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 明代哲学史 > 列表
明代哲学史 共有 132 个词条内容

一 主静宗旨

    罗洪先之学,各阶段主旨不同,其盛年宗旨以主静为主。他最为人注重的,就是主静之说。主静之旨,罗洪先深有得于周敦颐“无欲故静”之说,故极服膺周敦颐,他尝说:周子所谓主静者,乃无极以来真脉络。其自注云“无欲故静”,是一切...[继续阅读]

明代哲学史

二 对现成良知派的否定

    罗洪先归寂主静之学,以良知返归寂体的过程为格物致知,就是认为良知必须经过实地锻炼而后得,因此,他反对王龙溪的“现成良知”,反对“先天心本自正”。王龙溪主张从先天心体上立根,后天功夫在于塞断意混入先天良知的通道,任...[继续阅读]

明代哲学史

三 罗洪先一生理论发展过程及对江右学派的超出

    罗洪先以主静为宗旨,主张对良知进行收摄保聚,意在纠正王学中抛却功夫、直任本体、沿袭师说、承领太易的弊病。这个学术宗旨的确立,是他反复体验、反复思考、反复实践的结果,中间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侧重点。他的学术...[继续阅读]

明代哲学史

一 虚静与生生

    刘文敏之学,虽认同归寂、主静的学术方向,但在先天后天的关系、先天心体的性质等问题上,见解与聂豹、罗洪先不同。聂豹、罗洪先强调在已发前的未发上用功夫。刘文敏认为,未发已发不能截然相分,心性之体虽无声臭可言,但内中...[继续阅读]

明代哲学史

二 透性

    王时槐以意为性的显露,在他这里,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剖析他的性的概念,可以看出透性之说的真实意谓。以“生生之理”解释性,是王时槐最主要的意思。他说:盈天地间只一生生之理,是之谓性。学者默识而静存之,则亲亲、仁...[继续阅读]

明代哲学史

三 研几

    王时槐的“透性”,可以说是他的本体论,他的功夫论,以“研几”最为重要。“几”是《周易》的重要范畴,意为事物(包括思虑、意念)最初萌生的极细微状态。《易·系辞》说:“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继续阅读]

明代哲学史

一 理不离乎心,存神过化

    胡直的思想受父亲影响极大。胡直的父亲接受了王阳明“心外无理”的宗旨,不满意程颐“在物为理”之说,胡直曾记述:“昔者先府君尝读叔子之言,乃著论驳之曰:‘既曰“在物为理”,而又曰“处物为义”,谓义非理也,可乎?既曰“在...[继续阅读]

明代哲学史

二 物不外乎心,察之外无物

    虽然在物的最终构成上,胡直承认气为万物的本原,承认“二五之气,成质为形”。但他认为,具体的物象,却不是二五之气直接呈现给人的,而是人心的结撰。他说:天者,吾心为之高而覆也;地者,吾心为之厚而载也;日月,吾心为之明而照也...[继续阅读]

明代哲学史

一 知与性

    知与性的分辨在李材思想中占有突出的地位,这是他止修宗旨的前提。他认为,区别知与性是宋代理学大家一致的意见,他说:从上立教,未有以知为体者。……明道先生曰:“心之体,则性也。”伊川先生曰:“心如谷种,仁则其生之理也。...[继续阅读]

明代哲学史

二 止修宗旨及其内在矛盾

    李材的学术宗旨是止修。止修二字出于《大学》的“止至善”与“修身”。李材曾说:“止为主意,修为功夫,原非二事也。”(《答李汝潜》,《见罗先生书》卷七,第14页)止修宗旨,实际只一止字,止处即是修处,能止即是修。所以,他反复...[继续阅读]

明代哲学史
科普知识
心理健康 优生优育 休闲旅游 健身美容 饮食健康 人与自然 地球家园 海洋技术 科海拾贝 科学之迷 科技前沿 科技史话 科幻未来 神话传说 童话故事 致富指南 农用物资 生物技术 畜牧兽医 园林花卉 特产养殖 营养早餐 减肥晚餐 晚餐食谱 营养晚餐 减肥中餐 中餐文化 中餐菜谱 中餐营养 健康早餐 减肥早餐 早餐食谱 晚餐禁忌 宝石鉴定 安全生产 安装钳工 钣金技术 宝石观察 焙烤工业 变性淀粉 插花技能 车工技术 道路工程 低压电器 电气工程 电气设备 电网工程 电源技术 电站工程 淀粉科学 调味配方 发电节能 防水材料 飞机飞行 服装生产 钢铁材料 工程建设 工业工程 公路工程 管道工程 罐头工业 国际组织 国家电网 华北电网 火电工程 货运物流 机床设计 机电工程 机修钳工 基本资料 家用电器 建设工程 节约用电 金银技术 金属材料 连续铸钢 轮机工程 奶牛养殖 农村电工 配电技术 皮革工业 啤酒工业 苹果产业 钳工简明 青工车工 青年审美 肉类工业 入侵检测 食品科学 世界修船 兽医兽药 水下工程 税收制度 通信设备 统计公文 土木工程 维修电工 味精工业 文物鉴赏 物业电工 铣工计算 线损管理 鞋楦设计 烟草工业 盐业产品 冶金产品 液压技术 印刷科技 用电管理 油墨技术 轧钢技术 粘接技术 照明设计 制浆造纸 土元养殖 兔场疾病 外国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