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协定》签订始末

所属栏目:二战秘闻

《慕尼黑协定》签订始末


1938年9月底的慕尼黑会议参加者。前排左起:戈林、墨索里尼、希特勒和齐亚诺。希特勒后面是:纳粹副元首赫斯、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长官凯特尔和党卫队头子希姆莱。


《慕尼黑协定》是由法(达拉第)、英(张伯伦)、意(墨索里尼)、德(希特勒)四国首脑在巴伐利亚州首府举行的一次会议结束时签署的。波希米亚操德语的苏台德人一段时间以来一直要求归属希特勒德国,这次会议就是为了解决苏台德的主权问题。捷克斯洛伐克始终反对这一要求,并视之为其安全和国家完整的威胁。但一贯颠倒黑白、为其行动鸣锣开道的德国宣传机构却已迫使法英两国寻求外交解决,并吁请墨索里尼来充当中间人。至《慕尼黑协定》签订之时,法英两国几乎已完全屈从于希特勒的要求。“慕尼黑”一词因此也就成了对这个德国独裁者屈就到极点的象征。根据协定,德国将于1938年10月1日至10日之间占领苏台德,但从今以后,它必须放弃任何有损邻邦利益的领土要求。张伯伦和达拉第自以为已经制止了德国的扩张主义,维护了和平,或至少是赢得了一个较长时间的喘息机会。幻觉往往不会轻易消失。被法英出卖了的捷克斯洛伐克不得不向德国割让近11500平方英里的土地及居住在那里的350万居民,其中280万人是操德语的。然而事情并未就此完结。1938年11月20日,多灾多难的捷克斯洛伐克在第二次肢解中又被夺走了一片领土。捷克斯洛伐克人被迫割让给波兰650平方英里土地及22.8万居民,割让给匈牙利约7200平方英里土地及77.2万居民。领土割让使捷克斯洛伐克丧失了许多矿类资源和工业设施,经济大伤元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它的独立已名存实亡。


推荐内容


科普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