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 滹沱河 > 正文

《畿辅安澜志》滹沱河堤防及桥渡
滹沱河

(一)堤防
滚水石堤、龙塘堤在平山县西北,冶河堤也,今废。
《旧真定府志》冶河古道自平山县西北,河内改修滚水石堤,下修龙塘堤。 正定府护城堤在府城西南,明万历三十六年,知府王国楠增筑([谨案]《明 实录》宣宗宣德六年七月,巡按章聪言正定旧有护城堤,宜令修筑)。
本朝加修
[谨案]正定县白店村民堤一道,长五百四十二丈;斜角头堤一道,自斜角头 村北起,至小杨家庄西止,长一千一百三十五丈;乾隆三四年间,滹沱河冲陷堤 尾一百六十六丈,又回水堤一道,自小杨家庄西起,至木厂村南止,长一千三百 八十六丈。
曹马口堤在正定府,宋元明旧堤也。
《方舆纪要》金大定八年,决真定堤外,十七年,决郡西白马岡。元延祐以 后,屡屡修筑为患未已堤防,考府西滹沱河北,旧有曹马口堤,长三十余里,以护 城垣。宋天圣间,堤坏,寻复修筑。明成化十三年,守臣田济于旧河数里外,凿 新河十余里筑堤,以御旧河之水,复于新河北筑堤,长四千余丈,公私攸赖(详修 治卷)。
[谨案]《旧真定府志》曹马口一名白马口,《明实录》永乐弘治俱修滹沱白 马口,盖明初始有事于滹沱河堤,至宪宗时,田济又增筑之,孝宗朝亦循其旧迹 而加之功也。
月牙堤即永赖堤,在藁城县城外,顺治二年,知县许宏祚以太宁门外西北隅 滹沱上流直冲西关因,东接城堤曲折而西南筑堤二里,形类新月,名月牙堤,康 熙三十一年,知县赖于宣增筑,又名永赖堤。
广阳堤在藁城县滹沱河南岸,起漂里村至大广阳村,长一百七十丈,乾隆五 十年,滹水南徙堤身冲刷成河。
晋州护城堤
《晋州志》正德辛未,知州王用贤筑,周围七里有奇,万历三十七年,大水,次 年,知州屈受善修堤障之。
[谨案]今滹沱河北韩庄等村,土埝一道,长一千五百二十丈,西头北连小 埝,又西赵庄村、西小埝,又南周头村北,土埝长一千三百四十丈,乾隆二十年, 修筑长堤。
《一统志》在冀州西北,抵宁晋新河县境,长百三十里,以防滹沱、漳河之涨, 明成化间,知州李德美筑。
冀州古堤
《一统志》在州城外四围,西与长堤相连,高一丈五尺。
衡水县护城堤
《一统志》环县城外,高五丈,基广七尺,上有垣,又旧城堤环旧城,而西南抵 冀州,绵亘三十余里。
防河堤
《冀州志》衡水县东堤,自冀州尚家庄起,至县属夏家庄,长八十五里;西堤 自县属康家庄起,至武邑县韩家庄,长七十里。
盐河小堤在衡水县东,盐河东岸,由小堤村至郭家村止,约长三十里。
武邑县护城堤
《冀州志》在县西,旧筑以障水,高丈余,自西南迤东北,长十余里。
护河堤
《冀州志》武邑县东堤,自衡水界孟家村起,岔河村北,至武强县界止,长五 十里;西堤自衡水县谢漳村起,至罗家庄北武强县界止,长五十里。
武强县古堤,城外四面皆有堤,高阔俱数丈。
《武强县志》右堤相传为宋杨延昭决水灌河间,筑邑东南旧堤,当滹沱泛滥, 此为要害,今则滹沱徙而清漳溢矣,通塞利害以时达变,不可不察也。
[谨案]滹沱河顺治五年,自上流入漳,河道宽阔,屡经泛涨,两岸堤障自此 而起,今漳水东流而滹沱独行,与作志时所言又异矣。
郭鼋窝口堤在献县,明正统元年修筑(详修治)。
郭家口堤在献县。
《明实录》正统四年七月,滹沱决献县郭家口堤。
柳林口堤岸在献县。
[谨案]献县河堤上接武强,下达河间,东西两岸,均于康熙三十九年动帑兴 筑,自臧家桥以上曰滹沱河堤,属清河道辖,东岸三十五里有奇,西岸长三十七 里有奇,自臧家桥以下曰子牙河堤,属天津道辖,东岸长四十一里有奇,西岸长 三十九里有奇。
子牙河堤在河间县,两岸上接献县,下达大城。
[谨案]西岸康熙三十九年筑,长六十六里有奇,东岸康熙四十七年民筑,长 六十二里有奇。
王淋口堤西起河间县孔家务村,历大城县之马策、桑杭、郭庄、十里堂、贾 村、五台、白洋、大流漂、小店子、李家庄、傅家庄、空城村、张庄、盖益庄,东与西 支黑龙港河接,屈曲周旋于二县之境。
《大城县志》王淋口在县南四十里,万历年间重修。
本朝康熙间,关同河间各修县界堤工。
沿河堤起自河间府,接大城县蓦门村,至三岔口,接文安县善来营,迤逦盘 曲百余里。
[谨案]大城县本境沿河护田堤岸,马村口至三岔口,共一万三千四百二十 丈,协修堤岸,霸州长屯南苏家口一百二十丈,北苏家口一百三十四丈,程家口 五十五丈,文安县善来营六十丈,武哥庄三百一十三丈,保定县靳家嘴后堤一百 一丈八尺,柏木桥注窝堤四百七十丈。
钦埝自大城县属南并庄起,至县属王家口止,计长三十八里。
[谨案]子牙河
钦堤民埝康熙三十九年大修,共长一千五百二十余丈。广福楼横堤自大城 县小店村涵洞中界北起,至广福楼南青县界止,计长十里九分四厘,乾隆五 年筑。
[谨案]子牙新河自康熙三十九年于广福楼西南,开挑引河,分泻滹沱水势, 始有此名,其实即黑龙港下游也,嗣以浊流积淤,黑龙港本支滞水倒漾,乾隆五 年,筑堤拦截,废新河之道,令黑龙港专力北趍。
张洪桥堤子牙新河,东岸自东堤头接张洪桥堤,北至静海县东滩子头,长十 七里有奇,西岸自广福楼南起,至静海县中滩子头,长十七里有奇。
青县古堤周城北西南三面。
青县东大堤子牙河正支,即滹沱河下游,南自广福楼村前,接大城县涵洞中 界起,北至小河村交大城县界止,长十里九分,康熙三十九年筑,民岁修。
子牙河东堤,乾隆六年修筑,南自张洪桥起,北至广福楼道口止,长二千五 百一十四丈,民岁修。
滹沱河西岸月缕各堤,乾隆五年修筑,共十六段,南自后流来堂起,北自戴 家圈止,长二千二百六十丈,又自第六铺起,接大城县属,至三家场,交天津县 属,长三十六里,乾隆十年建筑民修,其西岸上游并东岸一带,俱民修筑。
子牙新河西岸,长十七里,民修。
子牙正河东大堤,自青县小河村起,北入大城县界,自大城入静海县界,径 阎兒庄,北至大瓦子头尽处,长三十七里六分,附堤村庄系子牙镇郑兒庄、大小 瓦子头等处。
[谨案]霸州等处子牙堤河,康熙三十三年修浚,所有静海、大城、雄县、任丘 堤岸河道,即东堤也。
子牙新河西堤,南自中滩子头起,北至谷家庄止,长三十八里有奇,民修,附 堤村庄系赵家庄、王家庄、西溜马杓、小民庄、梁头、谷家庄等处。
子牙新河东堤,南自东滩子头起,北至贾口止,长三十九里有奇,民修,附堤 村庄系南张家庄、徐家庄、南溜马杓、孙家庄、李家庄、张家庄、罗家堂、新庄、东 贾口等处。贾口横堤一道,自东贾口起,接新河东堤头,至王家营止,长七里五 分,乾隆五年修筑,挡御老君泊诸处水势。老君泊上口兼受子牙分溜,由阎兒庄 石闸入蒲港洼,至西贾口并黑龙港滞水入之,保护运河西岸王家营一带村庄 田庐。
东支黑龙港河东岸堤埝,乾隆五年修筑,南自金家营起,至张洪桥止,长四 千三百六丈四尺,民岁修,其上游并中西二支,系疏泻积水,各岸并无堤埝。
子牙河格淀堤,又名格淀大堤,乾隆十年创建,自大城县庄兒头起,历静海 县,抵天津县西沽,长八十四里,又自文安县三滩里起,至格淀堤庄兒头止,接筑 新堤二千七百七十二丈,乾隆三十二年增建,当城以西为子牙河通判管辖,当城 以东天津同知管辖,两旁河流以止为界(详修治)。
[谨案]格淀堤至台头西南而止,乾隆三十二年,高宗纯皇帝巡幸淀津临视, 以庄兒头至三滩里旧堤有缺,特命接筑长堤,障隔浑流,不令入淀,以防淤垫。 [又案]乾隆三十七年,奏准子牙河格堤改为叠道,增设涵洞。嘉庆十三年,特命 尚书德瑛、刘权之查验堤工,天津县杨柳青等村居民请开涵洞,堪明于该堤工 段,实属非宜,不允所请,可见河防水利,即涵洞一端,宜宣宜节,各有成谋,非悉 心讲尽,未易得其要领也。(尚书德瑛刘权之奏略)天津县境虾蟆洼一带格淀叠 道,计长五里有奇,据天津道沈长春禀称,该处地极洼下,而土性又不凝结,且界 在大清、子牙两河之间,风水汕刷,是以屡筑屡冲,今春该县奉文勒限赔修,彼时 两面皆系深水,实属无计施工,迨后商用排椿苇草层层加压,保护堤根,始克竣 事,而现在尚不免有蛰陷之处,是以所修丈尺,不能与原估相符,此处工程若遇 盛涨经临,力难保护等语,臣等详阅该处工段,计长九百三十余丈,察看堤根,实 系排椿束草甫能护土成堤,是修筑诚非易易,而现在杨柳青等村居民等尚复具 呈请开涵洞,以利民田,臣等查该处两面濒河近堤地亩无多,非文安、大城地方 可比,若值水落之际,则南北两面涸出之地,皆可种植,若经盛涨之时,两面皆系 积水,即开设涵洞仍无消纳之路,该村民等不过欲借涵洞通一水道,以图小舟贸 易往还之利,而于该处工段实属非宜,是以臣等未经允准。
独流叠道系自津赴省往来大路,旧有大桥一座,涵洞三座,乾隆八年,添建 七空桥一座,因地势洼下,连年子牙河汛水涨发,直注独流镇等处,叠道时被冲 刷,乾隆二十五年,添五空桥一座,嘉庆十一年,修筑木桥四座。王二庄叠道一 道,自三禅坊起至子牙镇,长十二里有奇,旧有叠道久被子牙河冲决,乾隆十六 年,查办河淀水工案内修理,旋被冲刷无存。
大红桥拦水坝在天津县子牙河下口,长十八丈,嘉庆十一年筑。
以上堤埝俱在滹沱河、子牙河正流。
紫城口堤
《明实录》世宗嘉靖元年,晋州紫城口堤成。
束鹿县护城堤
《明实录》世宗嘉靖元年七月,塞束鹿城滹沱西河决口,筑护城堤。《束鹿县 志》明天启二年,滹沱河决后,巡抚张凤翔相新圈头市城之旧有赵堰堤,今废 ([谨案]《吕��修城记》役兴四千作堤,四城堤基皆广十丈,上广六丈有五尺,高 丈有三尺,长二千一百丈有奇)。
[谨案]束鹿被水冲决,县城既徙,堤址亦废,今新城惟西北南三面有堤,而 东则缺焉。
南堤有四,俱在束鹿县,南防鸦兒者,曰赵埝红花,防滹沱河者,曰张岔口白 莲口。
捍水堤
《一统志》在深州北三十五里,岁久颓败,惟存二阜巉然屼立,俗呼为紫金 山,乾隆十九年,滹沱北徙花盆村,知州尹侃筑堤御之,名曰深衡保障堤。
三河堤在安平县北二十里,明嘉靖中,知县郭学书筑,长三十余里。
城基土岸
《平安县志》明嘉靖二十六年,知县沈同人周筑土岸六里,万历二十三年,河 水浸城,知县沙銐又培内基一周,今废。
外堤
《安平县志》外堤周围八里,明正德六年,知县王翊建,西南北三处各有门一 座,昔称外城,万历二十二年,滹沱水浸城,知县梅廷哲增筑,二十三年水大发, 知县沙銐增筑。
本朝康熙二十四年,知县陈宗石重修大堤,增修北门西堤。
内堤
《安平县志》内堤二层堤,明崇祯十年,知县孔闻俊增筑,修围墙高八尺,墙 今废。
龙治河堤
《冀州志》北岸属武强,有堤,南岸属武邑,无堤,凡遇水涨,独受其害,雍正 十二年,知县张藻详准筑堤,长一千五百丈,沿河一十七疃分修。
[谨案]境内龙治河有堤岸,长三十五里,乾隆二十五年三月,奏请兴工代 赈,粘补完固。
恭俭岸丑女堤(二堤岸未知所在)
《明史河渠志》永乐十年,筑献县、饶阳恭俭等堤。《明实录》英宗正统四年 七月,久雨滹沱水决饶阳丑女堤。
长城堤在饶阳县南二十里,西连光武城。
柏林堤在饶阳县北五里,又北小堤在县西十五里,绕城西北与柏林堤相连。 饶阳护城堤
《饶阳县志》护城堤周八里,明万历二年,知县李守真创筑。
金线岭堤
《饶阳县志》自深州紫金山(谨案此即深州之捍水堤),径鲁口古城,东至张 保等村,入武强境,土人名为长城堤。
[谨案]此堤所捍为滹沱北流之水无疑,以堤求之可识滹沱未决以前故道, 并可为白马河由滹沱故道开凿之证。
秦公堤在饶阳县北高口村南,明嘉靖间知县秦世显筑。
河间堤在河间县,旧以障唐沙滋滹沱白溝之水,自西西北来,即子牙河黑龙 港河之基址也(详修治)。
任丘东堤
《明史河渠志》万历十年四月,筑河间府任丘县东堤,自满堂村至吕公堡二 十里,以滹沱水患从抚按辛自修敖鲲所请也。
大城文安界古堤
《大城县志》自本境述堤村,接文安县境韓村,低昂断续五十里,或云长城 堤,或云护城堤,疑是赵武灵王所修,非秦之长城也。《文安县志》在邑东南,自 天德东北径韩村艾子之南,接大城县之周北王文楼底村,延袤几百里,一名寸金 堤,韩村有元敕建法云寺,碑阴曰寸金堤畔古佛堂,一名长城堤。
大堤
《文安县志》元延祐四年,吴令质疏河筑堰。明隆庆五年,史令天佑创修大 堤,自西南王东村起,而北,而东,又东南至王李坟止,延袤百五十里。万历四 年,王令湘沿堤栽柳,十一年,官令沿泽议修堤分工。
本朝顺治十二年,韩令文颁帑筑堤。[又分工条议]自大注窝起,至王李坟 止,霸州、雄县、保定、大城、文安分筑,立有章程,竖有碑碣,分修已久,后自遥堤 再建,雄县遂弗共事,以雄县王村口、史哥庄在遥堤外也,实在四邑,按段分工。 霸州三段,一段自苏桥西头起至羊耳窝止,长二百三十二弓;一段自太保庄西头 起至药王庙前止,长六百弓;一段自药王庙前起至保定界牌止,长二百六十弓。 保定县七段,一段自界牌起至十里堂止,长六百四十二弓;一段自鹿疃起至北疃 止,长六百七十五弓;一段自刘家庄起至北门止,长二百九十弓;一段自西关起 至西壇止,长八十二弓;一段自摆渡口起至靳家庄止,长三百三十弓;一段自姜 家村起至何家道口止,长八百三十九弓;一段自横堤起至上五哥庄止,长二千四 百二十五弓。大城县六段,一段自善来营起至张家里十里堤止;长一百二十弓; 一段自张家里堤起至下五哥庄止,长六百二十三弓;一段自北疃起至刘家庄止, 长二百八弓;一段自西疃起至摆渡口止,长四十三弓;一段自靳家庄起至姜家村 止,长一百九十弓;一段自何家口起至横堤止,长一百六十九弓。文安县九段, 一段自土东起至新堤头保定堤界止,长四千九百五十五弓,安祖里、村花里修; 一段自鹿疃起至十王堂庙前止,长一千三百三十弓,丰台里修;一段自太保庄起 至善来营大城堤界止,长二千一百五十三弓,广陵里、急流里修;一段自善来营 起至苏桥西霸州堤止,长一千九百四十弓,张家里、寇阜里修;一段自苏桥起至 堂头止,长三千九百八十三弓,留郡里、滱岡里、大赵里、曲堤里修;一段自堂头 起至艾窝止,长七千九百六十三弓,京头里、柳河里、苏家里、堂头里、胜芳里、辛 留里、石沟里修;一段自艾窝起至王李坟止,长八千五百五十三弓,丰邑屯、丰富 屯、丰厚屯、广济屯、保安屯、贡甫里、司丘里、小保里、艾窝里、淀庄里、潘平里、 德归里、宁受屯、土桥里,共十四里屯修;一段羊耳窝堤,长四百弓,激流、枨家、 滱阜、留郡、京头、柳河、苏桥、胜芳、黄甫、司丘、石沟、艾窝、淀庄、德归、辛留、上 桥,共十七屯寄庄修;一段口头药王朝堤,长一百三十弓,安祖、村花、丰台、广 陵、宁受、丰富、丰益、丰厚、广济、保安,共十里屯寄庄修。总计四邑分修共同护 田堤一道,计长一百二十里,内分民堤一段,自雄县王东村起至保定县界堤止, 长二千八百九十七丈五尺;内分钦堤一道,自保定县界内何家道口起至柴沟村、 王李坟大城县堤界止,长一万二千七百四十丈一尺。
月堤在文安县
《文安县志》明万历四十二年,崔令儒秀议月堤,起注窝东行,至围河保定南 刘塞,北过西营,抵苏桥之上,以东筑新堤自防,偕大城梁令纲、保定田令龙斟酌 前议,自白家道口起至上五哥庄,筑遥堤一道,以防廖家、黑牛等口之冲,长八 里,文安修五分,保定修二分,大城修三分,地坐保定,既无掣肘之虞,工责三县, 又成臂指之势。[明霸州知州杨涧申文]查保定、文安、大城三县,居洼下之地, 恃堤为命,长堤一百二十里,西北导水,自琉璃等河入于茅儿湾,西南导水,自滹 沱河入于盐河,迩来浑水南徙,水患倍增于前,而堤俱坍塌。兼邻封希图私便, 如雄县于原分之工,不惟不行协修而反盗决,以图注泻,则三县受上流之患矣。 静海于顺流之势,不惟不加疏浚而反堤塞,以事壅激,则三县受下流之患矣。保 文历年原有之堤,当仍其有不可听决也,大城历年原无之堤,当仍其无不可听塞 也,仍之,则彼此两便,经久可行。
拦水坝在子牙河红桥岔支引河东,长九丈,嘉庆十一年筑。
以上堤埝,俱在滹沱河、子牙河故道支流。
滹沱河堰在正定县境(今无考)。
《元史·本纪》泰定二年闰月己巳,诏修滹沱河堰。
[谨案]赵文奎《冶河考》冶河自元时,于平山县东溃嘉阳堰,复入滹沱河, 为正定西南之害,今滹沱去正定西南十二里,所谓嘉阳堰者,已无考,所云疑即 泰定所修之堰也,平山县有嘉阳城,在县东十八里,即春秋晋蒲邑堰,盖以此 得名。
堂村闸在正定县西柏棠河上,下流即护城河,均注闸在正定县东护城河上, 节宣东大道一支,及林济河之水。
响闸在正定县治东南,明万历四年建。
鸭子嘴闸在正定县响闸之北,宣泄下入藁城之水,今废。
[谨案]《明史河渠志》有鸭河与唐沙滋并称,即滹沱之泛溢分流者,岂即以 此得名耶,旧有鸦儿河亦由晋州流入深州,又岂以鸦字形声讹为鸭,而鸦儿遂讹 为鸭子耶。
只照河闸在藁城县西北只照河上,乾隆十年建。
墩台坝、白龙丘坝、猫儿坝在束鹿县西北,皆乾隆二十三年筑,以御滹沱河 决水。
广福楼涵洞一座,在子牙河大堤上,乾隆二年,建于青县界内广福楼村前, 砖筑,疏消县界小交河村洼内积水引入河。
广福楼横堤涵洞二座,乾隆五年修建,一属大城县,一属青县,疏消大交河 村、冯儿庄等处积水。
张洪桥堤涵河三座,在东支黑龙港河东岸,砙筑,一在金家营,一在李豹庄, 乾隆五年建,皆疏消十里洼内积水引归河。
朱家洼滚水石坝、石闸,坝在静海县猫儿庄,乾隆十八年筑,闸在大城县阎 儿庄二空,乾隆十九年筑。
小交河涵洞一座,在大城县小交河村后,砙筑,乾隆二十年建,疏消堤西大 城县界内之杨家口西小河村等处洼内积水,北归入大城界子牙支河。
独流格淀堤叠道涵洞五座,在天津县西。
王家口霸,康熙三十七年,总河王新命请建(详修治)。
杜格村闸在河间县杜格村,嘉庆五年建(拆卸旧王蕃南北二闸石料移建)。
(二)桥渡
滹沱河桥在平山县东北段柳铺后,河水冲塌无定,明嘉靖间,知县王贞吉废 桥置船,知县李从今复置,今废(每年九月中民间自作小桥以济)。
五龙桥在平山县东北五里,光禄巨流陡峭湍急,桥废岸倾,康熙十年,知县 汤聘重修。
王母仙桥在平山县西四里许。
孤山石桥在平山县小孤山牛山庙前。
觉山石桥在平山县觉山寺,今废。
中渡桥即滹沱河桥,一名广济桥,在正定县([谨案]《方舆纪要》作通济桥 非也,又《十六国春秋》石勒从大道滹沱河造浮桥,亦中渡桥之类,今不知其处)。
《一统志》旧在正定县东南五里,跨滹沱河上,五代晋开运三年,契丹趋恒 川,晋杜威御之,至中渡桥,契丹焚桥而退,胡三省曰州人津渡之所也,其上下流 各有渡,宋熙宁九年,程昉于此创系浮桥,元丰五年,转运副使周革易以板桥,至 四五月防河即拆去,权用船渡,今广济桥犹沿其制([谨案]《宋史·河渠志》元 丰五年,前河北转运副使周革言,熙宁中,程昉于真定府中渡创系浮梁,增费数 倍,既非形势控扼,请岁八九月易以板桥,至四五月防河即拆去,权用渡船从 之)。
滹水覆桥
《旧真定府志》在真定县,每岁冬修葺。
新建桥
《旧真定府志》在真定南门外。
蒲吾桥在真定县蒲吾渠上,渠废桥无考。
《旧真定府志》东南至水碾村,改引河道一里,蒲吾桥西关河道一里。
程同桥、程章桥,在滹滏合流处(见《元史河渠志》),今无考。
大石桥即固营村桥,在正定县东固营村旺泉河上,与藁城县接界,又有小石 桥在其东。
木桥在藁城县城北滹沱河上,冬架夏撤。
通济桥在晋州西南洲头村滹沱河上,冬架夏撤。
[谨案]《畿辅通志》旧为草桥,崇祯六年改建。《晋州志》桥自明弘治乙卯, 冬搭夏拆,相沿不废,隆庆间,知县赵翰因州搭桥,以所属之县改拨协济,州人称 便,崇祯六年,知州顾伯骐易以板桥,一劳永逸。
本朝顺治间,河南徙,桥亦移于州头村,仍名通济。
草桥在束鹿县滹沱河故道。
《束鹿县志》邑治桥之通与者,有二,东偏架木为之曰草桥,所以别西之为石 也,其下乃滹沱河故道潴水一湾,居人两岸多植槐柳筑屋焉。
无阂桥
《一统志》在束鹿县西南十五里。《束鹿县志》在城西贤丘村南,旧寨村北, 滹沱河经其下,明万历二十七年,旧寨村仓大使曹怵、贤丘村耆老邓守寸创建, 河流迁去,桥废。
双凤桥在束鹿县城南贾百户村玉真观前,顺治十八年,乡人李如瑜等创建, 今圮。
太和桥、免涉桥俱在束鹿县城南智丘堡,一在堡之西门,一在堡之北门,顺 治四年,乡人赵允诚等创建,今冲没。
广济桥在束鹿县城西木丘村堡东门,明嘉靖三十七年,乡人张自尚、任可起 重修,今淤没。
双丘桥在束鹿县圈头滹沱河上,达冀州,今无。
百尺桥在束鹿县,距旧城五十八里,新城四十一里,距百尺庄一里。
田村堡石桥在冀州南三十五里,明万历三十七年建。
[谨案]州境内滹滏会流之上,旧有小木桥八座,相去各七八里至八九里,俱 无名。
衡水石桥在衡水西关,明天顺间建,隆庆三年,圮于水,知县孙梦麟重修,郎 子桥在衡水西南十里。
惠济桥即利济桥,在武强县小范店,屡建屡圮,乾隆二十四年重修,改今名, 架木高丈六尺,宽三丈一尺,长十八丈,本身石岸,凡十有三洞。
广济桥在武强县南二里。
吕番桥在武强县东三十里,今废。
凡屯桥在献县滹沱河,自谷沙村起至凡屯十五里,架木长十八丈,宽二丈, 高三丈五尺,雍正九年重修。
贾庄桥去凡屯七里,架木长十八丈,宽二丈一尺,高三丈六尺,明嘉靖二十 六年建。
八里庄桥去贾庄桥六里,架木长十八丈,宽二丈,高三丈四尺,康熙四年修, 雍正十二年重建。
臧家桥去八里庄桥十里,架木长十八丈,宽二丈一尺,高二丈八尺,明嘉靖 十三年建。
本朝顺治十八年修,康熙四十年重修([谨案]《献县志》臧家桥即县北十里 之通济桥,又桥南建有二石码头,路东有茶棚,通济桥有二,一在县北五十里,一 在县北十里,俱明建,后圮)。
边马桥在子牙河,去臧家桥二十八里,架木长十六丈,宽二丈一尺,高二丈 五尺,乾隆元年重建。
沙河桥去边马桥四里,架木长十四丈五尺,宽二丈一尺,高二丈七尺,康熙 二十九年修([谨案]《河间县志》沙河桥即沙窝桥,又名沙洼桥,《九域志》有沙 洼寨河洼,声之讹也)。
龙化桥在河间县。
《磁州志》滏阳河一由臧家桥者六十里,至河间县之沙窝桥,又六十里,至龙 化桥。
[谨案]龙化今曰龙华,《五代史·梁臣杨师厚传》太祖击赵,以牵晋,屯于 龙化,即此。[又案]子牙河河间县境有桥五,曰康宁桥、沙河桥、念祖桥、张各庄 桥、刘各庄桥,旧有龙化桥在张各庄之北,刘各庄之南,圮废已久。
白洋桥、南赵扶桥、姚家马头桥、子牙镇桥、王家口桥,俱架木为之,在青县 及大城县界。
[谨案]《大城县志》普济桥在王家口,明成化年建,万历四年修,即王家口 桥也,在西黑龙港河上,又有油房、马阁二桥,俱跨滹沱河上。
小石桥在大城县东南二十里赖二庄。
沿河桥在大城县白洋大路,久废。
九空桥在王家河口,于家桥在于家河,俱在天津县,乾隆十年建,以木板为 之,久废。
七空桥其东为五空桥,俱在天津县独流格淀堤叠道上,七空桥乾隆二十五 年知县潘仙机建,五空桥乾隆二十五年知县程霖建。
子牙河跨河大桥在静海县境,长十二丈四尺,宽二丈,高一丈五尺。
木桥四座在天津县独流格淀叠道上,各长三丈,宽一丈,高六尺。
[谨案]子牙河独流上下旧有大小桥座,久废,以上五桥皆嘉庆十一年修筑, 十三年奏报工竣。
命尚书德瑛、刘权之验看收工。
大红桥、小红桥在天津县北子牙河会清河入海处,以上各桥皆在滹沱河、子 牙河正流上。
冶河桥
《平山县志》在县西一里,村民一岁葺治,明嘉靖间,知县王贞吉创,为板桥, 冬建夏撤,西岸桥房六间以贮木,今仍之。
衡水桥在灵寿县东南木佛村。
文兴桥
《灵寿县志》淤泥河有石桥一座,名曰文兴,在县东关外,高一丈,宽一丈二 尺,长三丈,明嘉靖二十七年,县今罗华劝民修建,有亭一座,名曰来紫亭,嘉靖 二十九年,县令崔连修建。
雕桥
《一统志》在正定县西十五里西韩河上。《名胜志》桥下有穴十数,状如雕 凿,泉涌不息,环流于城故名。
刘陆桥在宁晋县东十五里硷河上。
西关桥在束鹿县城西关外乾河上。
刘志桥在饶阳县南二十五里,今废。
阎家口桥在饶阳县东北十里。
刘木关桥在饶阳县东十三里,今废。
吕汉河桥在饶阳县城东十里,知县刘世祈建,今废([谨案]县志又有吕汗桥 在城东十二里,即此桥重见)。
广济桥在饶阳县南三十里曹村庄,久圮。
单家桥
《方舆纪要》在献县南十二里,跨滹沱河上,行旅通途也。建文三年,燕王败 平安等于单家桥。宣德初,征高熙,还驻跸于此,一名五节桥,以正德间流寇乱 五妇死节于此也。《明御史秦家楫重修单桥记略》献邑南去十里,而近滹沱水出 焉,故有桥修,而复坏,莫可考也。盖水自西折而北,又南汇而东,桥跨其下游, 夏潦秋霖,澎湃冲决,则南堤先受其啮,是故桥之坏往往自南始。正统成化间, 至烦,疏请工部专官董役,合一郡三衙之力,始克就绪,嘉靖屡坏,乃谋之有司, 以榷税基金,复各出俸廪,以癸亥十月经始,迄甲子四月告成,凡釃水十有四道, 南三道当水之深处,则稍宽之,以通舟,木林立水中,高一丈五尺,袤二百八十 丈,广二十六丈,上厚几一尺左右,楯栏翼如南堤一带,则栅以巨材,堤之下植柳 榆,以障水势。南北各一坊,北曰北上神京,南曰南通藩服,榜曰柱史桥。
[谨案]单家桥不知建始何年,《元史·也速傅》东昌贼将北寇,有诏命也速 屯单家桥,则元时已有之,据《献县志》屡圮屡修,旧本木桥,崇祯壬申,知县李粹 白始捐募为石桥,南北长三十丈,为五大空四水门,在旧桥废迹之西。
大慈桥即淮镇桥,明隆庆五年,知府陈大宾建,架木长四十丈,阔二丈十三 空,万历十年,知县张汝蕴修。
《方舆纪要》大慈桥在献县东五十里槐家镇,亦为东西孔道([谨案]槐家镇 即今槐镇)。《畿辅通志》淮镇桥在交河县东南。
[谨案]大慈桥之下旧有和城高官二桥。
张洪桥在青县西十里。
木门桥在青县西南三十里。
以上二桥俱在马家桥河上,即东支黑龙港也。
吴召桥在青县南三十五里([谨案]此桥在胡家店河上,即中支黑龙港也)。 旧镇桥、盖益庄桥、打虎庄桥,乾隆十七年修,又盘古村桥,皆架木为之,杜 林镇临滹沱河,街中石桥长十五丈,宽二丈,高三丈,明天启五年建([谨案]桥俱 在青县,石桥亦名登瀛桥,一云天启九年建,《青县志》云在县南七十里)。
通津桥在大城县南。
[谨案]明万历四十六年,大城县知县梁纲申明水患,有云大城之南滹沱诸 水,由河间转入县东北会王家口三角淀,经通津桥至天津入海,今废。
大宁桥在文安县曲堤店内。
苏家桥在文安县北四十里。
[谨案]《方舆纪要》苏家桥在县东二十里,当往来之孔道,燕王自固安县拒 马河驻师苏家桥,即此。《文安县志》以为由老泉得名,今桥已废,考苏允明为文 安主簿,以修礼书授秩,未曾赴县也。
桥儿洼桥、柴沟水桥(县东南有柴沟村)、急水河桥(废)、脖项河桥(废)、石 槽河桥(县东北有石槽村,五桥俱见《文安县志》)。
以上诸桥俱在滹沱河、子牙河故道支流上。
王母渡、盖村渡、黄壁渡、上吕渡,俱在平山县,各设小船一。
贾北村渡在平山县南冶河上,设小船一。
牛城村渡在灵寿县滹沱河,设船二,皆系民渡。
东垣渡在正定县。
[谨案]东垣赵故邑也,渡以此得名,《五代史·李存进傅》晋讨张文礼于镇 州,以存进为招讨使,军于东垣渡,东垣土恶,栅不能就,或以为即中渡。据胡三 省注以中渡桥为上下各有渡,故此为中渡,则东垣渡又乌知其不为上下,而为 中也。
落凌口渡、陈村渡、高基口渡、柳村铺渡,俱在正定县西南。
塌子口渡在正定县东隅,下通藁城县,又城南渡一无名。
《方舆纪要》塌子口在藁城县西三十五里,滹沱河渡口也。
[谨案]以上六渡,秋末架木为桥,立夏乃撤,皆民渡。
马村渡在藁城县东二十里,西吕渡在县东北十八里,郝庄渡在县北八里,四 公渡在县西北八里,高庄渡在县西北十五里,大张村渡在县西北二十里,皆滹沱 河渡也。
逢壁渡
《方舆纪要》滹沱河自真定县流入藁城县境,经故故九门城南,为逢壁渡,唐 天宝末,李光弼自常山击史思明,拦杀贼众于逢壁,即此。
[谨案]此即只照河入滹河处也。
赵马村渡在束鹿县西南。
清水河渡
《冀州志》明成化十年建,在州西北,通京师、正定、临清,知州李德美置官船 二,专司济渡,今废。
[谨案]冀州有义渡四,舟在城西北野庄头零臧口范家庄东寺等四村。
岡头村渡、龙店村渡、赵桥村渡,又名沿河渡,俱在武邑县境。
陈家渡在献县西南滹沱河津济处。
[谨案]《畿辅通志》河间府陈家口即此渡也。
蓦门渡、次化渡在大城县,又县南十里为十里湾渡,县东南十五里为白杨 渡,县东为姚家渡,县北为臧庄。

科普知识
心理健康 优生优育 休闲旅游 健身美容 饮食健康 人与自然 地球家园 海洋技术 科海拾贝 科学之迷 科技前沿 科技史话 科幻未来 神话传说 童话故事 致富指南 农用物资 生物技术 畜牧兽医 园林花卉 特产养殖 营养早餐 减肥晚餐 晚餐食谱 营养晚餐 减肥中餐 中餐文化 中餐菜谱 中餐营养 健康早餐 减肥早餐 早餐食谱 晚餐禁忌 宝石鉴定 安全生产 安装钳工 钣金技术 宝石观察 焙烤工业 变性淀粉 插花技能 车工技术 道路工程 低压电器 电气工程 电气设备 电网工程 电源技术 电站工程 淀粉科学 调味配方 发电节能 防水材料 飞机飞行 服装生产 钢铁材料 工程建设 工业工程 公路工程 管道工程 罐头工业 国际组织 国家电网 华北电网 火电工程 货运物流 机床设计 机电工程 机修钳工 基本资料 家用电器 建设工程 节约用电 金银技术 金属材料 连续铸钢 轮机工程 奶牛养殖 农村电工 配电技术 皮革工业 啤酒工业 苹果产业 钳工简明 青工车工 青年审美 肉类工业 入侵检测 食品科学 世界修船 兽医兽药 水下工程 税收制度 通信设备 统计公文 土木工程 维修电工 味精工业 文物鉴赏 物业电工 铣工计算 线损管理 鞋楦设计 烟草工业 盐业产品 冶金产品 液压技术 印刷科技 用电管理 油墨技术 轧钢技术 粘接技术 照明设计 制浆造纸 土元养殖 兔场疾病 外国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