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运动性心律失常及猝死 > 列表
运动性心律失常及猝死 共有 233 个词条内容

第五节 心脏瓣膜病

    主动脉瓣及其上、下邻近结构的先天性发育异常有较多类型,但在成年人中以二叶主动脉瓣 (congenital bicuspid aortic valve) 最为常见。二叶主动脉瓣是成人先天性心脏瓣膜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由于超声心动图检查技术的发展,其检出率...[继续阅读]

运动性心律失常及猝死

第六节 心脏传导系统疾病

    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心脏传导系统异常都可以成为猝死的病理基础。室性预激疾病中,预激综合征(Wolff-Parkinson White,WPW) 为经典的表现形式,在正常的房室结传导途径之外,沿房室环周围还存在附加的房室传导束 (旁路) (图2-40),这些旁路...[继续阅读]

运动性心律失常及猝死

第七节 先天性弥漫性心脏横纹肌肉瘤

    弥漫性心脏横纹肌肉瘤 (diffuse cardiac rhabdomyosarcoma) 是自心肌组织发生除血管肉瘤外最多发的心脏恶性肿瘤。多数发生在成人,肿瘤常自多处心肌发生,遍布各部位心壁,无明显好发的部位。约半数病例的肿瘤可浸润生长至心包膜包括脏...[继续阅读]

运动性心律失常及猝死

第八节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病理学

    先天性心脏病包括分流性、阻塞性、瓣膜反流性及复合病因性。手术包括完全或部分修复、一次性或多次阶段性姑息手术,以及心脏移植等。近20年来,非外科的导管手术开始应用于治疗特定的先天性心脏畸形,比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继续阅读]

运动性心律失常及猝死

一、为什么要研究运动

    这就有几个宽泛的理由,第一个理由是,近20年比较生理学家和人类学家猜想,优良的耐力和适应气温能力的组合性状让东非高原的古人类成功狩猎获得高蛋白食物,这些高蛋白食物是发达大脑和复杂合作行为出现的基础。人类骨骼肌、...[继续阅读]

运动性心律失常及猝死

二、随意运动:不止于肌肉收缩

    运动是娱乐性、职业性、训练性的骨骼肌随意激活过程,严格区分随意的全身运动反应与其他试验模型激发的反应很重要。比如,通过离体电刺激单块骨骼肌肉而诱发动作电位、收缩、触发细胞途径,来推测训练适应性。然而全身的随...[继续阅读]

运动性心律失常及猝死

三、骨骼肌能量代谢

    肌肉收缩的细胞进程需要ATP供能。这包括肌浆Na+,K+-ATP酶激活、肌浆网钙重摄取 (Ca2+ATP酶)、通过肌动蛋白-肌球蛋白-横桥(肌球ATP酶) 周期循环产生力量。肌肉ATP在一定程度上维持运动强度和耐力。在某种训练或某种环境条件时ATP会下...[继续阅读]

运动性心律失常及猝死

四、氧传输系统

    一个健康年轻成年人休息时氧耗量约3.5mL/ (kg· min),其中20%~25%被静息状态肌肉利用。因此,对70kg成年人来说,休息时氧耗量约250mL/min,其中50mL/min被骨骼肌摄取利用。在偏瘦的没有锻炼的健康成人,最大摄氧量是10~15倍于平时静息状态。...[继续阅读]

运动性心律失常及猝死

五、骨骼肌物质基础:骨骼肌纤维类型和可塑性适应

    在20世纪60年代,外科技术应用在运动生物化学领域,能获取少量 (100~150mg) 人类骨骼肌样本用于组织学和生化研究,鉴定特定形态学、收缩和代谢特点。用这些方法,不同纤维类型、收缩特点可以被识别。这些与运动时骨骼肌功能和代谢...[继续阅读]

运动性心律失常及猝死

六、运动训练适应:重复训练的累积效应

    肌肉收缩产生各种化学、电、机械信号转换成促进生理反应和后续适应性的分子活动,这包括一系列激活或抑制特定信号通道的激活和表达,调整运动诱导基因表达、蛋白合成或降解。收缩期间潜在信号通道不只限于增加肌浆网Ca2+,还...[继续阅读]

运动性心律失常及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