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在日本

所属栏目:郑榕传

1983年秋,《茶馆》又来到日本东京、大阪等城市进行了巡回演出。此次演出受到了日本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因此郑榕称“处处都感受到日中两国人民深厚的友谊”。《茶馆》能够跨海东赴日本演出,应该说离不开日本各界友好人士的奔走和努力。而这些,更离不开中日两国话剧表演艺术的“源远流长”。
《茶馆》访日演出归来不久,郑榕撰写了《剧场,古堡,友谊》一文,于1985年编入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国外归来》一书中。文中对《茶馆》能够访日演出以及中日两国话剧的“渊源”有一段真实感人的描述:
日本著名女演员杉村春子立志要把中国话剧介绍给日本观众。她以70余岁的高龄,经过近两年的奔波,发起了八个民间团体作为赞助人,后来日本官方的国际交流基金也参加了,终于促成了话剧《茶馆》赴日演出之行。1983年9月至10月,我们到日本东京、京都、大阪、广岛四个城市旅行演出,处处都感受到日中两国人民深厚的友谊。
中国的话剧最早是日本传入的。中国话剧创始人之一欧阳予倩早年留学日本,1907年参加春柳社,演出了《黑奴吁天录》。日本的新剧水平是很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大型的日本新剧访华演出团曾三次来我国演出访问(小型的和私人的访问不计其数)。第一次是在1960年,带来了由杉村春子主演的《女人的一生》。那时日本人民的一般生活还比较困难,周总理表示要热情接待。他们提出想看看长江,便拨专轮送他们由上海溯长江而上,到武汉后又用专车送到北京。下车后他们由前门车站游行到新桥饭店,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亲切地接见了他们,在日本戏剧界的朋友中播下了友谊的种子。
这次在东京我曾随同团长等人拜会公明党委员竹入义胜,感谢他为《茶馆》的访日演出做出的努力,他谦虚地说:“加强日中两国人民的友好是周总理要我做的。”
对日本戏剧界朋友庆贺《茶馆》在日本成功演出的热烈场面以及他们对《茶馆》的高度评价等反映日中人民友好的活动,郑榕也在该文中做了描述:
在东京庆祝《茶馆》首演成功的宴会上,日本名导演千田是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按照日本风俗,中日双方各出一位演员,用木槌砸开一桶清酒的桶盖,再用木制的方酒杯舀酒互敬,在酒杯上签名留念。最后日方的舞台监督上台率大家做有节奏的击掌,这也是日本表示友好的传统方式。
离开东京的告别宴会是在地下的“慕尼黑”酒店举行的,店主人弹奏木管风琴助兴。店内悬挂许多玩具木偶都随之鸣锣击鼓,大家载歌载舞,情绪热烈。杉村春子再次从外省演出地点赶来参加,并登台演唱。
这时出现了一个动人的场面,日本著名男演员宇野重吉(影片《金环蚀》的主角)来到了会场。他曾任日本戏剧家首次访华团团长,十年动乱期间和我们中断了联系,这次又重新参加了中日友好的集会,我们为之热烈鼓掌。
他很激动,主动上台去和杉村春子并肩歌唱,千田是也参加了这次合唱。看到这个团结友好的场面,日本戏剧界的人士也不禁流下了热泪……最后大家携起手来,绕着餐桌跳起了团结舞,直到深夜才依依不舍地分手。
日中演剧交流话剧人社常任理事小泽明是蓝天野的好朋友,他多次约请我们部分演员散戏后去吃日本料理。年事已高的舞台美术专家三林亮太郎教授也不辞辛苦赶来参加。有一次他从下午3点在饭店前厅一直坐等到我们夜场散戏。他热情地称赞《茶馆》的演出。他说:“我到过欧洲各国,看过很多国家的戏,《茶馆》的演出堪称世界第一流而无愧……你们的台词发自内心,流自血液,认真和台下交流,这才是现实主义。作为一个老人,我能体会到三个老头一场戏确是发自临死前的老人心底的呼声。”
话剧人社的理事长日笠是久为了日中演剧的交流贡献出他的全部财产。受尽各种折磨,妻子得了神经病,但他谋求日中友好的志愿始终如一……我们在大阪的欢迎会上向他敬了酒。
关西艺术座的柳川清曾多次访问过我国。1958年他上演了《阿Q正传》,并扮演阿Q;后来又演出《茶馆》,他扮演秦二爷。这次他们夫妇特地从大阪赶到京都欢迎我们,并在一家叫“竹中”的日本家庭式的高级料理店举行夜宴,请我们部分演员和团长吃各种名贵的生鱼片。女店主身穿和服亲自把盏,大家席地跪坐,备感亲切。
在京都演出两场,正遇上十号台风成灾,暴雨中剧场依然满座。第一天开幕时,楼上观众席放下一面五星红旗。散戏后,一队华侨青年摇动中日两国国旗,在剧场门外高唱中国歌曲为我们送行,在雨中站立将近半小时,最后一车开动时他们还追出老远。
在大阪演出时,杉村春子率领演出组的文学座的全体成员来看戏,并在散戏后到后台译意介绍。她强调要把老一辈建立起来的中日戏剧界的友谊一代一代永传下去……在大阪还举行了一个盛大的告别宴会,有四位日本女音乐家身穿和服,弹筝(瑟?)助兴,声调幽雅,饶有古风。
和《茶馆》在德国演出获得成功离不开现场担任同声翻译的乌苇先生精彩奉献一样,郑榕认为《茶馆》在日本演出的成功,同样离不开担任同声翻译的日本朋友的辛苦付出。因此,他在文中写道:
《茶馆》旅日演出成功,是和担任同声翻译的五位日本演员的辛苦努力分不开的。为王掌柜译声的梅野泰靖为了日中友好牺牲了一次拍摄电影的机会,日本名导演阿部广次教授亲自担任同声翻译的导演工作,他们不断琢磨改善,精益求精,使剧场的反应接近了国内的效果。青艺演员于黛琴为他们充当翻译,也做了大量工作。
最后在大阪机场送别时,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泪,女演员来路史圃特地买了一个带鸟笼的钥匙链送给我。柳川清夫妇请我们在机场喝咖啡,他语重心长地对夏淳团长说:“日本人很了解《茶馆》,我们有共同的地方。在日本有很多人辛勤一生,一旦破产便丧失了一切。”
《茶馆》的旅日演出,无疑对中日两国人民在戏剧文化方面的交流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就如郑榕在文中写的那样:“《茶馆》访日演出为中日文化交流又铺设了一条新的轨道,对此我们深感欣慰。”


推荐内容


人物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