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
1988-11

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玩耍,忽然最小的一个掉进了大水缸里,眼看就要淹死,群童被吓跑了,只有一个孩子沉着地用一块大石头将水缸打破,才救出了孩子。打缸的孩子就是司马光。这个赞颂司马光聪明的故事,不仅上了正史,还被民间传为佳话。司马光从小就聪明好学,后来很有成就。
司马光(公元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是北宋大臣,有名的史学家,也是个出色的历史编辑。他主编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参加编辑的还有刘恕、刘攽、范祖禹。司马光还编了《稽古录》, 著有《涑水纪闻》、《司马光文正公集》等。他于仁宗宝元初(公元1038)18岁时中进士,曾任大理评事、国子直讲、馆阁校勘、天章阁待制兼侍、知谏院。神宗时为翰林学士。王安石当政后,熙宁三年(公元1070)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次年退隐洛阳。元丰八年(公元1085),哲宗即位,召他入朝任尚书左仆射(左宰相)兼门下侍郎,主持朝政,过了几个月便死了,时年68岁,追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
宋神宗、哲宗时,统治阶级内部曾发生一场持久的变法与反变法的斗争。一方是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一方是以司马光为首的反变法的保守派。司马光竭力反对变法,说“祖宗之法不可变”,十分仇视新法。元祐元年(公元1086)他在病危中还坚持反对变法,说: “四患(指青苗法、免役法、置将和对夏作战)未除,我死不瞑目矣,”不久,他就死了。司马光随着整个政治形势的变化,他的遭遇也时好时坏。他开始反对新法时是翰林学士,中间因变法派的胜利,他被排斥到地方,直到被挌出了政坛,在洛阳赋闲。后来因为变法派的失败,保守派的胜利,他又重新得到重用,主持朝廷大事,一直到去世。但不管他受到的政治待遇如何,他始终没有放弃《资治通鉴》的主编工作。
司马光是奉英宗之命编辑《资治通鉴》的。编辑工作开始于英宗治平三年(公元1066),四月正式设立了编辑机构史局。在此之前,司马光已编写了《通志》8卷,写的是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到秦二世三年的史事,这是后来《资治通鉴》的前八卷。史局设在开封,进行编辑工作5年。刘攽编写了汉史长编。刘恕编写了魏晋南北朝长编。5年中编写了周、秦、汉、魏等朝的历史。因司马光离开开封,史局也随他迁到洛阳。这时刘攽离开史局,刘恕已死,范祖禹接替了他们的工作。先前的编辑工作是由刘攽、刘恕等搜集资料,编成初稿,由司马光进一步整理。以后范祖禹编写唐朝长编六七百卷,经司马光整理编辑为80卷。可见司马光是一个名符其实的称职的总编辑。在洛阳编辑工作进行了14年,到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才成书,前后用了19年时间。在编辑中,他们广泛地搜集了大量资料,除搜集正史上的资料外,还从杂史、谱录、文集、地志、碑志、笔记、小说等332种著作中录辑了许多资料。其中有许多古籍已经散帙,靠《资治通鉴》得以保存。
司马光编辑《资治通鉴》的目的,是想总结历代封建统治者的历史经验教训,为巩固当朝的统治提供借鉴,“穷采治乱之迹,上助圣明之鉴”,“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所以,他“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这从他用“臣光曰”的形式在许多重要地方加评带议的态度就能看得出来,他评历史事件、评人物,在史论中,维护统治阶级的立场是十分鲜明的。英宗要司马光编的只是论次历代君臣事迹,初名《历代名臣事迹》。神宗即位后,要司马光进讲此书,神宗听讲后十分满意,不仅说他编辑方法好, “尽古今之统,博而得其要,简而周于事,是亦典型之总会,册牍之渊林”;更重要的是神宗觉得内容选得好,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 “所载明君良臣,切摩治道,议论之精语,德刑之善制,夭人相与之际,休咎庶证之原,威福盛衰之本,规模利害之效, 良将之方略,循吏之条教,断之以邪正,要之于治忽,辞令渊厚之体,箴谏深切之义,良谓备焉。”称赞他总结统治阶级各方面的经验教训,都十分得体,能为统治阶级借鉴,所以神宗给这本书赐名为《资治通鉴》,并为它写了序言。
《资治通鉴》正文294卷,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下到五代周世宗顕德六年(959),按照周(战国)、秦、汉、魏(三国)、晋、宋、齐、梁、陈、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的顺序,记载了16个朝代共1362年的兴衰历史。全书以时间先后为序,较为详细地记叙了政治、军事活动,对典章、经济、文化制度也有记载,但比较简单。除史事的记载,还有司马光自己的评论。
《资治通鉴》对后世影响很大。人们把司马光和司马迁合称为前后“两司马”。《资治通鉴》也因独树一帜,后学者群起效尤,有仿写的,有续写的,有注释的,有深入研究的,逐渐形成了“通鉴学”。从这里可以看出司马光的编辑功劳之大了。



更多同类【古代编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