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八十年代后期的《儒林外史》研究

所属栏目:儒林外史

这一时期 《儒林外史》 研究大型学术研讨会相继召开,客观 上推动了 《儒林外史》研究工作的开展,使这一时期的研究呈现 出繁盛的局面。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对许多研究问题的讨论更加深 入; 另一方面引进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使研究视野进一步开 阔,论题在以往的基础上得到相应拓展。特别是对某些问题的集 中讨论,将 《儒林外史》研究引向了深入。
首先是对小说主题的讨论,本时期的主要论点有 “反思” 说、“世相” 说、“反映知识分子生活” 说以及 “富国裕民、作育 英才” 说等等。“反思” 说着眼于 《儒林外史》 对传统文化的反 思,从对文化政治批评及文化重构的辩证关系中探索小说的主 题。宁宗一在 《吴敬梓对中国小说美学的贡献》 中指出,“反思” 性是 《儒林外史》 最主要的审美特色,一方面,小说对中国封建 科举制度和举业至上进行反思; 另一方面,小说还 “借助于他所 熟悉的知识分子群体来考虑这个民族性格的素质”,“以一种哲学 思考去观察自己的先辈们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和政治生涯”。 戴燕的 《从马二先生到四大奇人——儒林外史对封建文化的深刻 批判和对新文化的模糊向往》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 1期) 也认为: “ 《儒林外史》 是对封建文化的严肃反思”,一方 面,“马二先生比范进等人更深刻地体现了封建文化的反动”,以 及 “吴敬梓对封建文化深刻的怀疑和批判”; 另一方面,“杜少卿 们尽管是下意识的但仍然不可忽视的反抗,代表了一种亦新亦旧 思潮的崛起。人们一方面无法彻底摆脱封建文化深入骨髓的侵 蚀,但又是在憧憬着朦朦胧胧的未来,四大奇人的出现便寄托了 吴敬梓的希望。” 李汉秋也认为,吴敬梓通过儒林命运的反思, 对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的糟粕进行了大胆地扬弃,同时又检 验了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有价值的因素,试图从中提炼出新 的元素以改造儒林的素质,建构新的儒林。
“富国裕民、作育英才” 说由潘君昭在 《论 〈儒林外史〉的 主题思想和结构艺术》 (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 提出。他认为 《儒林外史》 对封建社会的讽刺批判很深刻,但其 思想价值决不仅止于此。实际上作者正是通过这部 “稗说” 寄托 他富国裕民、作育英才的理想。“反映知识分子生活” 说是由陈 美林提出的。他先在 《对儒林外史思想主题的不同评价》 (《语文 导报》,1985年第7期) 中指出 《儒林外史》 “可以说是我国小 说史上第一部全面反映知识分子命运的长篇小说”,其后又发表 了 《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知识分子生活的长 篇小说》 (据该文末自注,本文写定于1981年,参见 《清凉文 集》第302页),继续详细论述这一观点。他认为: “程晋芳在 《怀人诗》 中所说《外史》纪儒林,就很能概括出这部小说的主 旨。”“吴敬梓在这部杰出的作品中塑造了许多知识分子形象,描 写了他们生活的浮沉、境遇的顺逆、功名的得失、仕途的升降、 思想情操的高尚与卑劣、社会理想的倡导与破灭,从而反映出在 清朝封建统治阶级怀柔与镇压政策下生活着的知识分子的命运。 他们或受其羁縻,或拒其牢笼,或惨遭镇压,或远祸全身。作者 有讽刺也有表彰,有否定也有肯定。从他们的生活情景入手,深 刻地揭露了封建末世的腐败与黑暗。这在此前的我国文学史上尚 未曾有,因而就其思想内容来说,《儒林外史》 是我国文学史上 第一部反映知识分子生活的长篇小说。” 从上述观点看,“反思” 说为首次提及,其新意是不言而喻的。揭露 “世相” 与 “反映知 识分子生活” 两说前人虽曾提及,但正式作为小说的创作主旨提 出也尚属首次。如关于 “反映知识分子生活” 说,程晋芳 《文木 先生传》 中有 “穷极文士情态” 之说,这实际上就是指小说反映 知识分子生活。但从其行文看,明显指的是小说的题材与艺术成 就,与思想内容还是有区别的。陈美林在将 “反映知识分子生活 说” 作为小说主题的同时,进一步阐述了 《儒林外史》深刻而丰 富的内涵,相继发表 《试论 〈儒林外史〉对科举制度的揭露和批 判》 (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试论 〈儒林外 史〉对封建礼教的揭露和批判》 ( 《明清小说研究》,1985年8 月,创刊号) 等论文,全面分析对 《儒林外史》 思想主题的认 识,这些观点在前人 “功名富贵” 说、“反科举”、“反礼教” 说 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体现了新时期学者对文本研究的深入。
另外还有一些文章认为 《儒林外史》 是一部乡土小说,或者 说是讲人才的小说,具有改良思想等等,虽未必合乎作者的创作 意图,但是就丰富对《儒林外史》思想内涵的认识而言,仍然具 有积极的意义。
其次,对 《儒林外史》 的讽刺艺术的讨论,仍是学者们关注 的重点。金企民在 《论 〈儒林外史〉现实主义讽刺艺术的基础》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 中,强调这部现实主义 讽刺艺术的杰出代表作之所以成功,“主要在于真实和典型”,认 为 “这是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真实 性作为讽刺艺术的基础,这一见解在武时颖的 《试论 〈儒林外 史〉的讽刺艺术》 (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4期) 一文中也得到阐述。《儒林外史》 的讽刺艺术究竟具有那些特色, 这也是研究者着重思考的一个问题。周中明在 《笑的艺术—— 〈儒林外史〉的显著特色》 ( 《江淮论坛》,1985年第5期) 中从 “含泪的苦笑”、“辛辣 (的) 嘲笑”、“愤怒的冷笑”、“幽默的嬉 笑” 四个方面探讨这部现实主义小说的讽刺特色。鲁德才在 《 〈儒林外史〉的思想和艺术》 中,认为这部用讽刺笔法写的小 说,从格调来说,是以滑稽、幽默和讽刺为其特征的,但喜剧性 因素,甚至荒诞闹剧因素又与悲剧性有机地融合成一个艺术整 体,在小说的情节发展过程中又向相反的方向转化,由滑稽转向 崇高,或由崇高转向滑稽渺小,读者在轻快的笑声和心灵的震撼 中体验着悲和喜两种快感。陈美林还从讽刺目的、讽刺内容及讽 刺的时代特色等方面论述了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特点。《儒 林外史》 的讽刺手法,前人已多有论述,八十年代又有所发展。 陆联星 《 〈儒林外史〉讽刺手法》 ( 《淮北煤矿师范学院学报》, 1985年第2期) 一文专门论及小说的讽刺手法。它归纳分析了 八种主要的手法,这就是: 描神画态,直陈荒谬; 前后矛盾,自 打嘴巴; 言行对照,顿时露相; 小处点破,虚伪立见; 揭人之 短,显己之丑; 欲炫其美,反露其丑; 摆出荒谬,不揭谜底; 认 贼为友,自讨没趣。以上三方面的内容,实际上也是前人论述 《儒论外史》讽刺艺术所关注和论及的主要问题。但是相比之下, 这些论述显然比以前更为深刻。
《儒林外史》 中生动形象的人物形象,同样是学术界关注的 重点。由于在很长时间内,《儒林外史》 中的 “范进中举” 一节 被列入中学教材,因此对范进形象和 “范进中举” 这一情节的思 想与艺术进行分析,也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本时期李汉秋 《“范进中举” 从素材到形象》 (《语文导报》,1985年第7期) 一 文,着重探讨了吴敬梓如何将范进这个人物原型加以改造成艺术 典型的过程。该文认为类似范进中举而发疯的人物,在科举时代 “绝非仅有”,刘献廷 《广阳杂记》 中就记载了一件类似的 “逸 事”,具有 “刺眼的喜剧色调”; 而作者在 《哭舅氏》 一诗中所写 的舅氏遭遇,则 “是悲剧性的”。吴敬梓将二者加以改造,使之 在 “重新铸造这个范进中举故事里,喜剧性与悲剧性有机地融合 在一起,再也分拆不开了”。南山在 《浅论 “范进中举” 的审美 价值》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6期) 一文中,认为要 了解这一形象的审美价值首先要从分析范进邻居的形象入手,因 为 “从邻居和集体表演,为范进与胡屠户的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社 会背景,这两个典型形象与其社会背景的自然融合,大大加深了 作品的思想意义,丰富和强化了作品的审美价值”; 其次 “表现 在作品中关于胡屠户的自身比较和胡屠户与众邻居的对比描写之 中”; 此外,则是 “作者最注重的是对陈腐的世俗观念的批判”。
小说中另一颇为成功的形象——严监生,也同样引起研究者 的注目。张东丽在 《严监生形象析》 (《临沂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1985年第4期) 一文中,对这样一个可与世界文学中悭吝人形 象相媲美的人物性格,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分析: 为守财而克俭, 为积财而忧劳,为保财而破财。认为这一形象 “可以加深认识封 建地主阶级可憎面目及丑恶本性,认识封建末世政治的腐败、文 化的堕落”。谢波 《严监生吝啬鬼形象质疑》 ( 《明清小说研究》, 1987年第6期) 则对传统的看法提出了质疑。《儒林外史》 中的 人物多达几百个,其中也不乏妇女形象。平其贤在《〈儒林外史〉 妇女形象思想意义初探》 (《抚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85年第 2期) 一文中,对这部小说中出现的各种不同身份妇女的遭遇及 她们在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研讨。该文 例举范进妻子胡氏、鲁小姐、王太太、聘娘等妇女形象,认为作 者揭示她们的生活思想,意在 “广泛而深入地愤怒控诉了八股科 举制度对社会的毒害”; 又例举使女荷花、赵新娘、郑老爹的三 女儿、卜老爹的外甥女,以及细姑娘、顺姑娘等妇女的遭遇和不 幸,“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没落”。在分析了王冕之母、 沈琼枝等女性形象以后,该文认为吴敬梓借此 “颂扬她们与名利 场截然不同的思想境界”,从而 “表现自己对富贵钱财的鄙视”; 该文还以沈琼枝和杜少卿娘子为例,认为作者 “借助于作品中的 妇女形象来表露自己进步的、具有初步民主主义倾向的妇女观”。
至于综论整个 《儒林外史》 人物性格的则有陈美林的 《论 〈儒林外史〉人物的性格》 ( 《中国古典文学论丛》第三辑,人民 文学出版社,1985年8月) 一文,该文第一部分着重分析 《儒 林外史》 人物的时代特征,指出吴敬梓时代,在封建经济内部已 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城市手工业工人、商人队伍扩大。小说 的主要人物虽然是各类士人,但也描写了封建官僚、农村地主、 衙门吏役,更有不少商人、手工业者,以及依附手工业主和商人 的各种行当的从业者。作者勾勒了他们的形象特征,描写了他们 与各阶层的关系,特别是盐商典当与士子的关系,表现了封建末 世的商人的特色,以及生活在这一时代的知识分子所特有的心理 状态和社会关系; 第二部分着重分析小说中否定人物身上所留有 的环境印记,认为否定人物之所以可恶、可憎,总是由于他们生 活的社会环境的可恶可憎,他们肌体上毛病和心灵中的污点,无 一不是受到那个社会环境的毒害和浸染所致。吴敬梓并不仅仅静 止地表现人物性格与社会环境的变化动态,人物性格的发展常常 是由于环境的变化、人与人关系的变化而促成的。文章指出,吴 敬梓除了形象地描绘了社会环境与人物性格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之外,还通过人物的生活环境来烘托人物的性格,同样也取得了 很大的成功; 第三部分专门分析肯定形象身上所表露的作者吴敬 梓的思想情操和社会理想,特别着重分析了作者塑造理想化人物 虞育德这一形象的得失,以及从虞育德这一理想化的人物转向描 写 “市井中间” “奇人” 的重大意义,充分肯定了作者这种不断 修正自己社会理想、探寻新理想、新人物的努力。总之,八十年 代的人物研究范围有所扩大,对人物内涵的挖掘也在逐渐加深。 可以说基本上脱离了研究人物形象只注重性格发展史的窠臼,而 呈现出多视角、多侧面的趋势。特别是还强化了人物的分类研 究,这对于把握文本特征具有积极的意义。
探讨作者吴敬梓的审美追求、审美理想,是这一时期具有创 新意义的成果之一。前者如周月亮在 《从 〈儒林外史〉看吴敬梓 的审美理想》 一文中着重分析了王冕、杜少卿的形象,认为王冕 是 “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古典理想的一个范例”,杜少卿 “是灌 注着作家全部人生感受的、映现着作家全部感性情趣的形象”。 《儒林外史》 的 “总体格调保持着一种典范的古典型的单纯和静 穆。辛辣的讽刺中保持着冷峻的平静,同情的赞美中保持着深沉 的节制,本来类似俄罗斯 ‘多余人’ 的杜少卿身上出现痛苦的反 思,不能实现理想的内心折磨等近代气质也被消融在东方古典的 理性平衡、和谐整一的总体特征之中”。“严肃、优美” 的 “情愫 有目标地向前行”,这就是吴敬梓的审美理想。何永康的 《狂· 戚·谐·隐》 ( 《名作欣赏》,1985年第6期) 着重分析了 “楔 子” 中王冕的形象,探索了吴敬梓的审美追求,认为吴敬梓继承 了明季王艮、李贽的思想影响,又生活于 “资本主义新因素遭到 了无情的压抑” 的清代初期,因而吴敬梓一方面 “呼唤着个性解 放的狂风”,另一方面又流露出 “夜气鬼雨中的悲歌”; 在对旧事 物的摧廓上,表现出 “大度乃滑稽” 的艺术风格,而在对理想的 追求上,又类似 “清新高洁而又挣不脱污淖的荷花”。这样的分 析,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本时期 《儒林外史》研究的重大收获还有陈美林评点的 《新 批儒林外史》 (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该书以中国传统 的评点方式 (主要是序跋、夹批和回评) 对《儒林外史》原文做 细致而简练的评析,既充分利用了传统评点方式的灵活机智,又 完整吸收了评者本人多年研究 《儒林外史》 的心得,是一部新型 的 《儒林外史》研究专著 (详见后文介绍)。


推荐内容


专业词典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