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凤翰行草《富春纪游卷》辨析

所属栏目:劳继雄书画

高凤翰是清代康、乾年间著名的书画篆刻大家,“扬州八怪”之一,因在乾隆丁巳年(1737)五十五岁时突患风痹症而致右手病痿,改而用左手写字作画,因此自号“后尚左生”。并自制“丁巳残人”印章,以记废右的岁月。废右而尚左,本来也是件迫不得已的事,酷于对艺术的爱好与追求,在常人难以理解的顽强毅力支配下,他克服了重重困苦,终于用左手开拓了一片新的天地,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貌,影响极为深远,波及后世,只要一提到高凤翰,自然就是他的左笔书画了。
此行草《富春纪游卷》,纵27厘米,横305厘米,是他在浙江富春江、桐庐一带游览时所见两岸名胜古迹的详情记录。全卷共分四段,分别是《游富春山记》、《七里滩记》、《三先生祠记》和《登竞秀阁记》。在《游富春山记》里,除了描述了富春山的地貌景色外,更对严子陵及钓台作了详细的叙述,指出所谓钓者,其实是“钓而不网”,是文人士大夫为规避世俗纷争“借此所记也”。在《七里滩记》里,高凤翰详细记述了七里滩两山夹峙,水驰如箭的情景,及坐舟观景时“且喜且骇”的经历,以至最后所看到的夕阳在山,渔舟唱晚,如诗如画的水村晚景。《三先生祠记》,则主要写范文正公、吕成公和张宣公三祠的形成经过。也是借此纪念三先生以理学为宗旨、以教化为先、大兴学校、课士教民的贡献。最后的《登竞秀阁记》,在写景的同时,主要描述了在桐庐县以东二里,觉度禅院石上所建竞秀阁的来龙去脉,据说最早是北宋米元章登此山名其阁曰竞秀,并为书榜而出名的。虽历经风雨摧残,几度维修幸存至今。
在整卷的纪游里,除了使我们对富春江沿岸的名胜详有了解外,更敬佩高凤翰流畅朴实的文笔。使人们在读来琅琅上口的同时,也感受到一种文学的清新气息。其实高凤翰的学术修养得之于其父,九岁已能作诗及小词。此后一直伴随做官的父亲,读了许多家藏书籍,从而为他的学识奠定了基础。他生于山东,六十岁之前在江南游历,并为此作了许多诗、赋、记。这卷纪游就是他江南游时所作的一部分。
此卷纪游,以行草体书写,初笔致稍觉生涩,及后越发流畅。因左手所书,可以看出整个书 体于生拗中见古拙,有晋人风格,而又气息流走,自上至下,自右及左,洋洋洒洒,气贯如虹,一扫寻常蹊径,显示出超然特出不同凡俗的风格。这是一件流传至今高凤翰难得的书法珍品,无论从内容还是书体来看,都是他晚年的杰作,与他传世的这一时期的书体完全一致。卷尾未署款、仅钤“高凤翰印”白文,钤印时有抖动,印文尚清晰可辨。
卷后有郭廷翖长跋,称此卷是高凤翰晚年得意之笔,是他在无意中获得,为此累日不能释手,洋溢着激动喜悦之情。按郭廷翖字虞受,号冷亭,又号桹葊,与高凤翰同是山东人。生卒年不可考,但从他于乾隆六年(1741)中举、官南城知县来看,应稍晚于高凤翰,属于同一年代,他对此卷的认定是无可辩驳的。而且原还想把此卷编入他所得到的高凤翰所集《山东先辈墨迹桑梓册》中,因已完璧而不忍割截,所以只能另成一轴了。
从整幅手卷来看,无论是前部高凤翰的行草记游,还是后部郭廷翖的长跋,虽有割裂拼接的痕迹,无疑都是在同一种纸上书写的,而且前后书写墨迹的年代也都相当。至于高凤翰为何不落款,一则可能是作者尚未完稿,不知什么原因没再写下去,再补以图章。再则,原来此卷更长,卷后有款并有郭跋,为后人割去一半使其分为二卷,因后卷得款,因此把郭题割下再与前卷相接,这样就使二卷均趋完整了。当然这仅仅是推论和猜测,以供参考。由于年代久远,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但无论如何,仍不损害此书卷的光彩,及本身所具有的观赏和珍藏价值。


推荐内容


图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