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中国古代中药学专著。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号濒湖,蕲州(治今湖北蕲春)人〕撰。成书于明万历六年(1578),初刊于万历十八年。全书共52卷,分为16部、60类。书中收载药物1892种,并附有1100余幅药物形态图。对每种药物,以"释名"确定名称;"集解"叙述产地、形态、栽培及采集方法;"辨疑"、"正误"考订药物品种真伪和纠正历史文献记载的错误;"修治"说明炮炙法;"气味"、"主治"、"发明"分析药物的性味与功用;"附方"搜集古代医家和民间流传方剂共 1.1万余首。全书系统地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药物学的经验,内容丰富,影响极大。
  《本草纲目》对食品及食盐也多有述及。
  书中对各种动植物食品和各种加工食品的来源、性状、疗效以及烹饪和加工方法作了介绍。记述了69种药酒的疗效和制作方法,介绍了曲(红曲、麦曲)、酱(大豆酱、小豆酱、甜面酱、大麦酱等)、酒(烧酒、葡萄酒)、醋(米醋、麦醋)、饴糖和豆腐、豆腐皮的制作方法。其中,酱、醋、饴糖、红曲、烧酒等的制作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书中"食盐"、"戎盐"、"光明盐"、"卤咸"诸条中,记载了它们的产地、形态、采集方法、性味及医药用途。认为"盐为百病之主,百病无不用之":服补肾药用盐汤,因为咸归肾,可引药气入本脏;补心药用炒盐,因为心苦虚,可以咸补之;补脾药用炒盐,因为"虚则补其母",脾是心之子;治积聚结核用盐,因为盐能软坚;治各种痈、疽、眼目及血病用盐,因为盐能使血液流通;治各种风热病用盐,因为盐性寒,可以胜热;大小便病用盐,因为咸能润下;骨病、齿病用盐,因为肾主骨,咸入骨;吐药用盐,因为咸能引水、聚水;诸蛊及虫伤用盐,因为盐能解毒。虽然盐有诸多用途,但书中又指出:"盐之味微辛,辛走肺,咸走肾,喘嗽、水肿、消渴者,盐为大忌。"




更多同类【轻工】......
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