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尚长荣传 > 正文

苦追十八年的《贞观盛事》
尚长荣传

如果说,《曹操与杨修》这出戏的难点在于“吃功”的话,那么,《贞观盛事》的难点便在于如何以花脸行当塑造“魏征”这个纯粹文人形象。


尚长荣在《贞观盛事》中饰演魏征


尚长荣曾经这样评价他自己:是“保守阵营里的叛逆者,是激进阵营里的保守者”。这句话既可以用来解释他对“传统”和“创新”的理解,也可以作为他求新求变却并不过分标新立异的艺术创作标准和原则。具体到《贞观盛事》这出戏上,有人曾经鼓动他演李世民这个角色,因为李的血液里有突厥族的因子,有少数民族的成分,以花脸的行当演这样的角色,虽然不如老生那么好演,但却新颖而奇异。然而,尚长荣却不敢接受。不是胆怯,而是有顾忌,他顾忌的是观众和行家的欣赏习惯。
事实上,“魏征”这个角色,有人说,老生演更适合。但是,一出戏不可能有两个相同的行当。李世民由老生扮演,那么,尚长荣这个花脸,也就只能演魏征了。然而,这个人物的定位,不是曹操那样的大奸雄,不是张飞那样的蛮汉子,不是李逵那样的粗鲁人,不是窦尔墩那样的草莽英雄。魏征提出过“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等,他是个思想家,是个大文人。以花脸演文人,即便对于尚长荣来说,也极具挑战性。
当初,尚长荣看中《贞观盛事》这个故事,正是被李世民和魏征这两个人物所吸引。他曾坦言,他赞佩贤臣明君。在他看来,李、魏两人可以说是贤臣明君的代表。他认为:“如果没有李世民讷谏的胸怀,就没有贞观之治;如果没有魏征这样的谏臣善说敢说,也就不能成就贞观之治。所以,有这样明君贤臣才构成了贞观盛事。这应该是缺一不可的。从另一个角度说,也是难得的。”这就是他排演这出戏的初衷和思想来源。
《贞观盛事》作为国庆50周年献礼片,于1999年初夏在上海公演。此时距离《曹操与杨修》初演已经过去了11年。有人因此说,这出戏是尚长荣“十年磨一剑”。事实上,远远不止。
早在1981年,尚长荣还在陕西京剧院的时候,曾看过一出名叫《唐太宗和魏征》的话剧。当时,他既被“贞观之治”所震撼,也被李、魏这对既是君臣又是诤友的历史人物所感动,便萌生了要把他俩的故事搬上京剧舞台的念头——他要演魏征。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这个愿望日渐强烈,却因为种种原因一直得不到实现。这一等,就等了18年。他曾经开玩笑地说:“王宝钏在寒窑苦等薛平贵18载,我为了演一个魏征,也追求渴望了18年。”
又是上海,又是“上京”。难怪尚长荣一直心存感恩地说他“需要上海”。在《曹操与杨修》之后,虽然到1998年的时候,“上京”院长已经换成了林宏鸣,但“上京”却还是一如既往地是尚长荣的坚强后盾。这年,作为“外来户”,他被选为上海的“艺术之星”。在庆功会上,艺术家们和上海市委以及文化部门的领导畅谈上海的文化未来。期间,领导们提到第二年是国庆50周年大庆,动员大家“要排大戏”。这个“戏”,当然也包括京戏。
轮到尚长荣表态了。起先,他说他准备提倡一个戏,推荐一个戏,期盼排一个戏。然后,他不失时机地道出了他的魏征梦。他说:“十几年前我就想搞一个题材,却一直没有搞成。我想把它作为国庆献礼片,再好不过了。”听他这么一说,大家都向他投去期待的眼光。于是他又说:“那是李世民和魏征的故事。”
严格说来,他“提倡”“推荐”“期盼”这个戏,并没有志在必得。他知道,上马排演一出戏,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他想干就能干得了的。然而,令他意外的是,市委领导当即拍案而起:“好!这个题材好!就这个题材!”事后,尚长荣一直庆幸自己遇到了具有战略远见的好上司。
很快,《贞观盛事》剧组成立。导演:陈伊薪;编剧:戴英禄、梁波;魏征:尚长荣;李世民:关怀(关栋天);长孙皇后:名旦夏慧华;长孙无忌:名丑孙正阳;郑仁基:麒派老生陈少云。这份名单显示,这出戏似乎没有“绿叶”,只有“红花”。特别是关栋天,这位原“上京”的名角儿、享誉戏界的青年老生早已退出了戏坛,是尚长荣把他请了回来。尚长荣演戏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一定要跟强手唱对台。只有这样,他的演技才能得到最大发挥。当年,他跟言兴朋合作《曹操与杨修》,保证了这出戏的成功。他的宗旨是:“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争妍春满园。”这样一出百花争妍的戏,让它不好看都难。
苦追了18年,却也只用了短短的50天,《贞观盛事》如期在6月25日首演于上海天蟾舞台。8月,作为上海向建国50周年献礼片率先进京演出。新华社在电文中评价说:“这出戏的演出所透射出的雍容华美、典雅大方的唐风气质,以及现代演剧方法与京剧的和谐共存的特点,已经引起了戏剧评论界的兴趣。”


《贞观盛事》剧照,右一是关栋天


一个“唐风气质”,使人们陡然窥见尚长荣当初之所以情定“贞观”,除了故事和人物外,也有他自己的唐风情结。1981年他初萌排演“贞观”的时候,已经在西安生活了20多年,可以说早已熟稔唐风唐情。调离西安,他有不得已的苦衷,却也因此更让他对被唐风浸染过的陕西、对西安保存了一份抹不去的眷念和不舍。这恐怕也是“贞观”深埋于他内心18年却始终不肯放弃的原因之一。
为了感受唐风,当然也为了在戏里完美地展现那雍容典雅的唐风,还在《贞观盛事》剧本创作阶段,尚长荣就和剧组成员一起重返西安采风。他们参观碑林、博物馆、法门寺、兵马俑,还到魏征和唐太宗的墓上去祭拜。像排演《曹操与杨修》时一样,尚长荣更大量看古书、史书。他通读《唐太宗集》和《魏征全集》,更吟诵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以致后来戏里的许多台词,都是直接引用李世民和魏征的原话。这样一来,整出戏充满古典风味,也就相应地具有相当文化品位。
尚长荣理解的“魏征”,既刚且柔,敢谏善谏,有勇气也有策略,有脆弱的一面也有脖子硬的一面。他不是一般的文人,他是思想家。为展现他的谏言,为揭示他的思想,除了唱,尚长荣还为“这一个”魏征设计了大量念白。这些念白,在其他戏里很少见,它不是叙事性的念白,而是陈述思想性的念白。它有刚毅的,也有深情的;有明快的,也有深沉的;有高亢的,也有低婉的,等等。其中的一大段政论念白,尚长荣念得激情飞扬、豪气盖世、荡气回肠,极具感染力。
尚长荣曾经因为《将相和》和《霸王别姬》获得了他的第一个“梅花奖”;又因为《曹操与杨修》获得了第二个“梅花奖”。如今,凭借《贞观盛事》,他“梅开三度”。依照梅花奖的规则,第三次获得梅花奖时,就是一个梅花大奖。尚长荣是第一次获得三次梅花奖的人,因此也就是第一个梅花大奖的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