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仪词话》

所属栏目:宋词

李之仪曾入苏轼幕下,有《姑溪居士文集》。该文集有《四库全书》本、《粤雅堂丛书》三编本、《丛书集成》本等。其中有词话10余则,多数为序跋题记。比较重要的,有《跋吴思道小词》(卷四〇)等。据李之仪《与吴思道》两封书信(卷三〇),吴为李之“故人”,二人时有诗词往还,其书云吴“佳词尤畏风味”,又询吴“比来诗句必愈工,尝作小词否?不妨传寄,使颓惰得以击节振起也”。《跋吴思道小词》首云:“长短句于遣词中最为难工,自有一种风格,稍不如格,便觉龃龉。”俨然李清照“别是一家”之说;其次自唐人歌词论起,探源讨流,论及唐末、《花间集》、柳耆卿、张子野、晏元献、欧阳文忠、宋景文至于吴思道,大要以《花间集》为宗,以柳“韵终不胜”,张“才不足而情有馀”,而晏、欧、宋则“风流闲雅”,“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评吴词则在认可其“专以《花间》所集为准”的同时,又希望其“辅之以晏、欧阳、宋,而取舍于张、柳”,这实际上也是李之仪的理想作词法。该跋论词之发展与作法,系统而精要;其可疑之处,是一语未及苏、黄,从而引起后人议论猜测。

李之仪另有《跋戚氏》(卷三八)、《跋东坡诸公追和渊明〈归去来引〉后》(后集卷一五),叙及苏轼;有《跋山谷二词》话及黄,有《跋山谷草书渔父十五章后》论其书法;但《跋戚氏》仅言东坡才思敏捷而已,他跋则述而不论,似乎是有意地对苏、黄之词保持沉默态度。或者李既以《花间集》为准,则对于苏黄之“疏”“放”自当不以为然。在苏轼门生幕吏中,陈师道、晁补之等人,对苏词有所批评,都公开直接说出,是因其师生之间,原本相互宽容,而李则是苏之下属,不便直接批评,但也不愿作违心之论,故无讥焉。李之仪又有《跋小重山词》《再跋小重山词》《题贺方回词》《跋凌歊引后》等四篇,皆贺方回词题跋。方回为李之仪“故人”,其往来唱和,关系甚笃。四篇题跋,皆殷勤恳切,体贴肺腑,一无诸多序跋题记中门生高赞座主、名人虚应请托、后人仰慕前贤,而言不由衷之苦。《跋小重山词》二篇,叙及依歌谱写辞事;《题贺方回词》则大书方回艳遇不偶事,此举在元明清当并不常见,由此可知宋人对此类事比较宽容,而亦可知艳词何以竟能直登宋人大雅之堂。


推荐内容


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