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中国医学百科-儿科学 > 列表
中国医学百科-儿科学 共有 916 个词条内容

儿科学

    儿科学是研究小儿各年龄阶段的生长发育和疾病防治、提高小儿心身健康水平、迅速发展着的医学科学。我国儿科学是以三亿小儿的健康成长,使之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目的的一门学科。它既要阐明初生至青春期体格和精神...[继续阅读]

中国医学百科-儿科学

中国儿科的发展与成就

    我国儿科发展可分辛亥革命以前,辛亥革命以后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今三个时期。辛亥革命前:我国最早医籍《内经》见于《汉书艺文志》,对儿科病症已有记录。但根据马王堆出土帛书成书年代,则在内经之前已有小儿疾病的记录...[继续阅读]

中国医学百科-儿科学

世界儿科学术活动发展概况

    近代儿科的发展可从国际儿科学术活动得到反映。在较早年代,儿科工作常与福利事业及宗教活动相联系;重视小儿生长发育和儿童工作的社会性为近期新发展。欧美各国的儿科学,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成为独立的学科;在此之前...[继续阅读]

中国医学百科-儿科学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

    全国性儿科学会作为中华医学会总会内的一个专科学会于1937年在上海成立,1953年迁至北京,分会分布在全国各省(自治区)、市。儿科学会先后于1937(上海)、1947(南京)、1950、1952、1956、1964(以上4届在北京)、1978(桂林)、1981年(大连)及198...[继续阅读]

中国医学百科-儿科学

儿童保健

    儿童保健工作指以小儿为对象的一切预防医疗措施,按其所起作用可分为三级。一级(或基础)预防是增强体质,杜绝疾病;二级预防是防病于萌芽之中,如筛查克汀病并在新生儿期开始甲状腺激素治疗以防症状的发生;三级预防是早期诊断...[继续阅读]

中国医学百科-儿科学

小儿年龄分期

    小儿整个生长发育时期,根据体格、解剖、生理和(或)所处环境特点,可人为地划分为下述不同阶段或年龄期,以有利于掌握保健及医疗工作中的重点。胚胎发育期从受精卵迅速分化,到初具人形的阶段称胚胎发育期,通常指受精后的前...[继续阅读]

中国医学百科-儿科学

胎儿保健

    遗传与围生(产)期的因素均可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由遗传决定的不良影响包括染色体异常与突变的基因二类。①染色体异常的胚胎绝大多数流产;自然流产的胎儿中约40%有染色体异常,而在活产新生儿中仅0.5%有异常。常染色体异常...[继续阅读]

中国医学百科-儿科学

新生儿保健

    新生儿保健指新生儿离产院后一月内由街道基层进行的保健服务。新生儿期是生理上适应宫外环境的时期,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故此期保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新生儿最好作代谢病筛查。出院后一月内,可进行2~3次家庭访视,内容...[继续阅读]

中国医学百科-儿科学

婴幼儿保健

    营养、预防接种和预防意外是婴幼儿一级预防的首要措施。因①婴儿生长快,断乳后应有合理的营养措施;第2~3年生长速度虽逐渐减慢,但与学前期及学龄期儿童相比仍较快,营养需要仍多。②经胎盘获得的抗体在生后数月内消失,自身...[继续阅读]

中国医学百科-儿科学

儿童期保健

    儿童期保健指3岁以后(学前期)至青春期前儿童的保健。儿童生长在3岁后保持稳定而缓慢的速度,到青春期才开始逐渐加快。学前期到学龄期儿童器质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较幼儿少,但入学以后常遇到因学习竞争及学校生活所带来的问...[继续阅读]

中国医学百科-儿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