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郑榕传 > 正文

从首次会演《家》开始
郑榕传

来到演剧十二队不久,郑榕即参加了话剧《家》的演出。这部戏是当年演剧十二队在重庆举行首次公演的话剧,也是他们为了第一次公演就能够给重庆的观众中留下一个良好印象而特别选排的,深受山城观众喜爱的话剧。
话剧《家》源自中国著名作家巴金的长篇小说《家》,主要讲述了几个不同命运的年轻人冲出封建家庭追求民主自由的故事。剧中既描写了追求民主自由的热血青年,也揭露了封建社会代表人物的丑恶。因此该话剧演出后深受观众欢迎。
他们将演出时间定在了那一年的春节。开排之前,演剧十二队领导小组的成员到文协找到孟超同志,同时邀请了沈起予、何其芳、力扬等几位文艺界的同志进行了座谈。
座谈会上,文协的孟超同志和文艺界的几位同志首先对《家》的导演提出了要求,他们表示,希望演剧十二队的导演不但要忠实剧本,也希望导演能从剧本中发掘出新的意义,更希望能结合社会现实,在演出中有所强调。
他们的表态,无疑表明了他们对《家》的演出剧组所有人员寄予了较高希望。于是导演唐祈,以及在剧中饰演觉新的诸葛明、饰演瑞珏的沙漠、饰演高老太爷的中敬,以及饰演冯乐山的郑榕和演梅表姐的李恩琪等演员先坐在一起,大家分析讨论主题思想,并将自己的角色与文协和文艺界同志的希望联系起来,以促进对角色的塑造,再把它消化在《家》的排演过程中。
充分的准备和大家的共同努力,终于使演剧十二队在重庆的第一次公演得到了满意的效果。从1947年的春节首场演出开始到结束,话剧《家》总共演出了20余场。
郑榕在剧中扮演的冯乐山一角,同样获得成功。因此郑榕对当年演剧十二队公演话剧《家》时的情景,尤其是自己对冯乐山这个角色的塑造,有着深刻的印象和更深的体会。
郑榕认为,自己扮演的冯乐山能够获得好评,离不开在天津寄宿在大伯父家童年生活的经历。类似冯乐山那样的人物,是他小时候在大家庭里的生活中所熟悉的。也正是这样的生活环境,给了他塑造冯乐山的借鉴。因此,在头一场,他以道貌岸然的姿态出现,后一场时,他先用目光威胁婉儿不许出声,然后抓住她的手腕,把烟蒂烧向她的手臂,这样的表演,就是想给观众造成一种倒吸一口冷气的感觉。结果,他的这一试着用外部造型来塑造人物的表演,博得了台下一片掌声。
参加了话剧《家》的公演后,郑榕又出演了话剧《上海屋檐下》中的林志成,接着又在著名导演孙师毅执导的话剧《大雷雨》和《夜店》分别扮演了库力金和石敢当的角色。孙师毅是当时中国电影界很有影响力的导演,在20世纪30年代就是上海业余剧人导演团的成员。他编写的电影剧本《新女性》以及由聂耳谱写的剧中插曲,当年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因此,继《家》的成功演出后,《大雷雨》和《夜店》两部话剧的演出也得到了较好反响。
接连几部话剧的成功演出,无疑也让年轻的郑榕在表演艺术方面得到很大提高,但他并没有满足,而是觉得自己还有更多的地方有待于提高,这也让他在艺术总结中对自己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1948年,郑榕(后排中间戴帽者)在演剧十二队话剧《夜店》中出演石敢当


郑榕认为,自己1947年在《家》中扮演的冯乐山曾获得台下的好评,但在下一部戏《上海屋檐下》中扮演的林志成,由于抓不到外部特征,不知从何着手,所以演得毫无光彩。在《大雷雨》中扮演库力金时,因对人物缺乏了解,只是单纯地模仿俄国画报上的一个老头形象。至于在《夜店》中表演的石敢当,更是纯粹仿效好莱坞的庸俗闹剧,在舞台上卖弄一些低级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