都为滹水南道入泊之故。



更多同类【滹沱河】......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