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统编辑《文选》

所属栏目:古代编辑家

《文选》是我国历史上一部很有名的诗文选集。选编这部书的是南朝梁武帝萧衍的长子萧统。他编此书时已被立为太子,因其死后谥昭明,所以,后来对《文选》又称为《昭明文选》。
萧统(公元501~531)的一生很短暂,只活了31岁,未即位便死了。公元502年(天监元年)立为太子,死后封谥为昭明,世称昭明太子。他自幼好学, “生而聪叡,三岁受孝经、孝语,五岁遍读五经,悉能讽诵。”在东宫,当时聚书有3万卷,所以,他在青少年时期,就博览群书,还经常召集许多名士在一起学习、议论, “引纳才学之士,赏爱无倦。恒自讨论篇籍,或与学士商榷古今,闲则继以文章著述,率以为常。”在他的影响下,学习之风很盛, “名才并集,文学之盛,晋、宋以来未之有也。”他在讨论学习中,和大家一起,将周到梁的诗赋文章,进行了选择,编成了集大成的《昭明文选》。据《梁书》记载,他“所著文集二十卷,又撰古今典诰文言为《正序》十卷,五言诗之善者为《文章英华》二十卷, 《文选》三十卷。”另据其他资料记载,他还编了《陶渊明集》。此书虽已失传,但他所作的《陶渊明集序》至今仍在流传。从序言中看,他对陶渊明的人品和诗歌都有高度的评价,他说陶渊明“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是很有见解的。他的著作,许多已经散失,明代周满刻了5卷:诗赋2卷;书、启、议、序2卷;令旨解二谛义并回答1卷;合称《昭明太子集》。可见他不仅是一个有名的文学家,有许多著作,还编辑了大量东西,也是一个很有成就的编辑家。
他在编辑上的最大成就是编了《昭明文选》。它选录了先秦至梁朝800年间的各种体例的文章诗赋,分赋、诗、骚、七、诏、册、令、教等37类,大致可以概括为诗歌、辞赋和杂文三大部分,计有诗歌434篇,辞赋99篇,219篇,共752篇。所选作家,有名姓的有129家,都是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作品。可以说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古代文学作品总集,是后来研究先秦至梁800年间文学发展变化概貌的重要参考资料。此书对后世影响很大,唐人有“《文选》烂,秀才半”的谚语。因为《文选》影响大,后人对它有许多注本。影响最大的有唐朝李善的注本,是一部集大成的著作,有许多可贵的资料;还有唐朝的“五臣”(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注本。此外,其他的注家还很多。
萧统编辑《文选》的指导思想,在序言里说得十分清楚。他说: “自姬汉以来,眇焉悠邈,时更七代,数逾千祀,词人才子,则名溢于缥囊,飞文染翰,则卷盈手缃帙, 自非略其芜秽,集其清英,盖欲兼功太半,难矣!”意思是说诗文多如烟海,是很难都选的。他有几方面的书不选: “姬公之籍,孔父之书”因不“加以剪截”,不选;“老庄之作,管孟之流”以“能文为本,……不以略诸”;“贤人之美辞,忠臣之抗直,谋夫之话,辨士之端,……仲连之却秦军,食其之下齐国,留侯之发八难,曲逆之吐六奇,盖乃事美一时,语流千载,概见坟籍,旁出子史”,“亦所不取”。以上种种,包括“记事之史”,都没有选入。他选编的原则是“综辑辞采”, “错比文华”, “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杂而集之。”因此,对经、子部分一概不选,对史部只略略地选了一点有文采的。他注重文学与其他类别著作的区别,凡是符合他的文学标准的作品,而且,必须是情义与辞采内外并茂的,他才选入。所以,他选了不少辞藻华丽、声律和谐的楚辞、汉赋、六朝骈文,诗歌中,也多选格律比较严谨的谢灵运等人的作品。他还注意到详今略远,先今后古,所选作品,晋以后的比较多,这就较多地反映了当时的文学风尚。总之,《文选》是正统派的文集,从政治上来讲,除选了极少数进步作家的作品外,主要选的是为封建统治者歌功颂德,粉饰太平,描述剥削阶级生活方式和思想感情的作品。从艺术角度来讲,注重文学性,以立意为宗,不选不讲采色的文章。凡入选的文章,都经过萧统的严格衡量挑选,可以说萧统以前的文章英华,基本上都选入了。正因为如此, 《文选》才受到后世的重视,才有那么深远的影响。


推荐内容


人物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