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注《难经》伏气发温诸条

所属栏目:三三医书

《难经》五十八难曰:伤寒有几,其脉有变 否?然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 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
徐洄溪曰:伤寒者统名也,下五者伤寒之 分证也。
诒按:中风、伤寒即仲景论中所列之证 也,是感而即发者也。若寒邪郁伏而发,则因 温风而发者,名曰风温。因暑热而发者,名曰 热病,此即夏至后之暑病也。因湿邪而发者, 名曰湿温。虽随时随病各异,其名而由于受寒 则一,故皆谓之伤寒。
又按:所苦不同,言五者之为病不同也。 《伤寒论》云:太阳病,发热而汗出,恶风,脉缓 者,名曰中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 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 寒。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为 湿痺。太阳中热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 热而渴也。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 病。此五条即论列五种病之所苦,各有见证之 不同也。前二条是感寒而即病者,后三条是寒 伏于内兼挟别气而病者,仲景悉隶于伤寒论 中,可见五证均因于寒,即均可为之伤寒也。
中风之脉阳浮而滑,阴濡而弱。伤寒之 脉,阴阳俱盛而紧涩。湿温之脉,阳濡而弱,阳 小而急。热病之脉,阴阳俱浮,浮之而滑,沉之 散涩。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也, 各随其经所在而取之。
诒按:阴阳二字以脉言,凡脉,寸为阳,尺 为阴;右为阳,左为阴;浮为阳,沉为阴。就此 节论,当以尺寸分阴阳为是。风为阳邪,故阳 脉浮滑;寒邪收引,故脉紧涩;湿为阴邪而伤 阳,故阳濡而阴急;热病为阳邪而伤阴,故浮 滑而沉涩。热病是温邪之已化热,而外出者, 其未化热之前,名曰温病。邪伏少阴,随气而 动,流行于诸经,或乘经气之虚而发,或挟新 感之邪气而发,其发也或由三阳而出,或由肺 胃最重者,热不外出而内陷于手足厥阴,或肾 气虚不能托邪而燔结于少阴,是温邪之动,路 径多岐,随处可发。初不能指定发于何经,即 不能刻定见何脉象也。
又按:伏温之病随经可发,经训昭垂已无 疑义,乃张石顽谓温邪之发,必由少阳。陆九 芝谓温热病必发于阳明,陈平伯则以肺胃为 温邪必犯之地,吴又可又以募原为温疫伏邪 之所。诸家所论,虽亦各有所见,但只举温病 之一端而不可以概温病之全体。至吴鞠通《温 病条辨》横分三焦,谓凡病温者,必始于上焦 手太阴,是以时感温风之证指为伏气发温之 病,彼此混而不分,其背谬为尤甚。学者当即 此节经文,悉心参究,确知温病之发随经可 动,临证时始有真知灼见,而不至有他岐之感 也。
伤寒有汗出而愈,下之而死者,有汗出而 死,下之而愈者,何也?然阳虚阴盛,汗出而 愈,下之即死。阳盛阴虚,汗出而死,下之而 愈。
滑氏本义引《外台秘要》谓表病里和为阳 虚阴盛,邪在表宜发汗,若反下之引邪入里, 诛伐无过,故死。里病表和为阳盛阴虚,邪入 里宜急下,若反汗之兼虚其表故死。按伤寒例 亦有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阳虚阴 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之文。诸家释之不一 其说,成无已注则以阳邪乘虚入府,为阳盛阴 虚;邪乘表虚客于营卫为阳虚阴盛。《外台秘 要》及刘河间《伤寒直格》俱以不病者为盛,病 者为虚。《活人书》以内外俱热为阳盛阴虚,内 外俱寒为阳虚阴盛。惟王安道溯洄集则以寒 邪在外为阴盛可汗热邪内炽为阳盛,可下。此 说最为无弊,若不病为实,病者为虚之说与表 病里和,里病表和之说相近,但虚实二字,其 义终未妥也。
诒按:寒邪初受未经化热,卫阳被遏则阳 虚而阴盛,此即暴病之伤寒,但用辛温助阳以 发其汗则邪解矣。若未曾入府化热而遽下之, 则里气伤而表邪陷即死矣。若邪郁久而化热, 阴液被烁则阳盛而阴虚,此即伏气之温病也。 里热既盛,当急下以救阴则生;若再用辛温误 发其汗,则阴愈烁而变证蜂起。足以受病之始 都属寒邪,故仍以伤寒为提纲也。此节两层以 伤寒温病分贴作解,亦甚熨帖,前所引诸家之 论,似总不能若是之直捷。


推荐内容


医学知识

更多

医学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