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知识 > 哈尼 > 列表

第九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哈尼族哈巴哈尼族在民间文学、传统舞蹈及民俗等方面拥有许多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就一个历史上没有自己民族文字,所有族群记忆都依靠口传心授的民族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为重要的还是其口头传统——“哈巴......查看详细>>

标签:哈尼

第十节 申遗项目

    一、红河哈尼梯田哈尼梯田历史悠久,见于史料记载的就有1200多年。早在唐代樊绰《蛮书》中说到“蛮(哈尼族)治山田(梯田)殊为精好”,明代大农学家徐光启《农政全书》将哈尼梯田列入全国七大田制之一,称为“世外梯田”。清代不......查看详细>>

标签:哈尼

第一节 传统社会组织

    哈尼族社会发展不平衡,邻近汉族的地区自明清以来就已进入封建社会;接近傣族的地区,则受傣族封建领主统治;个别地区还残存一定的原始农村公社土地所有制特点。哈尼族仍保存着父子连名制,反映了父权制的确立。①哈尼族自然村......查看详细>>

标签:哈尼

第二节 家庭礼仪

    哈尼族历来注重家教。新中国成立前哈尼村寨没有学校时,哈尼族老人担负着教育后代的责任。他们通过言传身教,对后代进行教育,不论是谁家的孩子,老人们都有对其进行教育的义务。对后代进行教育的内容之一就是传授生产知识、......查看详细>>

标签:哈尼

第三节 交往礼仪

    哈尼族人热情好客,在路上遇到相识或不相识的人,总是含笑问候、让路,并热情地邀请其到家里做客。客人到家,全家老小都要起身让座,并捧出一碗“焖锅酒”。客人饮过酒,主人会喜笑颜开地倒上一杯浓茶,倾心交谈。再用最好的饭菜......查看详细>>

标签:哈尼

第四节 亲属称谓

    亲属称谓在反映一个民族社会文化的特点及其历史演变上是最为直接的,因为它体现了这个民族社会的宗法制度和血缘、亲缘关系。可以说,亲属称谓是一个民族各种社会关系的缩影,研究哈尼族的亲属称谓,对了解哈尼族社会的面貌是......查看详细>>

标签:哈尼

第五节 诞生习俗

    哈尼族以接生、报喜、贺生、命名以及周岁礼等仪式来完成其诞生礼。传统的哈尼山寨,对迎接新生命的降临有一系列仪式。婴儿呱呱坠地,有三声哭,第一声哭是向苍天报讯,第二声哭是呼唤村寨的父老乡亲,第三声是请父亲取个好名字......查看详细>>

标签:哈尼

第六节 取名习俗

    哈尼族给婴儿取名有一套奇特的礼俗。无论男女,五六岁以下的儿童或婴儿都有几个名字,少则二三个,多则七八个,而且可以随时更换。但绝不能与同宗的乃至数十代以前的任何男性祖先同名。一般到七八岁后,方将真名固定下来,直到......查看详细>>

标签:哈尼

第七节 婚姻习俗

    一、恋爱风俗(一)花为媒鲜花象征着美好,因此,在西双版纳的哈尼青年男女中,鲜花常被当作传情之物。因为这个含义,他们忌讳在长辈或姑嫂面前玩弄花朵。不过这种传情达意的鲜花也有些特别的要求:鲜花一般要选用红色或黄色的......查看详细>>

标签:哈尼

第八节 丧葬习俗

    哈尼族历史上曾经历了漫长的火葬时期,直至清代中叶以后才演变为棺木土葬。现在哈尼族葬俗因地域和支系的不同分土葬和火葬两种,但以土葬居多。叫家魂摄影:白永芳哈尼族有着独具特色的报丧方式。在哈尼族村寨,一旦有人去世......查看详细>>

标签:哈尼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