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关于《孙子》的主要版本

所属栏目:兵学思想史

《孙子》书版本繁富,流传甚广,但穷本溯源,不外乎三大系统:1. 竹简本;2. 武经本;3. 十一家注本。
竹简本。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孙子》最早手抄本。据专家研究,汉简本《孙子》陪葬的年代大约在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到元狩五年(公元前118)之间。从字体风格来看,其抄写年代当在秦到汉文景时期,较历史上早期著录《孙子》的《史记》要早数十到上百年。有的学者据此而论定汉简本与今之传世本相比,更接近于孙武的手定原本。[1]我们认为,这一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汉简本在校勘传世本《孙子》方面确有相当的价值,但不尽全面。因为汉简本虽弥足珍贵,但终究并非完璧。且刘向、任宏诸人校书,乃是综合勘比众多《孙子》古抄本,多方征考,择善而从,而成定本的,其质量当较汉简本为胜。从这个意义上说,汉简本可资参考,然不宜过于迷信。汉简本的最佳整理本,系文物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银雀山汉墓竹简·【壹】·孙子》。
武经本。即指宋刻《武经七书·孙子》。《武经七书》最早著录在尤袤《遂初堂书目》中,称为《七书》,后因“武举以七书试士,谓之武经”[2]。宋本《武经七书·孙子》,是现存《孙子》最重要的版本之一,原为陆氏皕宋楼藏书,后为日本岩崎氏购得,收藏在静嘉堂。今有《续古逸丛书》影印本。自宋代至明末清初,《孙子》书流传始终以《武经》本为主导。相对而言,十一家注本的影响则比较微弱。与《武经》本有一定联系的是《魏武帝注孙子》,收录在清代孙星衍《平津馆丛书》卷一《孙吴司马法》内。它为现存的《孙子》最早注本,也是后世各种传写本、刊刻本的祖本。有影宋本传世。有学者认为,它与武经本属同一版本系统,但年代更早,错讹之处也较武经本、十一家注本为少。[3]历史上武经本系统质量上乘、影响广泛的研究著作主要有:金施子美《武经七书讲义·孙子》、明刘寅《武经七书直解·孙子直解》、明赵本学《孙子书校解引类》、明黄献臣《武经开宗·孙子》、清朱墉《武经七书汇解·孙子》,等等。
十一家注本。即宋本《十一家注孙子》,上海图书馆藏本,1961年中华书局影宋本。它也是传世《孙子》书中的最重要版本之一,乃与武经本共同构成《孙子》书传本两大基本系统的源流。[4]其书著录初见于尤袤《遂初堂书目》,《宋史·艺文志·子部》共著录三种《孙子》集注本,均从属于十一家注本系统。其中吉天保《十家孙子会注》当是十一家注本的重刻本。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十一家注本在社会上并不十分风行。这种状况,一直到清代孙星衍手里才加以改变。当时他以华阴《道藏》本《孙子集注》为底本,对十一家注本做了一番认真细致的校订考辨工作,使之重新焕发青春,声誉鹊起,一举打破了自宋以来《孙子》主要以武经本流传的格局。孙校《孙子十家注》也就成了近世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最敷实用的《孙子兵法》读本。


推荐内容


历史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