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聘《无量寿佛图》辨析

所属栏目:劳继雄书画

曾在北京见罗聘画《无量寿佛图》,纸本、墨笔,画之左下有“罗聘敬写”署款,诗堂有金农长题“两峰子余诗弟子也,余六十外始从事于画,两峰亦学之,偶落笔便古雅无市井态,乾隆十有九年,金农题”。而画之右下又有一题“桐城弟子汪佑贤供养”。据此,无量寿佛由罗聘画,金农跋,又有供养人题,应是一幅非常完整弥足珍贵的画幅了。然而细细察之,图中无量寿佛的笔墨风范与罗聘不相关涉,其气息比罗聘更为高古。画中罗聘的署款系为后人所添加,虽学的是罗聘书体,其拙劣之处是不难辨识的。而金农的诗堂同属赝品,是作伪者为转移视听,提升画的艺术价值的高妙之法。
那么此图究竟为何人所作?按图右下供养人的题,倒与无量寿佛的墨色相似,为同时所书写,而“供养”两字当为后人所割去后再添上去的,其割痕非常明显。不难想象,原题应是汪佑贤“敬写”。考汪佑贤,字君左,江西婺源人,汪都(字赢海,工书画)子,是明代万历年间有名于徽州的画家。清光绪年间安徽名士许承尧在他的《疑庵随笔》里,曾记载了汪佑贤的一幅画,署万历四十七年己未年(1619)。可见汪佑贤为明代万历年间画家是无可争议的,这与无量寿佛的时代风貌十分吻合。为此可以确认无量寿佛当为汪佑贤所作。金农、罗聘盛名于清乾隆之后,其名声当在汪佑贤之上,作伪者为牟利而不惜移花接木事例不乏有之,幸亏“汪佑贤”之名姓尚未全部挖去,否则,汪氏传世画迹本已稀有,就更不复为人所知了。


推荐内容


图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