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所属栏目:共和国历史上的第一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从大陆带走了百余万军政人员。他们偏处东南一隅,他们也带去了乡愁。

  台湾诗人余光中写到——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这一去,台湾海峡两岸隔绝。但是祖国大陆一直在挂念着海峡东岸的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主党派、国防部曾几次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于1950年2月28日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首次提出要完成解放台湾的任务。国防部于1958年10月6日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告台湾同胞书》,10月25日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再告台湾同胞书》,11月1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三告台湾同胞书》在当时并没有公开发表。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同时,国际形势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中美正式建交,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197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布了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国家统一的大政方针。

  《告台湾同胞书》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强调在解决统一问题时,“一定要考虑现实情况”,“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第二,提出“我们寄希望于台湾1700万人民,也寄希望于台湾当局”。肯定“台湾当局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湾独立。这就是我们共同的立场,合作的基础”。第三,提出“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第四,提出“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

  《告台湾同胞书》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台方针政策的重要宣示,标志着中国政府对台方针政策的重大转变。

  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了著名的《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进一步提出了实现祖国统一的九点建议,主张举行国共两党对等谈判,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

  199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发表了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电视讲话,阐述了邓小平关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思想精髓,并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统一进程提出了八项主张。

  2008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讲话,就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提出六点意见。主要内容为:①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②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③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④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⑤维护国家主权,协商涉外事务。⑥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2019年1月2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出席纪念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统一提出五点主张:第一,携手推动民族复兴,实现和平统一目标;第二,探索“两制”台湾方案,丰富和平统一实践;第三,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维护和平统一前景;第四,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夯实和平统一基础;第五,实现同胞心灵契合,增进和平统一认同。

1979年1月,政协全国委员会就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在北京举行座谈会


推荐内容


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