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经》为脾胃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

所属栏目:廖志峰医论

《内经》、《难经》对脾胃的解剖、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预防,都有较 深刻的论述,分述如下:
(一)对脾胃的形态的认识
《灵枢·肠胃》中说:“胃纡曲屈,伸之,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 大容三斗五升。”又如《灵枢·平人绝谷》中说:“胃大一尺五寸,径五寸,长二尺 六寸,横屈,受水谷三斗五升,其中之谷常留二斗,水一斗五升而满。”《难经· 四十二难》中明确指出:“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 血,温五脏,主藏意。”又说:“胃重二斤一两……盛谷五斗,水一斗五升。”这些 资料所描述的脾胃与现代医学的脾胃相类似,但亦有不同。例如称脾有散膏 半斤,与现代医学的胰脏类似,胃则与现代医学的胃大致相同。这在距今几千 年有此发现,是相当难能可贵的。
(二)脾胃的生理
1.脾胃主水谷精微和津液的运化
《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又如《素问·阴 阳应象大论》说:“谷气通于脾”,再如《素问·五脏别论》说:“胃者,水谷之海, 六府之大源也”,这对于脾胃功能作了精辟的论述。《素问·刺禁论》说:“脾为 之使,胃为之市”,又如《素问·玉机真脏论》说:“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 再如《素问·经脉别论》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 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饮入于胃,游 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 并行。”这些论述,明确指出了脾胃具有运化水谷精微和津液的功能,从而内 养五脏六腑,外养四肢百骸、皮毛筋肉。
2.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
《灵枢·决气》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又如《灵枢·邪客》 说:“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 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 末,内注五藏六腑……卫气者,出其悍气之剽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 间,而不休者也。”再如《灵枢·营卫生会》说:“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 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 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以上经文说明脾胃与人体气血的旺盛 密切相关,虽然人体气血的化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与五脏六腑都有 关联,但关键在于脾胃。
3.脾胃主肌肉而充养四肢百骸
《素问·痿论》说:“脾主身之肌肉”,全身的肌肉,都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 谷精微及津液的营养滋润,才能壮实丰满,并发挥其收缩运动的功能,正如张 志聪注释《素问·五脏生成》所说:“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主肉。” 人体的四肢,同样需要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及津液的营养和滋润,以维持其 正常的生理活动,故称“脾主四肢”。脾气健运,则四肢的营养充足,活动轻劲 有力;若脾失健运,转输无力,则四肢的营养缺乏,可见倦怠无力,甚或痿废不 用。所以《素问·太阴阳明论》说:“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 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 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即是说明四肢的功能正常与否,与脾气的 运化和升清功能是否健旺密切相关。
(三)脾胃的病因病机
1.病因
疾病的诱发因素,不外乎六淫、七情、饮食、劳倦所伤等等。风雨寒暑属外 感六淫之邪,饮食喜怒则属于内伤致病因素。
(1)外感六淫,寒湿湿热为重。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皆可伤害脾胃而 致病,其中以寒湿湿热为甚。湿之来源,不外内外两因素,外湿来自久居湿潮、 涉水淋雨、雾露暑湿等等,皆可使外在湿邪侵袭人体而发病。内湿乃由内生, 如恣食生冷、素嗜酒茶,或脾阳不足运化无权,导致水湿停聚,失于运化所致。 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及“土湿受邪,脾病生 焉。”《素问·百病始生》说:“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湿邪害土,常夹他邪, 如夹风邪,始伤肌肤,终侵脾土;夹寒则为寒湿之邪,湿困脾阳,夹暑则为暑湿 之邪,夏日暑湿氤氲,害人最甚。
(2)内伤七情,忧虑抑郁多见。《素问·疏五过论》中说:“离绝菀结,忧恐喜 怒,五脏空虚,血气离守。”指出过度情志刺激,可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气血 功能紊乱。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思伤脾”,《素问·举痛论》说:“思则气 结”,都强调指出过度忧思,可使脾胃气机郁结不畅,功能紊乱,引起腹胀纳 呆,呕泄食少,四肢困乏诸证。
(3)饮食不节,过食偏食易伤。过度饥饿,可使脾胃失去水谷之气的充养 而虚弱;而过度饱胀则可使饮食停滞于内而壅塞不通,《素问·痹论》说:“饮食 自倍,肠胃乃伤”,及《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而饱食,经脉横解,肠澼为痔; 因而大饮,则气逆”,已明确说明此观点。饮食五味养人胃气,以化生血气,充 养脏腑,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谨和五 味,骨正筋柔,气血以疏,腠理以密……长有天命”。若五味偏嗜过度,亦可损 伤脾胃,五味偏嗜可使脏气偏胜而发病,如“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等等。又如甘味本可益脾胃,若过食甘味亦 可引起脾胃之气的奎滞而发病。此外,若偏嗜酒酿,可酿湿生热,损伤脾胃; 偏嗜肥甘,可生痰生热,阻滞脾胃运行,伤其中焦;偏嗜生冷,可伤及脾阳。
(4)劳逸过度,起居不时。过度劳累可以耗伤脾胃之气,《素问·举痛论》 有:“劳则气耗”之说。李东垣也说:“劳役过度,则损耗元气”。过度安逸也可以 损伤脾胃之气,使气血运行不畅,脾胃功能呆滞,食少乏力,精神萎靡。《内经· 宣明五气篇》中说:“久卧伤气”,“久坐伤肉”,元气与肌肉二者皆为脾所主,因 此过逸也会导致脾胃病。
2.病机
关于脾胃病的病机,在《内经》中涉及寒热虚实等多个方面。如《素问·藏 气法时论》说:“脾病者,身重、善饥、肉痿,足不收,行善契,脚下痛,虚则腹满 肠鸣,飨泄,食不化。”故腹满、飨泄、饮食不化为脾家虚实常见之证。《灵枢· 五邪》说:“邪有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 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素 问·刺热篇》说“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 俯仰,腹满泄,两颔痛……”又说“脾热病者鼻先赤”,《素问·调经论》说:“脾 藏肉……形有余则腹胀经溲不利,不足则四肢不用”,《灵枢·师传》说“胃中 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脐以上皮热;胃中寒,则腹胀”,以及《灵枢·邪气藏 府病形篇》说:“面热者,足阳明病”等等。
(四)提出“治未病”理论
《内经》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尤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以“渴而穿井,斗而铸 锥”强调防重于治的思想,诠释“治未病”的含义及其科学内涵。
1.“治未病”的含义
“治未病”就是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它的含义非常广 泛,根据《内经》有关论述,以及《中医大辞典》的解释,《内经》“治未病”的基本 含义有三:①预防疾病。如《素问·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 气。”如该文记载用小金丹防瘟疫。其中的辰砂、雄黄,是辟瘟防疫的常用药 物,可免受疫疠的传染。②早期治疗。《内经》指出“上工救其萌芽”(《素问·八 正神明论》),如见头目眩晕,大拇指或次指麻木,或口眼和肌肉不自主地跳 动,为中风预兆,必须先防治。③掌握疾病发展的趋向并尽早防治。五脏之 病,可以互相传变,应顺势而为,先安未受邪之地,如《金匮要略》谓:“见肝之 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2.“治未病”的内容和方法
《内经》“治未病”的内容和方法包括:未病养身,防病于先;见微知著,治 病萌芽;已病早治,防其传变;瘥后防复。《内经》“治未病”体现了中医预防为 主,防重于治的思想。
3.预防脾胃病的方法
《素问·师传》说:“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 不致邪澼也”,《灵枢·本脏》说:“寒温和则六腑化谷,风痹不作,经脉通利,肢 节得安矣。”
(五)脾胃病的治疗原则
《内经》对于脾胃病的治疗原则提出很多真知灼见,如《素问·藏气法时 论》说:“脾恶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 之”。《素问·痿论》中指出“治痿者独取阳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也说:“中 满者泻之于内”,“其实者,散而泻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也提到“土郁夺 之”。这些治疗原则,一直指导着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在治疗方面提出了“脾 瘅者,口中甘”,“治之以兰,除陈气也”,“胃不和则卧不安,半夏秫米汤主之” 等行之有效的方药。
由此可见,不论是脾胃解剖、生理、病理,还是诊断、治疗、预防,在《内经》 中都有阐述,后世脾胃学说衍化发展的各种学术观点都可以在《内经》中找到 雏形。所以,据此可以说是《内经》奠定了脾胃学说的理论基础。


推荐内容


医学知识

更多

医学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