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国 《儒林外史》 学会的成立与 《儒林外史》研究的兴盛

所属栏目:儒林外史

由于1981年滁州会议的成功举办与积极影响,学术界对于 吴敬梓及《儒林外史》研究热情高涨,随即取得了更大的成果, 并且八十年代迅速出现两次高潮: 一次在1984年前后,一次在 1986年前后。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84年分别出版了陈美林所著 《吴敬梓研究》和李汉秋所编的 《儒林外史研究资料》、《儒林外 史会校会评本》。李氏所编 《资料》,囊括了前述众多学人搜寻爬 梳的成果,并有所增补,全书二十五万余言,共分作者生平、版 本和序跋评点、创作素材及评论四部分,“二会本”则搜集了几 种代表性的《儒林外史》评本上的评论文字,这些工作大大便利 了研究者的检索。陈氏所著,为其1981年以前所发表的论文选 编,全书选录二十一篇近二十四万字,共分四组: 论述吴敬梓的 思想面貌及治学、涉世态度; 考证吴敬梓的身世、行实和交游; 论述 《儒林外史》 的讽刺、结构以及人物性格特征; 对鲁迅、胡 适研究吴敬梓论著的阐说。此外,当时报刊上发表有关《儒林外 史》 的研究论文近七十篇。
在学术界取得如此成绩的形势下,建国后第三次规模盛大的 学术讨论会终于在1984年11月2日于南京召开,来自二十一省 市的近百名学者参加会议。大会历时五天,提交论文四十篇。这 些论文涉及到 《儒林外史》 研究的方方面面。首先,论说 《儒林 外史》思想主题与客观意蕴的文章,如潘君昭 《论 〈儒林外史〉 的主题思想和结构艺术》,提出这部小说是表现作者富国裕民、 作育英才理想的见解。杜贵晨在 《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 文中, 再次肯定闲斋老人 “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 的观点。李汉秋 《从 泰伯祠大祭看 〈儒林外史〉的传统思想和艺术构思》,认为 “泰 伯祭祀大典明显表露了传统儒家的礼乐思想”。戴燕 《从马二先 生到四大奇人》,论述了 《儒林外史》 中表现出来的作者对封建 文化的怀疑批判和对新文化的模糊向往。还有的论文论及 《儒林 外史》重视才学和人才的内容以及反映长江三角洲的乡土气息的 特色。
其次,不少论文还分析了 《儒林外史》 的创作方法、艺术特 征和美学价值。在会议召开前半年,即1984年4月,《光明日 报》 曾就这部小说的创作方法是否是批判现实主义问题展开讨 论。在会议上,周林生、苏海 《 〈儒林外史〉是批判现实主义文 学吗?》,再次申说他们对此所持的否定意见。周中明 《 “以公心 讽世之书”》认为仅以批判现实主义来概括这部小说的特色,显 然盖住了它独有的光彩。关于这部小说的艺术特色,何满子 《文 学的觉醒》一文,认为它已摆脱了因袭的传奇性质,使艺术和生 活的关系更为融和,是艺术内容的一次变革,也是作家新的觉 醒。何永康、黄岩柏等人的文章,分别论述了作者吴敬梓的 “完 美追求” 以及小说《儒林外史》 的 “和谐美”。
再次,对《儒林外史》 的创作时间和版本问题,也有一些文 章论及。关于 《儒林外史》 起笔何时,有关史料中并无确切记 载。孟醒仁在 《 〈儒林外史〉创作时间的几点新议》 中认为 《儒 林外史》 动笔于吴敬梓移家南京之后,整个创作过程历时十余 年。在此之前,章培恒先后发表了 《 〈儒林外史〉原书应为五十 卷》 和 《〈儒林外史〉原貌初探》 等文章。此次会议提交的论文, 也有不同的见解,如陈新在 《再论 〈儒林外史〉第五十六回》 中 进一步论证五十六回当属原作,在五十回、五十五回、五十六回 三说中,采取最后即五十六回一说的尚有谈凤梁等人。此外,对 《儒林外史》 何由产生的探讨,则有陈美林的 《吴敬梓的家世对 其创作的影响》,文章从题材选择、人物塑造、情节提炼等方面 加以探寻; 又从吴敬梓先人的思想主张来分析这部小说的思想主 旨和批判特色; 最后又指出吴氏家族的治学传统对这部小说的影 响,做出如下判识: “《儒林外史》 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现象,有 着特定的现实土壤和我国文学的讽刺传统,但这些因素,又都是 通过作者吴敬梓独特的生活实践才发生作用。这其中,他也接受 了先人从宦经历和家庭教养的传统的一些影响。” 朱泽吉 《吴敬 梓的交游和 〈儒林外史〉的创作》、苗壮《承前启后和空前绝后: 谈 〈儒林外史〉创作的承启问题》 也从特定角度探讨了这一问 题。总之,这次会议提交的论文,虽未成集,但大都已在报刊上 发表,对推动吴敬梓及其《儒林外史》 的研究同样也产生了积极 的影响。
在这次讨论会上,经过长时期的筹备,中国 《儒林外史》 学 会也正式成立。《新华日报》 1984年11月7日发表了题为 《纪 念吴敬梓逝世二百三十周年学术讨论会结束,“中国 〈儒林外史〉 学会”在宁成立》 的报道。经蕴酿后选举北京大学吴组缃教授为 名誉会长,复旦大学章培恒教授为会长,南开大学宁宗一教授、 南京师范大学陈美林教授和安徽大学李汉秋教授为副会长,中国 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刘世德研究员、陈毓罴研究员,上海古籍出版 社何满子编审,湖南师范大学何泽翰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郭豫适 教授,武汉大学吴志达教授等四十人为理事。因此,可以说南京 召开的这次学术讨论会,在 《儒林外史》研究史上占有极其重要 的一页。从会后至1986年6月不到两年内,各地报刊上发表的 研究论文近六十篇,所讨论的问题是南京会议上相关讨论的延 续,仅此可以说此次会议对形成 《儒林外史》 研究的繁荣局面确 实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这次会上,陈美林建议在南京重建秦淮水亭,得到市政府 的重视,并及时列入规划。而吴敬梓故乡全椒也闻风而动,积极 筹备建立吴敬梓纪念馆。在各界人士热忱关心下,在全椒人民政 府大力操持下,轩丽宏敞的吴敬梓纪念馆终于落成。为庆祝开馆 仪式,中国 《儒林外史》 学会与全椒县人民政府于1986年6月 17日至20日,在安徽全椒县联合召开了第四届全国 《儒林外 史》学术讨论会,有十一省市的学者五十余人参加,会议提交的 论文由黄山书社汇集出版。其中何满子 《总结型和开拓型》 一 文,认为从作者对艺术使命感的明确自觉、小说接触生活的方面 和角度、表现人物的手段直到小说的结构,在中国小说史上都是 史无前例的,也是古代小说中最后一部开拓型的作品。宁宗一在 《吴敬梓对中国小说美学的贡献》 一文中从小说观念的更新和宏 观的历史反思两方面,论析了 《儒林外史》 的价值与贡献。其他 论文有涉及人物形象塑造的,有谈论结构艺术的,有与 《金瓶 梅》、《汤姆·琼斯》 相比较的。提交的论文中还有王同书 《吴敬 梓有生父、嗣父说》 一文,再次论证陈美林于1977年提出的吴 敬梓生父为雯延、嗣父为霖起一说的可靠。当年陈氏此说一出, 陈汝衡、孟醒仁等均予以赞同,并采入自己著述中。刘世德于 1985年发表 《吴敬梓的父亲是谁》 一文,不同意陈说,依旧维 持胡适之说。王同书此文赞同陈说而否定刘所依据的胡说。此 后,孟醒仁又在 《安徽大学学报》 1988年第1期发表 《吴敬梓 具有生父与嗣父的新证》,再次赞同陈说。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 国文学》 卷有关 “《儒林外史》” 辞条,以及 《中国古代小说百科 全书》 有关 “吴敬梓” 辞条,均采用陈说,即吴敬梓生父为雯 延,嗣父为霖起。关于这一问题,后面我们将专门加以论述。
一系列学术会议的召开,标志着 《儒林外史》 研究的繁荣, 也促进 《儒林外史》研究的深入。特别是中国 《儒林外史》学会 的成立以及吴敬梓纪念馆、秦淮水亭的相继修建,极大地扩大了 《儒林外史》研究的影响,前者聚集了众多 《儒林外史》 研究学 者,后者对普及、推广 《儒林外史》 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此 后,《儒林外史》研究在平稳中向前推进。


推荐内容


专业词典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