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论》
1989-06

全名为《实践论 论 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 系》。毛泽东写于1937年7月。编入 《毛泽东选集》第1卷。
《实践论》是从认识论上总结中 国革命的经验,批判党内主观主义的 产物。因批判的重点是轻视实践的教 条主义,因而取名《实践论》。
《实践论》以阐述理论和实践的 关系为中心,深刻地阐明了马克思主 义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毛泽东在 《实践论》中系统地发挥了马克思主 义的实践观点,指出实践是以生产活 动为基础的社会的人所参加的社会实 际生活一切领域的活动,实践是获得 认识的源泉和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是认识 的目的。“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 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61页)
《实践论》以社会实践为基础, 通过对实践和认识的矛盾运动的考 察,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认识发展的辩 证过程。《实践论》首先细致地论述 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 识到实践这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阐 明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 系,论述了实现飞跃的条件。第二个 飞跃着重阐明了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 践这一飞跃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 上,《实践论》对整个认识过程作了 精辟的概括: “实践、认识、再实 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 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 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 度。” (《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 273页)
在论述认识的辩证过程中,毛泽 东同志论述了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 辩证关系,指出: “在绝对的总的宇 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 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 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 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 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 的真理。” “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 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真 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因 此,毛泽东说: “我们的结论是主观 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 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 史的 ‘左’ 的或右的错误思想。”毛 泽东同志深刻指出: “唯心论和机械 唯物论,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都是 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 相脱离为特征的。” (《毛泽东选集》 第1卷,第272页)
《实践论》还指出了无产阶级及 其政党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 历史责任和光辉前景,论述了改造客 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辩证关系。



更多同类【哲学知识】......
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