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分析 > 正文

(一)《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研制具有怎样的背景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分析

起步于2002年8月的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研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大的一次课程改革。
1.中国的不断发展要求思想政治课程与时俱进
从中国的变化发展来看,正如课程标准的前言所说:“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影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使我国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而对于思想政治课的建设来说,最重要的是,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07年中共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如何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着眼于增强课程目标和内容的时代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无疑是当前课程建设的主要任务。
在这一宏观背景下,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教育部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文件,都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2004年2月26日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再次专门提出了“加快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改进和建设”,“努力建构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要求。近十年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传统价值观正经受荡涤、考验和冲击,价值取向正经历激烈转型。地区发展不平衡,导致分配不公、社会矛盾尖锐,引起人们对传统价值观的质疑和探索。
2.国际形势的变化使中学思想政治课面临挑战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资本经济逐步转变为知识经济。各国普遍认识到要增强综合国力,必须提高人口素质,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社会日益呈现学习化社会的特征。学习化社会强调人的生活过程就是一个学习与发展的过程,社会是人学习的基本背景,社会中普遍存在着人的学习资源。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学校教育,探索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便特别强调要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能力,重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
与知识经济相伴的是全球化。随着世界东西方冷战格局的打破,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全球化时代,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使政治、经济、文化面临新的调整,各国都非常注重对未来人的公民素质教育。美国、日本、德国等国非常重视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的公民、法制、伦理的教育。他们的公民(社会)科教师成了维持该国社会稳定、思想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全球化对每个社会成员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它要求每个国家注重培养公民的全球意识,了解世界经济活动规则,关注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文化、法律政治制度、生活方式,认识国际事务等。每个社会成员不仅要具有国际视野和开放的思维方式,而且要具备合作、交往等良好的行为品质和行为习惯。[1]全球化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造成了冲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争夺接班人的斗争日趋尖锐和复杂,他们利用各种途径加紧对我未成年人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不能低估。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2]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核心理念。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人类在享受科学技术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资源匮乏、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人口激增、区域或民族矛盾激化,等等。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组织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世界各国首脑出席会议并签署了大会宣言和行动纲领。大会最突出的成就就是认同了瑞典首相提出的处理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关系的基本法则:可持续发展。人们认为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具有普遍的哲学意义,从而,它成为世界各国制定社会发展战略的基本指导思想。这充分表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可持续发展。
要适应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基础教育应克服仅仅关注知识获得的功利主义教育观,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重新构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2003年10月14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三个方面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整体,在科学发展观这三个方面的综合理念中,以人为本是基本的价值取向。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其他方面的发展,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人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2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教育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在新课程标准中,就是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学要着眼于“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调整价值取向,从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转变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3]

科普知识
心理健康 优生优育 休闲旅游 健身美容 饮食健康 人与自然 地球家园 海洋技术 科海拾贝 科学之迷 科技前沿 科技史话 科幻未来 神话传说 童话故事 致富指南 农用物资 生物技术 畜牧兽医 园林花卉 特产养殖 营养早餐 减肥晚餐 晚餐食谱 营养晚餐 减肥中餐 中餐文化 中餐菜谱 中餐营养 健康早餐 减肥早餐 早餐食谱 晚餐禁忌 宝石鉴定 安全生产 安装钳工 钣金技术 宝石观察 焙烤工业 变性淀粉 插花技能 车工技术 道路工程 低压电器 电气工程 电气设备 电网工程 电源技术 电站工程 淀粉科学 调味配方 发电节能 防水材料 飞机飞行 服装生产 钢铁材料 工程建设 工业工程 公路工程 管道工程 罐头工业 国际组织 国家电网 华北电网 火电工程 货运物流 机床设计 机电工程 机修钳工 基本资料 家用电器 建设工程 节约用电 金银技术 金属材料 连续铸钢 轮机工程 奶牛养殖 农村电工 配电技术 皮革工业 啤酒工业 苹果产业 钳工简明 青工车工 青年审美 肉类工业 入侵检测 食品科学 世界修船 兽医兽药 水下工程 税收制度 通信设备 统计公文 土木工程 维修电工 味精工业 文物鉴赏 物业电工 铣工计算 线损管理 鞋楦设计 烟草工业 盐业产品 冶金产品 液压技术 印刷科技 用电管理 油墨技术 轧钢技术 粘接技术 照明设计 制浆造纸 土元养殖 兔场疾病 外国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