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雅词序》

所属栏目:宋词

序一称引。见于其所编纂的《乐府雅词》。该词选有《四部丛刊》影鲍廷博校清抄本、《词学丛书》本、《粤雅堂丛书》本、《丛书集成》本等。该序作于南宋绍兴丙寅年(1146)。其略曰:“余所藏名公长短句,裒合成篇,……涉谐谑则去之,名曰《乐府雅词》。九重传出,以冠于篇首,诸公转踏次之。欧公一代儒宗,风流自命,词章幼眇,世所矜式。当时小人或作艳曲,谬为公词,今悉为删除。”该序以雅为号召,在南渡之后,这是词坛的共同呼声。在其同时或之后,即有鲖阳居士《复雅歌词》、王柏《雅歌》等词选,均以“复雅”“放郑声”为准的。雅之义,从《乐府雅词序》中可以看出,从反面说,谑词、艳词,便不雅;从正面说,九重、儒宗之词,不论其形式是转踏、是大曲(《乐府雅词》收有《道宫·薄媚》等大曲)还是只曲,即便“风流”“幼眇”,都可收入雅词之列。“九重”当然是顺便说说,主要的是“儒宗”,即符合传统儒家风范者所作之词。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儒宗”们所作之词,并不一定都符合传统的儒家风范,因此,该序又提出了一个争论不已的公案——即欧阳修名下艳词的真伪问题。《乐府雅词序》认为是“当时小人”所作,蔡條《西清诗话》则云:“欧阳修之浅近者,谓是刘煇伪作。”罗泌《六一词跋》则云:“其甚浅近者,前辈多谓刘煇伪作……或其浮艳者,殆非公之少作,疑以传疑可也。”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刘状元东归集》条、卷二一《六一词》条则认为不是刘煇而是“仇人无名子所为”。众说纷纭,而似以罗泌“公之少作,传疑可也”较为切近。


推荐内容


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