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周易》、道家、管子、儒家、先秦杂家保健养生思想

所属栏目:医药康复

《周易》是我们祖先生活及生产斗争实践的产物,是对自然界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 总结,它蕴藏着深邃的思想,以阴阳来阐述宇宙间事物的变化规律,即所谓“一阴一阳之 谓道”。《周易》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中通万物之情,穷天人之际,探讨宇宙与人生必变、所 变、不变的机理,进而阐明人生知变、应变、适变的法则。这种学术思想,也直接影响着祖 国医学理论。诸如阴阳学说,天人相应学说等,即源于易理。养生学中顺应自然、调和阴 阳,未病先防等原则,亦源于易理。故自古以来就有“医易相同”和“医易同源”之说,中国 一代大医孙思邈曰:“不知易,不足以言知医”,充分说明了《周易》对中医学的重要影响。 在养生学方面,《周易》蕴含着丰富的养生理论,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基本观点,对中医养 生学的形成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易经《易·系辞》曰:“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 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黄帝内经《素问》指出:“圣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 地,中合于人事。”这就是人、社会、自然“三位一体”的整体模式,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思想, 更能体现中医养生学的整体调节优势。
《易·系辞下》指出:“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中以身安而国家可 保也”。在卦辞中指出:“君子思患而预防之。”《周易》明确提出了未病先防,居安思危的预 防为先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后世医家和养生家都非常强调预防为主的防病健 身原则。
《易经》的哲学思想直接影响着中医养生学理论,使中医养生的理论更完整。除上面 所提到的,还有很多理论原则亦源于易经。例如,万物本原的天道观,动静互涵的运动观, 阴阳和调的平衡观,顺应天时的达生观,柔静顺缓的静养观,抑阳益阴的调养观等。
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学说,是以老、庄为代表的。老、庄是先秦时代的思想家,他们的 哲学思想对中医养生学产生过重要影响。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 自然循环的规律。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运动变化之中,“道”是物的自然法则,天地万物是 由“道”所产生的。道教养生学以道教的宇宙生成理论为依据。《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 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道德经》又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 法自然。”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道的规律仍为自然无为,必然要逆人欲之所为。老 子的“道法自然”的思想,乃是通过对社会矛盾的观察和思考提出来得的。无论在政治或 人生态度上,都主张自然无为,即依靠自己的力量,自发地达到生存和发展的最佳状态。 这种观念称之为“生态智慧”。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即“是谓深根固抵,长生 久视之道。”才能够使人长寿,这是道家养生思想的根本观点。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 “返璞归真”、“顺应自然”、“贵柔”、“形神兼养”及动形达郁的主张,对中医养生保健学有 很大的影响和促进。
《管子》的作者承袭了老子关于“道”是宇宙本原的思想,确提出“道”即“精气”的观 点。在养生方面,《管子》认为“精”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故主张存精的养生。指出:“精也者, 气之精者也”,“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脏以为泉源”。《管子》还提出了起居有时、节制饮 食、适应四时等重要的养生原则。例如,《管子·形势篇》云:“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 利而寿命益;起居不时,饮食不节,寒暑不适,则形累而寿命损”,这些养生原则是很实际 的。《管子》还十分重视精神调养,《管子·内业》中指出:“凡人之生也,必以平正,所以失之 必以喜怒忧患。是故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节乐莫若礼。”“凡人之生也,必以其欢。” 保持乐观情绪,也是养生的重要内容,而调节情绪则可用雅情怡兴的方法。
儒家学派创始于春秋末期,后世把孔子、孟子作为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其学术思想 被后世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封为正统思想,对中华民族精神生活影响很大,自然也影响到 养生学。儒家的养生理念为:修身养性,仁德、孝道,中庸平和,和为贵,欲而不贪,饮食养 生,美食、卫生和兴趣广泛。倡导“六艺”一礼、乐、射、御、书、数。
一、修身养性
(1)倡仁德一施“仁”于人。儒家宣扬“仁‘的学说,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观 点,“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讲孝道一敬老爱幼。《孟子》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仁”者寿。孔子提出“仁者寿”,“智者寿”。“仁”是修养品德,勤奋学习的结果,“君 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仁德之君子,心胸开朗,积极 向上,精神乐观豁达,使自己处于平衡状态。
二、中庸平和
(1)“和为贵”的人生理念。孔子在《论语》中曰:“礼之用,和为贵。”《中庸》云:“和也 者,天下之达道也。”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提出:“万物各得其 和以生”。“和”的思想是中华民族普遍具有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追求,“和”就是强调“天人 调谐”,其包括和谐、和睦、和平、和善、祥和、中和等含义,蕴涵着和以处众、和衷共济、共 生共荣、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等深刻的处世哲学和人生理念。“和”的思想是人类文明的重 要组成部分,是养生健身之道,也是经商发财之道,社会发展之道。
(2)“欲而不贪”,知足常乐。儒家提倡中庸之道,主张勤俭节用,克己复礼。
(3)顺应天道,养气中和。西汉前期,儒家大师董仲舒将中庸思想和养生相结合,强调 养气中和。他说:“循天之道,以养其身;中者,天地之所始终;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能以 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这种以“天人感应”为中心,以中和之道养身健体的思想是颇 有道理的。
三、饮食养生
提倡饮食精美、卫生,并提出饮食原则和宜忌,这是我国养生文献中有关饮食卫生的 最早记载。
四、兴趣广泛
孔子一生颠沛流离,能享73岁的高寿,在当时的确是一个奇迹。除了他科学地遵循 养生原则和方法外,兴趣广泛,多才多艺,陶冶性情,促进了健康长寿。
五、先秦杂家养生学
先秦杂家的养生思想,融合了道、儒、墨、法诸家之长,参以己见,故有其独特之处。 “毕数之务,在乎去害”,“趋利避害,顺应自然”及动形达郁等主张,即是其代表,由此可窥 一斑。《吕氏春秋》就是先秦杂家的代表作,就养生思想而论,它是先秦诸子著作中内容最 丰富的,其思想体系不仅承袭了道、儒两家的内容,也旁采了墨、法等家之说。全书共计一 百六十篇,涉及养生学内容约五十篇之多。
1.毕数之务,在乎去害
先秦杂家认为,人活百岁是生命的自然寿限,而许多人未能活到这一寿限。究其原 因,多由于在生命过程中受到种种危害和干扰。如果能找出原因,并采取措施排除这些危 害和干扰,则有可能使人长寿,达到自然寿限,这即是“毕其数”。并指出,长寿之“长也者, 非短而续之也,毕其数也。毕数之务,在乎去害”,这一学术观点阐明了人的自然寿限、及 达到自然寿限的可能性,并指出去害是使人长寿的重要保证,而“去害”的具体措施,就是 养生。
2.趋利避害,顺应自然
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趋利避害,这是杂家养生的原则。《吕 氏春秋·尽数》曰:“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 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何为害?五味太过,五 者充形则生害,此其一,乃饮食为害;七情太胜,过胜则伤神,乃情志为害,此其二;六淫太 过,太过则伤精,乃六淫为害,此其三。知其三害而避之,使之无过,自然神安而形壮,年寿 得长。故凡养生,莫若知本,知本则疾无由至矣”。知本求因、趋利避害、颐养神形,是杂家 养生思想的重要观点。
3.动形以达郁
《吕氏春秋》认为,人之精气血脉以通利流畅为贵,若郁而不畅达,则百病由之而生, 在《达郁》篇中指出:“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窍、五脏、六腑、肌肤,欲其比也;血脉,欲其通 也;筋骨,欲其固也;心志,欲其和也;精气,欲其行也。若此,则病无所居,而恶无所由生 矣。病之留恶之生也,精气郁也。”同时指出,活动形体是使体内精气流通,以保障生命活 动正常进行的有效措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 则气郁”。经常运动形体,则精气流行,恶无由生。吕氏提出的这种动形达郁的主张,是对 养生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先秦时期的养生实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提倡讲究个人卫生;注意饮食调养;导引健 身;敬老养老;优生、优育与胎教;环境卫生;药物养生。


推荐内容


医学知识

更多

医学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