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周广涵临床经验 > 正文

《周易》与《内经》发病学
中医学

《周易》,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研究宇宙万事万物运动、发展、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典籍,《内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内经》以易学思想为核心建立了中医哲学基础,故有“医易相通”“医易同源”之说。表现在中医发病学方面就是一个例证。
(1)阴阳为纲
《系辞上传》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是说万事万物分阴阳,而万事万物之发展变化乃是阴阳交迭、生生不已而为。又曰:“阴阳不测之谓神”,是说《易》的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刚柔迭用,上下无常,其千变万化皆是由阴阳不测造成的。易卦的封象皆由阴爻(--)和阳爻(—)构成,乾震坎艮为阳卦,坤巽离兑为阴卦。六十四别卦中,乾坤两卦居诸卦之首,为“阴阳之根本,万物之祖宗”。六十四卦的爻位,第一、三、五爻为阳位,第二、四、六爻为阴位.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为“得位”否则为“不得位”。
《周易》分宇宙间万事万物为阴阳两类,万事万物乃阴阳之变。《内经》也论万事万物分阴阳,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表现在人的方面则谓人体上下、内外、脏腑、经络、物质与功能等也同样有阴阳之分,并谓人体患病乃阴阳失调所致。人体中的阴阳在生理范围内保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和正常的转化关系,阴阳相互依存又相互斗争,在一定限度内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此即“阴平阳秘”。如果这种相对平衡关系遭到破坏,出现阴阳的偏盛偏衰,即成为病理现象,人就发生疾病。“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胜则外热,阴胜则内寒”即是指此。如果阴阳的偏盛偏衰发展到“独阴无阳”或“独阳无阴”时,就会影响到人的生命,甚至出现“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的不良后果。
(2)天人合一
《周易》认为乾卦为纯阳属天,坤卦为纯阴属地。天地交感,“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而生成万物,此即“有天地,然后有万物焉(序外传)”,“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彖传)。《周易》观察自然界重天地四时变化,“雷霆”“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皆是讲四时,以四时变化代表天地间万物变化,其中当然也包括人在内。同时《周易》又将人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置于天地间与天地并称“三才”。
《内经》认为人生长于天地间,受自然界四时气侯变化影响,“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当人体不能适应自然界四时气候变化时,就会发生疾病。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言“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及《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言“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四时气候不同,人体发病也不同。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述:春病在肝,夏病在心,长夏病在脾,秋病在肺,冬病在肾。此是讲“五藏应四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也是言气候与人类发病的关系。《内经》运气学说更是在“人与天地相应”的整体观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根据运气中所说的主运主气变化规律推测每年自然气候和疾病流行的一般情况,根据各年值大运和各年值年的客气变化规律推测各年气候上和发病上的特殊情况,这也是中医发病学在“天人合一”方面的具体应用。
(3)其本在变
《易》者,易也;《易》者,变也。“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是说八卦由太极变生而来,再“因而重之”则变生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阴爻阳爻“刚柔相推”则代表天下万物诸事之变。“易与天地准”,是说《易》是反映“幽明”“死生”“鬼神”万事万物的自然变化现象。《周易》筮法“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亦是讲易卦是由变交而成。
《内经》谓人体发病乃常之变,从“阴平阳秘”到阴阳的偏盛偏衰,甚而“阴阳离决”,从人应天地四时到“逆之则灾害生”,均是论述人的发病变化过程。人体患病,阴阳失去相对平衡,或阴阳转化,如“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和“重阴则阳,重阳则阴”。《内经》脏腑经络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的脏腑组织在不同因素影响下,功能失调的病理反映。患病后,五脏有生克乘侮之变,疾病有表里进退之变及三阴三阳之变,“五藏通,移皆有次,五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五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不胜”(《素问·玉机真藏论》),是说五脏有病生克乘侮之变。“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经脉满,则注于经脉,络脉满,则入舍于府藏也”(《素问·皮部论》),是言疾病表里之传变。“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厥阴受之……”(《素问·热论》),是言热病发病后六经之传变。《周易》其本在变,《内经》发病学其本也在变,在这一点上二者完全相通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