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书》修纂的历史背景

所属栏目:二十五史导读

《宋书》 100卷,南北朝时期宋、齐、梁人沈约修撰。该书纪、传部分 成于南齐永明六年 (488),主要记述刘宋60年的史事 (420—479),有时 上溯到“义熙肇号”(405)。诸志后成,大约成于齐、梁之际,不仅记述刘 宋的典章制度,多上溯到三代秦汉,尤详于三国两晋。就其修撰时间看,在 二十四史中居第5位,仅次于《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 “前四史”。
南北朝时期(420—589),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动荡不安的乱世。在这 100多年中,北方有北魏、北凉、西凉、北燕、西秦、夏、柔然、东魏、西 魏、高昌、北齐、北周等同时并存和先后相续的割据政权,南方则是宋、齐、 梁、陈的嬗代。总之,这一时期南北对峙战争连绵不断;朝代更替频繁,统 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愈演愈烈。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各族日趋融合,加速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南方,大量南下的人口,加速了南方的开发。 《宋书·孔季恭羊玄保沈昙庆传·论》中说“江南之为国盛矣,……地方野 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 膏腴土地,亩直一金,鄠、杜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郡有 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牣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由于气 候温和湿润每年可稻麦两熟。温州一带一年有八熟之蚕、纺织、陶瓷、冶 铸、制盐、造纸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商业繁荣,建康(今江苏南京)成为 “贡使商旅,方舟万计”(《宋书·五行志》),具有100余万人口的大都市, 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
经济的发展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前提条件,南北朝时期数学、化学、医 学、地学、农业科学、文学艺术都很发达。最具代表性的是祖冲之把圆周 率准确地计算到小数点后的第6位;郦道元的《水经注》、贾思勰的《齐民 要术》、范缜的《神灭论》、刘勰的《文心雕龙》等。另外,随着造纸术的 发展,纸终于代替缣帛和简牒,成为主要的书写工具,对于文化的发展也 起了积极的作用。
在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情况下,史学也很突出。在民族矛盾、阶级 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错综复杂的条件下,统治者都在寻求长治久安 之策,力图巩固其统治地位,除了发展生产、强兵足食以外,还要依靠精 神的力量,一方面利用史学以掩饰其篡权夺位,把其政权粉饰为天意、民 心所向,用来安抚人心。另一方面也亟需总结前代的经验教训,以利于政 权的巩固。所以南北朝时期的统治者大多重视前代文化典籍的整理,重视 修史工作,因而下诏纂修国史的事情屡见不鲜。
为了保证修史工作的顺利进行,各政权都设置专职史官——著作郎。 著作郎,始设于三国时期的魏国。其主要职责是修撰国史和皇帝的起居注。
南北朝时期不仅设置著作郎等史官,使修史工作有专人负责。同时对 著作郎等的人选也十分重视,当时把这一职务看得十分清贵,只有世家大 族出身的人才能担任,沈约为著作郎就是一例。另外私人修史的风气也风 靡一时,据说仅《晋书》就有10余家。在二十四史中,除《宋书》外还有 《后汉书》、《魏书、》《南齐书》3部,所占比例不小,足见南北朝时期史学 的发达。《宋书》就产生在这一时代。


推荐内容


专业词典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