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 物 > 汤一介传 > 列表
汤一介传 共有 59 个词条内容

阅读红色“禁书”《西行漫记》

    一转眼,汤一介来到云南已经是第4个年头,几年中,一个充满了“成长烦恼”的调皮男孩,经历了“跳级”和“留级”的“荣”和“辱”,也体会了学习的收获和快乐,少年汤一介正在慢慢长大。然而汤一介的中学时代还远没有结束,正在成...[继续阅读]

汤一介传

“西去延安幻想曲”

    当他们整装待发时,才发现还没有路费。几个孩子想了半天,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从家里偷些黄金出来,这样既可以换出钱,又不容易很快被大人发现。虽不太光彩,但为了他们一心向往的西去延安之行,也只能这样了。于是,汤一介从家里偷...[继续阅读]

汤一介传

在重庆南开中学

    5个少年没有去成延安,更觉无颜回到西南联大附中读书。余绳荪和游宝谟、曾宪洛、胡旭东转到了云大附中。汤一介则决定去重庆南开中学读书,因为他的表姐在那里教书,而且当年南开中学是全国最好的学校。但是当时从昆明去重庆...[继续阅读]

汤一介传

难忘的《文拓》

    虽然生活学习都不如意,但是这个时期创办《文拓》的经历却是汤一介最愉快和难忘的回忆。当年的重庆南开中学校园中有很多学生办的壁报,《文拓》就是汤一介和他的同学张继宁、黎先智共同创办的壁报。3个中学生虽然学习成绩...[继续阅读]

汤一介传

早逝的大哥和大妹

    战争年代在云南度过的中学岁月,让汤一介终生难忘,而当年大哥汤一雄和大妹汤一平在昆明的病逝,更是汤一介脑海中抹不去的一段回忆。1939年的秋天,汤一介和母亲在奔赴云南的途中时,正在昆明读书的汤一雄突患盲肠炎而住院,却不...[继续阅读]

汤一介传

在昆明的最后岁月

    1945年1 月2 日,怀着失去大妹的悲痛和对父母的思念,汤一介从重庆回到了昆明。两年的时间,一个不谙世事的中学生已长成了英俊的18岁青年。看见已经背上书包的小弟弟汤一玄,汤一介立刻想起了两年前纯真懂事的大妹。母亲的目光中...[继续阅读]

汤一介传

初读中国古典哲学

    虽然经历了“跳级”的不成功和“留级”的打击,但此时的汤一介已开始大量阅读各类书籍。这除了环境的原因,主要是父亲汤用彤教授对他的引导和培养。汤一介开始大量阅读最初“起源”于从贵阳被“遣送”回到昆明后,由于那段...[继续阅读]

汤一介传

对“生死”的感悟

    这个时期的汤一介,对人生的理解也在一天天成熟。比起十几年前6 岁时的汤一介对“生死”的发问,可以说,此时的汤一介面对人生已经开始了对“生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意义探讨。十几年前,儿时的汤一介曾经历了小妹的死亡,后来...[继续阅读]

汤一介传

在阅读中长大

    汤一介的写作才能也在这个时期开始爆发,他最先完成了一篇《论善》。对于中学生汤一介来说,饱含对生命热爱激情的《论善》虽不是他创作的第一篇作品,却让我们看到,从少年跨入青年时代的汤一介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正在逐渐成熟...[继续阅读]

汤一介传

走进北大先修班

    1946年夏,历经周折,汤用彤教授终于偕家人从昆明取道重庆回到北平。此时的汤用彤教授虽没有他的儿子汤一介那样“激情澎湃”,却是毅然放下手中一直急待完成的《隋唐佛教史》,接受了傅斯年先生力邀他返回北平协助北京大学复校...[继续阅读]

汤一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