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中医气血证治 > 列表
中医气血证治 共有 315 个词条内容

一、气的基本概念

    1.气的哲学概念气在古代是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一种朴素的认识,原属于哲学范畴。“气”肇始于道家之作。先秦时期的老子、宋钘、尹文等哲学家提倡“精气学说”,认为气是构成整个世界的细微物质,万物皆因气而生成,气是天地万...[继续阅读]

中医气血证治

二、气的生成

    1.气的来源在人体内有着各种类型的气,其来源略有不同,但概括起来,不外乎三个途径。一是禀受父母先天之精气,秘藏于肾,是形成人体的原始物质,谓先天之气,《素问注证发微》曰:“方其始生,赖母以为之基,坤道成物也;赖父以为之楯...[继续阅读]

中医气血证治

一、血的基本概念

    血是流行于脉管之中的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血具有人体所需的丰富营养,通过气的推动,循行脉内而运行周身,具有营养和濡润全身的功能,以维持人体脏腑、组织等的正常功能活动。清·张志聪《...[继续阅读]

中医气血证治

二、血的生成

    由于血的有形性,故其概念和功能与西医学所说的“血液”相类似,但中医学的血并不是由西医学所谓的造血器官所产生,而是由多个脏器、多个渠道参与生成的,以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营气、津液以及先天肾精为主要物质基础,在以脾...[继续阅读]

中医气血证治

三、血中有气

    血以水谷精微中的营气和津液为主要物质基础,在以脾胃为主,心、肺、肝、肾等脏腑的共同作用下生成,具有濡养和滋润全身的功能。上述脏腑的功能活动,实质上都属于脏腑之“气”的功能活动范畴,这说明“气”参与了血的生成。不...[继续阅读]

中医气血证治

一、解释人类生命的起源

    《内经》继承了元气学说的哲学观点,认为人是禀受天地之气而生成的,如《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又说:“夫人生于天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气血是生命的基本物质,是构成人体、维持人...[继续阅读]

中医气血证治

二、阐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气血来源于呼吸和水谷,藏于脏腑,温润、濡养脏腑组织,使其发挥各自的生理功能。如《灵枢·脉度》谓:“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继续阅读]

中医气血证治

三、论述人体的病理变化

    《素问·调经论》指出:“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指出疾病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人体的气血不和。气血不和是众多疾病的基本病机,无论感受外邪,还是饮食、劳倦、七情所伤都会导致机体气血失和,如《灵枢·口问》谓:“夫百病之...[继续阅读]

中医气血证治

四、指导疾病的治疗

    《素问·至真要大论》谓:“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此之谓也。”指出了治疗疾病的总的法则。《素问·调经论》谓:“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继续阅读]

中医气血证治

第二节 气血学说的嬗变

    张仲景的著作没有单独列出气血病论治的专篇,但其将《内经》中气血学说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形成理法方药比较完整的气血学说体系,为气血疾病总结了辨证、治疗规律。仲景《伤寒论》首创六经辨证,为外感热病提出了辨证纲领...[继续阅读]

中医气血证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