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邓世昌》:对沪剧传统的“三个超越一个坚守”

所属栏目:沪剧与海派文化

三、《邓世昌》:对沪剧传统的“三个超越一个坚守”

2014年12月,为纪念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和抗战胜利70周年,沪剧院隆重推出了大型新编历史剧《邓世昌》,两年多来四度赴京展演,三进国家大剧院,共演出九十余场。在上海高校的巡演过程,使大批青年学子关注喜爱沪剧。在北京大学一场演出收获几十次热烈掌声,促成了与北大百年讲堂的三年合作计划。剧组还多次送戏到部队营地,热血战士含泪观看,精神振奋。近年来的沪剧演出中,还没有一个戏能这样广受年轻人的欢迎和青睐。


《邓世昌》中朱检、茅善玉饰邓世昌、何如真



《赵一曼》中陈甦萍饰赵一曼


究其原因,和该剧对沪剧传统的“三个超越一个坚守”有很大关系。一是对剧种本体特点的超越。正如我国宋词有豪放和婉约两派之分,传统戏曲也一直有大戏小戏的区别。京剧和一些北方剧种素来被归类于豪放派的大戏,沪剧则属于婉约派的小戏,擅演家庭戏、爱情戏、生活戏和西装旗袍戏,很少涉足宫廷朝政、战争军事。而《邓世昌》却完全反其道而行之,正面描绘我国近代史上最为沉重惨痛的中日甲午战争,全剧矛盾纠葛冲突都围绕这场战争展开。戏里仅有一个有名有姓的女性角色,是个十足的男人戏。然而正是这一大胆的尝试和超越,造就了沪剧舞台难得一见的慷慨激越的阳刚之美,形成了气壮山河的独特艺术魅力。实践证明,在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上,沪剧艺术同样能够有所作为。
二是对历史事件认知的超越。20世纪60年代沪剧也曾有过一个根据同名话剧改编的剧目《甲午海战》,剧中前辈艺术家丁是娥演唱的“祭海”唱段脍炙人口,至今在观众中传唱不息。这个戏把矛盾冲突建立在战和不战的基点上,写邓世昌等爱国军官和当地百姓积极请战,强烈要求早打快打大打,而清廷官府却消极避战,一味退让求和。现在看来偏离历史事实,有较大的局限。
这次沪剧《邓世昌》的创造重起炉灶,重新打造,编导吸取近年来学术界新的研究成果,对这一历史事件原来的认知,作了大幅度的颠覆和超越。整个戏的重点放在对清政府腐朽腐败的揭示上,由于忙于为慈禧太后祝寿,海军军费被挪用,北洋水师长期扣发军饷,不置新舰,缺炮少弹,实力已远不如明治维新后突飞猛进的日本,在这种情况下朝廷仓促决定开战,注定了必然失败的历史命运。
对中国近代史产生深远影响的甲午战争这样的反思,不仅更符合历史真实,而且为主要人物的塑造提供了更加波澜壮阔的典型环境。对世事大局了然于胸的邓世昌明知并无胜算,不可为而为之,在海战中竭尽全力,奋勇杀敌,甚至不惜开足马力撞向敌舰,最后未能挽回败局,以身殉国,成为悲剧英雄。剧中对李鸿章、丁汝昌和刘步蟾等人物的刻画也有别于过去,更加注重多侧面、人性化、立体化。这一新的解读,使这个戏打通了历史和现实的连接通道,让人们从中吸取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从而激发今天实现强军梦、强国梦的昂扬斗志和巨大热情。
三是对沪剧舞台综合艺术的超越。为这个剧目执导的著名导演艺术家陈薪伊在艺术处理上,大胆引进话剧电影手法。戏的开场从为国捐躯、葬身海底的北洋水师将士魂兮归来切入,让他们进行两个甲子后的灵魂对话,令人耳目一新。海战场面运用多演区跨时空交替,舞台美术简洁逼真,大气磅礴。还有不少表现手段借鉴自其他戏曲剧种,刘步蟾在去天津的官道上追赶邓世昌的那场戏,把京剧“趟马”的形体动作和身段融入沪剧表演,大大丰富了舞台呈现。邓世昌下令撞向吉野舰的演唱,吸收了京剧麒派的高拨子旋律,铿锵有力,把演出推向高潮。
这台戏既有超越,又有坚守,对发挥沪剧擅长抒情的艺术优势十分重视。整个戏以家国情、战友情和夫妻情来推动剧情发展,完成人物塑造。年轻水兵在船政学堂毕业操练中抒发的豪情壮志,花柳巷前邓世昌痛责水师军官随波逐流、消极沉沦时展现的家国情怀,他与刘步蟾策马去讨要军饷,战友间互诉衷肠,都具有很强的情感冲击力。几位主要演员的表演激情饱满,特别是出演邓世昌的朱检,较准确地把握了角色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的感情变化,演来质朴感人。茅善玉扮演邓世昌的妻子何如真,戏并不多,但对邓世昌形象的塑造却至关重要。激战前夜那场夫妻诀别的戏,她明知此后永难相见,却含泪忍着不提。脸上一丝微笑,眼角一滴热泪,唱来字字句句真切深沉,让人不能不心里发酸,潸然泪下。
沪剧《邓世昌》创作演出的成功还来自精益求精、永不满足的执着追求精神。尽管首演一炮打响,沪剧院领导觉得尚有缺陷,广泛征求意见,用工匠精神进行打磨,经过多次修改加工,艺术质量不断提升,演出越来越火爆。2016年上海新剧目评选展演中,获得优秀剧目奖和主题创作奖,还参加了这一年的国家新年戏曲晚会演出,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和观众的鼓励和赞扬。
从这三台不同题材、不同样式、不同艺术追求的剧目创作中,人们看到了当代沪剧人为剧种振兴所作的坚忍不拔的努力,也感受到沪剧艺术和海派文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生机和活力。剧目生产从来都是剧种发展的火车头,随着好作品不断涌现,沪剧舞台正在逐渐回暖,新的繁荣兴旺的局面正在向我们款款走来。


推荐内容


科普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