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 明代哲学史 > 列表
明代哲学史 共有 132 个词条内容

一 道德的凸显

    王阳明活动的弘治、正德、嘉靖年间,正是明朝内忧外患极其严重的时候。西北瓦剌、鞑靼不断侵扰边境,战争连年不断。各地藩王觊觎中央政权,不断发生叛乱。皇帝、宦官、勋臣大建庄田,地主乘机掠夺民田,土地兼并日益激烈,离开...[继续阅读]

明代哲学史

二 心外无理

    1.心外无理——格物 王阳明在道德理性优于知识理性,道德理性是统领,知识理性是辅翼的思路确立之后提出的第一个命题便是“心外无理”。心外无理的提出,并非直接承自陆九渊,而是从朱熹之学入手,感到扞格不通,在遭遇重大变故...[继续阅读]

明代哲学史

三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之说王阳明提出甚早。在龙场,提学副使席书聘主贵阳书院,阳明已开始讲知行合一。因与当时习闻的知先行后说大相径庭,故学者多不信。次年乃教学者静坐,自悟性体,并自悔说:“悔昔在贵阳举知行合一之教,纷纷异同,罔知所...[继续阅读]

明代哲学史

四 致良知

    1.致良知的提出 “致良知”是阳明在平定宸濠之后总结以前不同时期的讲学宗旨,特别是几次重大的军事、政治活动中对一系列重大哲学问题的体悟而提出的学术总旨。阳明曾说:“吾良知二字,自龙场以后,便已不出此意,只是点此二...[继续阅读]

明代哲学史

五 四句教

    四句教是王阳明晚年总结自己的学术思想而标举的四句话。这四句话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话合起来是一个整体,完整地叙述了王阳明的全部思想。对四句教的不同理解,是...[继续阅读]

明代哲学史

一 王龙溪的先天正心之学

    王畿(1498—1583)字汝中,别号龙溪,浙江山阴人,与王阳明同宗。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兵部武选郎中,因忤时相夏言,疏乞致仕,于阳明居越时受学。王龙溪资性明敏,善谈说,颖悟为同门所不及。与钱德洪协助阳明教授弟子,四方来学,先由龙溪...[继续阅读]

明代哲学史

二 寂与感

    王龙溪主张以先天代后天,他的根据是,人心先天本足,不须后天修证而后全。他尝说:良知者,性之灵根,所谓本体也。知而曰致,翕聚缉熙,以完无欲之一,所谓功夫也。良知在人,不学不虑,爽然由于固有;神感神应,盎然出于天成。本来真头...[继续阅读]

明代哲学史

三 钱德洪的后天诚意之学

    与王龙溪先天正心之学正相反对的是钱德洪的后天诚意之学。钱德洪(1496—1574)字洪甫,号绪山,浙江余姚人。嘉靖进士,官刑部陕西司员外郎。因郭勋案忤嘉靖帝,被下诏狱。勋死始得出狱。穆宗朝,进阶朝列大夫,致仕。讲学林下三十余...[继续阅读]

明代哲学史

一 “艮止”之旨

    黄绾的“艮止”之学,自言出于《易》与《大学》。《易》艮卦之彖传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继续阅读]

明代哲学史

二 对王阳明的批评

    黄绾提出艮止宗旨,作为天、人的根本法则,目的在反对各种形式的流荡无归。他反对禅学,就是因为它流荡无归;他批评乃师王阳明,批评学坛宗盟湛若水,也以其流荡无归。他尝说:予昔年与海内一二君子讲习,有以致知为至极其良知,格...[继续阅读]

明代哲学史
科普知识
心理健康 优生优育 休闲旅游 健身美容 饮食健康 人与自然 地球家园 海洋技术 科海拾贝 科学之迷 科技前沿 科技史话 科幻未来 神话传说 童话故事 致富指南 农用物资 生物技术 畜牧兽医 园林花卉 特产养殖 营养早餐 减肥晚餐 晚餐食谱 营养晚餐 减肥中餐 中餐文化 中餐菜谱 中餐营养 健康早餐 减肥早餐 早餐食谱 晚餐禁忌 宝石鉴定 安全生产 安装钳工 钣金技术 宝石观察 焙烤工业 变性淀粉 插花技能 车工技术 道路工程 低压电器 电气工程 电气设备 电网工程 电源技术 电站工程 淀粉科学 调味配方 发电节能 防水材料 飞机飞行 服装生产 钢铁材料 工程建设 工业工程 公路工程 管道工程 罐头工业 国际组织 国家电网 华北电网 火电工程 货运物流 机床设计 机电工程 机修钳工 基本资料 家用电器 建设工程 节约用电 金银技术 金属材料 连续铸钢 轮机工程 奶牛养殖 农村电工 配电技术 皮革工业 啤酒工业 苹果产业 钳工简明 青工车工 青年审美 肉类工业 入侵检测 食品科学 世界修船 兽医兽药 水下工程 税收制度 通信设备 统计公文 土木工程 维修电工 味精工业 文物鉴赏 物业电工 铣工计算 线损管理 鞋楦设计 烟草工业 盐业产品 冶金产品 液压技术 印刷科技 用电管理 油墨技术 轧钢技术 粘接技术 照明设计 制浆造纸 土元养殖 兔场疾病 外国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