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剧情片的情境把控——以毕业设计短片《生来彷徨》为例

所属栏目:四川传媒学院电影电视学院毕业设计

浅析微剧情片的情境把控——以毕业设计短片《生来彷徨》为例

类别:故事类
作品:《生来彷徨》
指导老师:刘益君
小组成员:安鹏飞、周园淋、张嫚、陈琳
毕业论文:
前言
电影,有着自己的基本构架,传统的电影理论是将电影结构看作情节结构。实际上,在电影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电影的结构是由不同的要素、方面、层次等构成的一个动态结构。正是其中一些结构的不同变化,才造就了这一电影的不同,也就是导演思维的不同。
毕业设计短片《生来彷徨》讲述的是一个精神病人内心世界的故事,是通过沈柯的视角来记录的。楚黎与沈柯从小一起长大,而楚黎拥有一个并不美好的家庭环境,在故事当中,楚黎迫于社会的压力而走上吸毒的道路,从此精神出现问题。故事讲述的就是楚黎病发后的事情,楚黎在警方的要求下与警方合作搜集毒枭徐哥的证据,但是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吸毒过量导致精神出现问题,在之后他感觉徐哥杀了人,又感觉有人追杀他,这些种种都是他的幻觉,当一切都明了之后留下的只有一片彷徨。
我有幸担任《生来彷徨》的导演,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我发现在电影的元素当中人物是至关重要的,同样的角色不同的人物性格往往会发生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结果,就如同我们常常用正常人的眼光来审视这个世界,却往往容易忽略一些我们所看不到甚至无法理解的一些事物。在拍摄前夕,我查阅大量资料发现人物关系以及人物的情境架构在各类书上很少谈及,所以我就以毕业设计短片《生来彷徨》为重点分析电影的情境问题。如何在一个情境当中体现人物性格?我们不应该单纯按照最初的设置来塑造人物形象,还应该在拟拍的时候给予这个人物一个合理的情境,用这个大的情境来体现出或者说加深人物形象在观众心中的认识。我希望可以结合毕业设计短片《生来彷徨》来诠释出情境如何影响一个角色的性格发展。
一、人物与电影
1. 人物与电影的关系
人物是电影的重要构成部分,现在很多电影都有大明星的参与来提高这个片子的知名度,这是典型的人养戏。有的时候,人们常说是某某片子成就了某个明星,这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现在谈论到哪个明星的时候,可能想不起来他的长相,但是说到某个片子当中的某个角色的时候,还是会突然想起来。所以说,人物与电影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当然,以上所说只是人物与电影在现阶段的一种关系。这就要说到,为什么人们会记住一些电影当中的角色,那是因为在电影当中,这个演员他继承的是电影当中这个人物的完整生命轨迹,他有着一个独立而崭新的性格,他在讲述一个别人的故事,在与电影的这一层关系当中,演员就是电影的构成部分,他所继承的这个角色,就是电影的推动力量。
人物与电影关系的第二层体现就是在电影当中,电影的发展,也就是故事情节的发展是需要这个电影当中的人物去推动的。在这之前我常常听说,一个故事,或者一个电影,重要的是情节,我认为这样的认知是完全错误的。从最基本的来谈,故事情节是如何产生的?在一个电影当中,人物有了思想波动,故事才会发生变化,就以最基本最多的爱情故事片来谈,男主走在路上,看见一个漂亮的女孩,是什么让他去追求这个女孩的?是他的内心活动,也就是喜欢,他喜欢,所以他要去做什么,当他的内心发生变化的时候,他就会去追求这个女孩,因此,故事到这里就发生了一个变化。在所有的电影当中,人物内心的活动才是导致故事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电影当中的问题解决,也就是解决矛盾,矛盾怎么解决才会避免落入俗套?这个时候我们要想到,什么是俗套,俗套一般而言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些东西,就是普通大众都可以想到的。而不落入俗套,就是要想出观众所不能意料到的结局,这个由什么而来呢,这个就需要电影当中的人物具备独立的思想。对于一件事,每个人的想法都可能不同,也就是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人物有了独立的性格的时候,他就会具备一些与众不同的思想。电影能够吸引人的关键就在于人物引人入胜,所以在电影当中,人物心理的发展、起伏活动,就是推动电影故事情节发展的根本力量。
2. 人物在电影当中的体现
在一部电影当中,人物的位置至关重要,这么来说,我们首先要学会如何塑造一个有个性的人物。我们知道,不同的人物有着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性格也导致了他们可能会存在一些不同的生活习惯,在电影当中,这个叫作细节描写。在张艺谋电影《秋菊打官司》当中,秋菊的喜怒哀乐往往伴随着一个近景或者特写镜头,由此来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影片当中,秋菊去县里几次找人打官司都遇到了难题,她的面部表情,如眉头紧锁等都可以反映这个人物的心理活动,这种是比较浅层的人物心理描写。在电影《赌神》中,周润发所饰演的赌神高进,每次紧张的时候都会用手来摸索自己手上的扳指,用这个来表现他的紧张,同时,摸扳指也成了片子结尾翻盘的一个大的伏笔。这种就是比较深层的人物心理描写。在电影当中,我们可以通过很多细节来反映这个人物的心理活动,比如拍摄一个吸毒的人的日常,不妨给他安排一个习惯——吃口香糖,每次的锡纸都叠好放在自己的口袋,或者在长时间的聊天当中手会不自觉地抓椅子来表现自己内心对于毒品的一种渴望。在描写一个庸医的时候,我们不妨给加上一撮胡子,每次在坑人的时候用手抓一抓自己的小胡子。
电影《生来彷徨》,是由两个有着特殊而独立思想的人物来构成和推动的。首先来谈楚黎和沈柯两个主人公。《生来彷徨》中,楚黎就是一个吸毒者,他因为生活的压力辍学而混迹于社会这个大染缸,迫于生活压力走上了吸毒的道路,同时被警方收编做了卧底。片子当中楚黎的大部分故事都是在吸毒致幻之后发生的,也正是之前所提到的精神病眼中的和我们不一样的世界,在这个世界当中,楚黎叮嘱沈柯要小心,放心不下自己的妹妹,楚黎对于自己亲人和朋友有一种保护欲望。他并不是一个冷血的人,他没有片中徐哥的那种麻木不仁,他看到有人死在ktv一样会紧张,会手足失措,当然,这些只是他的幻觉。片中有一个大的隐性的对比,就是混迹社会的楚黎和自己被追杀以及被冤枉杀人后的心理活动,这一对比表现的就是楚黎这个人物在面对社会的压力之下的一种苟活状态。沈柯一开始见楚黎,他的整体精神面貌已经体现出来一种被压迫的状态,楚黎到了沈柯家,响起的敲门声,一步一步的压迫,才引发后面的病发昏迷。而片中的沈柯,就是一个倾听者,也可以看作是影片的讲述者。
二、剧情片当中的人物
1. 什么是剧情片
电影分为很多类型,悬疑片、恐怖片、爱情片、喜剧片、动作片等,当然,也包括剧情片在内,剧情片是其中一种片种。剧情片一般长度在30分钟或以上,以电影院作为发放对象。相对于其他片种,如以动作或爱情带动故事推进的动作片或爱情片,剧情片主要以故事的剧情变化或角色性格的发展带动整部电影的进行。
2. 剧情片中的人物
剧情片当中的人物可以说是典型的电影人物形象,他拥有最真实也就是最贴近我们现实生活的性格,他用他的真实情感来打动观众或者说让观众感同身受,他不需要很多夸张的动作和语言,只需要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情感,这就是剧情片当中的人物。
在电影《生来彷徨》中,楚黎与沈柯的形象尤为典型,他们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情感变化或波动,但是在剧情片当中,这些都是掩藏在表像之下的情感。如电影当中的沈柯,我知道,但我不说,我只会尽一个朋友最大的义务以及感情去帮助你。正如我们生活当中所遇到的,当你碰到困难的时候,你需要的不是一个个在你身边指手画脚佯装关心你却起不到一点帮助的人,你需要的会是一个哪怕一句话也不说,但是会用自己的行动来帮助你支持你的人,这样的朋友尤为可贵。
3. 片中的人物
主人公楚黎,家庭环境不好,性格耿直,迫于生活压力走上吸毒道路。
讲述者沈柯,楚黎的好朋友,对朋友热心。
《生来彷徨》的主人公为楚黎,而沈柯则是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沈柯是一个资深编辑,他用他那尽善尽美的言语来描述这个故事,而每一个电影当中的沈柯都可看作是这些电影的创作者。楚黎,一个从小生活环境不好的孩子,在电影当中,并没有着重去表现楚黎的童年生活,是因为我们不想按照太常规的拍摄叙事手段来表达这个片子,我们将这段往事做了一个暗线处理,这个在后文会有提到。在楚黎的人生中,他遭遇了家庭的变故和社会的压力,以致使他的神经感官出现了问题。我们给楚黎设计的人物形象就是一个神经病,一个受尽压迫的人,我们希望在片中可以表现得更好,于是设计了一系列针对他的环境以及情节,如楚黎在第一场见沈柯的时候的被动不语等。
沈柯,一个倾听者,也是故事的讲述者,在片中他是一个较为理智的人,虽然同样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但是他拥有一个较为正常和清晰的思路。在片中,楚黎和沈柯构成一个人物的对比,沈柯象征着我们生活当中大多数的人物,两个人从小就结识,正是因为他们家庭的不同,才造成了以后生活的不同。
徐哥和李警官,一个邪一个正,构成了这个社会人物关系的两个基本的元素。他们有着自己的本心,一个麻木不仁,一个恪守公正。
三、《生来彷徨》影片情境分析
1. 时空叙事方法
剧情片《生来彷徨》当中的叙事顺序为线性叙事,在后期的剪辑当中加入了交叉蒙太奇,整体来说故事的发展是按照线性顺序发展的。
故事从沈柯接到电话的那一刻开始,茶楼相会之后故事进入正轨,关键主人公都已出场,之后的整体思路都是围绕着沈柯“发现”楚黎怎么样而进行的。
故事当中唯一一处叙事方面的交叉蒙太奇是在酒吧的时候,沈柯与楚黎在不同的时空发生的事情在同一时空做以交代。
同一场景,沈柯在ktv陪朋友玩,楚黎在ktv陪徐哥唱歌,两个事件结束,沈柯在路边坐着却接到了楚黎的电话,两个人坐在车里沉默不语。此时剪切进楚黎在ktv内所遇到的事情,用画面来讲故事,而不是用过多的台词,这一段当中的时空顺序我们在拍摄以及剪辑上用了交叉蒙太奇的手法(见图1至图9)。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图3、图5、图7为第一时空,即楚黎与沈柯碰面之后的故事。图2、图4、图6、图8为第二时空,即楚黎接到沈柯之前他与徐哥发生的事情。两条相叉进行,形成一个交叉蒙太奇的思路,其作用就是为了把原先较为平淡的剧情变得活起来,有生气一些,同时,两个时空的交叉进行从视觉上来说不会出现审视疲劳。
时间顺序的交代上面,我们运用了很多特写镜头来交代,如墙上的时钟等,这一切并不仅仅只是一个时间的叙述,而有着浅层的含义,对于楚黎来说,他病后记忆深刻的时间将会出现在片中,而他的时间和沈柯的时间却是不同的。
2. 暗线明线同时进行的《生来彷徨》
在剧情片《生来彷徨》中,我们用了两条线索来叙事,第一条是明线,表面上可以看到故事的发展顺序,楚黎发病后跟沈柯之间发生的一些故事以及他的臆想杀人。而暗线则可以从很多只言片语当中看到,比如,沈柯和楚黎在茶馆的时候说到的楚黎的父亲回来的问题,这里交代了一部分,他父亲是回来卖房子的,完全不顾他孩子的生计,这里可以看到楚黎拥有一个并不快乐的家庭。之后在车里两个人提到楚黎的妹妹,以及楚黎将箱子放到沈柯家中的时候那个相框——楚黎和他妹妹的合影,再结合种种,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楚黎的心中有着一个想要保护的人,而他走上吸毒贩毒这条路也许是迫不得已。在楚黎的心中,他保护了自己的妹妹,自己的兄弟,他情愿为此而牺牲自己,所以,我们不能说他是对是错。比如一个中年妇女去偷东西,我们可以说她是贼,我们可以痛斥她,但是可曾想到她也是无奈之举?可曾想到也许她的家中还有一个饿着的孩子?我们可以说路边占道的小贩他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但是我们能说他们这样做是完全错误的吗?我们不能,他们也想到正规的场地经营,但是他们的经济能力并不允许,没有人愿意天天被追赶。
剧情片剖析的是一种人性,我们希望《生来彷徨》可以表现出来一些东西,这也是我们拍摄这部影片的初衷——不要歧视任何人。
3. 情境中的自然
在《生来彷徨》中,我们需要表现的是一种自然的关系,比如在茶楼的相聚这一幕(见图10)。一个公共的场所,鸟语花香,一切都很自然,茶杯中溢出的清香等构建了一个十分自然的环境,但是这个环境的设置并不仅仅只是为了美感,我们更多的是想通过这个美的环境来表现一种楚黎的不自然,与楚黎的真实心理形成反差。


图10


图10画面的背景为水,加之淡若清水的茶叶,这就是一个情景设定,而这个情景反衬的就是楚黎的生活——淡若水,仿佛没有一点波澜和色彩,同时通过演员的台词我们看出,情况并不仅仅如此而已。
楚黎和沈柯在一个车里回忆楚黎“杀人”事件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选择另外一个场景,为什么要选择车内呢?这是因为,楚黎在“杀人”后内心是不安和紧张的,我们需要通过一个狭小的空间来加大他的约束性,也就是内心的压迫感,同时,冷色调的拍摄更加剧了这个事件的严酷性(见图11)。
在沈柯家(见图12)的这个场景的选择上我们也是有考虑的,如果选择较为普通的家庭环境的话表现力不够强,所以我们选择了一个进门透过客厅就看得见卧室的房间,希望通过这个环境把家这个元素表现得更强一些。


图11



图12


如上图12,沈柯的家中,黑暗中的色彩反差极大,楚黎穿着一身黑衣坐在上面,这更加突出楚黎的孤独感。首先,这是环境方面也就是情景造就的;其次,沈柯的回头,从演员的心理角度来说,有一种想要接近他又仿佛有距离感的感觉,这就是情景状态下形成的一个特色情境。


图13


结尾处,纸条又一次的出现(见图13),这个纸条来自楚黎的箱子,而这个纸条是沈柯唯一留下的东西,在这一部分就设置了一个开放式的悬念。暖色调配一个并不温暖的画面,这是这个情境中的演员心理活动。
在每一个场景的选择上面,我们除了考虑画面的美感之外还加入了所有可以刺激楚黎的视听元素,以此来表现一个反衬的效果。
四、同类作品比较
毕业设计短片《生来彷徨》是一个剧情片,与同类作品相比,首推李光耀主导的电影《暴疯语》,《暴疯语》讲述的是患有精神疾病的范国生,因病发作,杀害妻子的故事。他经医生周明杰的治疗痊愈并重返社会,不料再次发病,被警方锁定,而到影片的结尾,才发现周明杰是彻彻底底的“疯子”。影片《暴疯语》探索的也是一个精神病人的内心世界,真相并不一定是你所看到的那样,这就是《暴疯语》所要讲述的东西。在《暴疯语》当中,情境处理得非常好,比如在周明杰的治疗室,到处摆满了监控,他想要监视范国生的一举一动,其实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也是监视他自己。我们的毕业设计与《暴疯语》相比较欠缺的还很多,比如情境方面的细节问题,《暴疯语》可以一步一个伏笔,每一个高潮镜头都可以做一个很好的情境处理,而我们的毕业短片做到的却很少。还有人物性格的真实性,《暴疯语》当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严格按照生活当中真正的人物性格塑造的,而我们可能因为社会经验不足而使得人物的性格并不是那么的生动,也就是说,部分角色存在略假或不符合逻辑的情况。
五、作品的不足
在《生来彷徨》的拍摄当中,由于一些限制我们不得不降低我们对于片子的细节要求,很多细节的处理上没有做得很好。同时,在拍摄的时候,我们并没有考虑因天气而出现的光线问题,导致大大的影响了拍摄进程,而且整体节奏过快,导致一些东西可能并没有表现出来。同时片子当中部分情节与真实生活略有不符,对于片子的整体基调,也就是感情走向并没有把握得太深刻细致。

结 论


《生来彷徨》的拍摄是我们全体组员历时两个月完成的作品,不论是前期还是中期或者后期的剪辑,我们都一步步地克服了很多困难,也表现出来了我们想表现的东西,可以说,这部片子是我们较为满意的毕业作品,在这一次的共同活动当中我们收获了很多团队合作的心情。在一部电影当中,无论大小,都应该注意特定的情境,一个好的情境往往能使得人物的形象更加生动,方便把握电影的情绪走向。在这一次的实践当中,我们应用了很多情境内容,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电影不能仅仅只依靠传统的演员情绪,还需要给其烘托一个好的情境,与其说是方便演员发挥,不如说是可以增加观众对于片子的感知度。新一代的传媒人要学会创新,同时好的东西需要研究和借鉴,这次是我们一个大胆的尝试,希望这次的成功可以对以后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在这次的尝试当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厚此薄彼,每个人关注的度是不稳定的,在这次的研究当中,我们常常重视了安排情境,却忽略了片子的细节问题,比如片子的场景关联以及时间过渡问题,这些都是没有想到的。总体来说我们学到以下两点经验:第一,如果太多就会产生审美疲劳,如果使用不当又会产生反作用。第二,如果刻意追求与众不同的东西容易忽略那些普通却又必不可少的东西。

致 谢


首先,非常感谢我的导师刘益君老师,在剧本创作之初,他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包括剧本的修改、开题报告的指导以及我们拍摄内容的建议。很高兴在大学期间碰到了刘老师,这也许是我大学生涯最好的机遇,古人常说良师益友,刘益君算得上我的第一良师,他很跟得上“潮流”,可以适应以及掌握很多新鲜的电影思维,并且分享给我们,这对我们打开电影的大门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刘老师还给我们的微电影提供了很多正确的建议,这得益于刘老师丰富的电影生涯,可以说,刘老师是用他的人生经历来指引我们,不然我们会走很多弯路。之后微电影拍摄的时候,有不懂的地方我们就会请教刘老师,刘老师的闲暇时间都会拿出来指导我们,最重要的是技术以及思路的指导。老师当中,照本宣读的有很多,但是真正可以教给你思路的并不多,刘老师就是其中之一。之后论文修改时,刘老师都会不厌其烦的逐字为我们改正。
其次,非常感谢一路上陪我的同学。这次的毕业设计,我们共同讨论,虽然也曾经因为剧本的定稿问题而产生分歧,但现在回想起来,每个人的不同想法都是为了一个更好的共同作品。感谢大家在拍摄的时候放下手中的事情及时聚集起来,你们的加入,你们的到来让我感到了我不是一个人在奋斗,你们的陪伴和努力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真诚地谢谢你们。
最后,真诚地感谢我的家人在毕业之时给我的极大帮助,不论是经济上的帮助还是心灵上的慰藉。这种感觉,就像是你在外面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想到你的身后还有一个避风的港湾,幸福的感受不同平常。
我认为我可以将这次的经验充分运用到以后的人生当中,感谢所有支持我的老师、朋友、家人。


推荐内容


科普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