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宝方》序论第三

所属栏目:妇人大全良方

大率治病,先論其所主。男子調其氣,女子調其血。氣血,人之神也。不可不謹調護。然婦人以血為基本,氣血宣行,其神自清。所謂血室[1]不蓄則氣和;血凝結則水火相刑[2]。月水如期,謂之月信。不然血凝成孕,此乃調燮之常。其血不來,則因風熱傷於經血[3],故血不通。或外感風寒,內受邪熱,脾胃虛弱,不能飲食。食既不充,榮衛抑遏,肌膚黃燥,面無光澤,時發寒熱,腹脹作痛,難於子息[4]。子藏[5]冷熱,久而勞損,必挾帶下[6],便多淋瀝,忽致崩漏[7]。經雲:腹中如塊,忽聚忽散,其病乃癥;血涸不流而搏[8],腹脹、時作寒熱,此乃茂瘕[9]。或先後爽期,雖通而或多或寡,究病之源,蓋本於此。
注: 【1】血室:本書有二種含義:一為任脈、衝脈、子宮等生殖體系;二為子宮的代名詞。此指後者。【2】水火相刑:水為陰,火為陽,血為陰,氣為陰。此指血與氣失和,如水火相剋伐。【3】經血:特指參與生殖活動的血,循行於衝任脈和胞宮;有時指流出陰道的月經血。【4】子息:病名,妊娠其呼吸困難,胸腹脹滿。但此處指子嗣,有傳宗接代義。【5】子髒:指子宮,又稱女子胞、胞宮等。【6】帶下:婦女陰道中正常或不正常的分泌物。此處指帶下病。【7】崩漏:病名。指陰道非正常出血。量大來勢兇猛稱“崩”、“血崩”、“崩中”;持續出血,量少但淋漓不斷稱“漏”、“漏下”。【8】搏:指一種病機。有病邪留滯、附著、膠結,以及正邪抗爭、搏鬥等含義。【9】茂瘕:病名。風《金匱要略·瘧病脈證並治》。指腹內包塊,按之堅硬,痛有定處稱為“癥”;聚散無常,痛無定處為“瘕”。疑文中兩字上下顛倒。
凡治疗疾病,首先要抓住人体疾病的主导因素。男子以调气为主,女子以调血为主。气血,是人生命的根本。不可不谨慎地调护。女子以血为基本,气血运行宣达通畅,则神志自然清明。所以说血室无瘀血蓄积,则气运调和;血受寒凝结停滞,则血与气失和而相克伐。月经按时来潮,称为月信,如果月信不至,血聚成孕,这是正常的生理变化。在异常情况下,月经突然不来,则是因风热之邪伤于经血,以致血瘀不通。或因外感风寒,内受邪热,脾胃虚弱,不能饮食所致。饮食既少,营养不足,则荣卫运行受到阻遏,症见肌肤萎黄干燥,面无光泽,时常寒热发作,腹胀疼痛,难于受孕传嗣。胞宫冷热失调,日久必致劳损,带下量多,小便频数,淋沥不断,甚至突然崩漏。医经说:腹中有块状肿物,忽聚忽散,此病为癥;血干涸不流而搏结,腹胀,时作寒热,此病为瘕。癥瘕二病,都会出现月经先后无定期,或经血虽通,但时多时少,探究病源,多因于上述气血不调。


推荐内容


医学知识

更多

医学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