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 的通行版本

所属栏目:二十五史导读

陈寿《三国志》定稿于1700多年前的西晋王朝,以手抄本流布于世。 值得庆幸的是,历经沧桑,我们今天竟仍可看到残存的手抄本。公元1965 年,在新疆吐鲁番的英沙古城之南的一座佛塔遗址中出土了西晋写本《三 国志》残卷,存40行,共570多字,中有残缺。内容写的是《孙权传》,存 建安二十五年的后半和黄武元年的前三分之二,为西晋抄本。在此之前,公 元1924年,新疆鄯善县曾出土一份晋人写本《三国志》残卷,起自《吴 书·虞翻传》“权于是大怒”句“怒”字,终于《张温传》“臣自入远境”句 的“境”字。共80行,中有残损,存1900余字。这份残卷是东晋抄本,但 已流入日本,国内幸有影印本流传,一种收入罗振玉编印的《汉晋书影》, 另一种收入中华书局标《三国志》卷1卷首。前一种原大,但剪去了残卷 第1行的4个残字,后一种缩小。出土的晋人写本残卷虽“略有舛误,然 大都胜于宋本”(张元济《校史随笔》),在版本、校勘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 价值。
《三国志》最早刻本是北宋咸平六年(1003)国子监刻本。当时监刻史 籍有3种本子,一为大字本,半页9行,行19字; 一为中字本,半页10 行,行19字; 一为小字本,半页14行、行二十五六字不等。现今咸平旧 刻大字、中字二本久已不传,只有黄荛圃旧藏《吴志》为咸平小字原本,但 魏蜀二志早经佚失,已非完书。南宋绍兴九年(1039),由于张彦实的奏请, 始下诸州道学,取北宋监本书籍,镂版颁行,至二十一年,次第略备。(李 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当时翻雕各本率由诸州分刻,《三国志》一书 归衢州 (今浙江衢县)镂版。取北宋咸平刻本的中字本,据而锓本,半页 10行,行19字。现今衢州原刊宋印本只残存《魏志》3卷,为上海涵芬楼 旧藏,已印入百衲本《三国志》。南宋翻刻《三国志》,除了衢州官刻本,其 他北宋的大字、小字本也都有翻刻、流传,但只有衢州绍兴年刻本年代最 早,并且完整地保存了北宋咸平中字本的格式。流传到今天,《三国志》通 行版本有4种:
1.百衲本,据南宋绍兴(1131—1162)绍熙(1190—1194)刻本影印。 所谓绍兴刻本即指原藏上海涵芬楼的衢州官刻原刊本,只存《魏志》3卷。 绍熙刻本亦是出自北宋咸平六年的中字本,半页10行,行18字,宋讳避 至廓郭等字,没有刊刻人地名称,据考证可能是南宋宁宗时闽中翻刻的,通 常称之为绍熙本。此本原为日本帝室图书寮收藏,已非完书,缺《魏志》3 卷。涵芬楼影印二十四史时,将两个本子相互配合,构成目前流行的百衲 本 《三国志》。
2. 清武英殿刻本,据明北监本校刻,原流行的铅印、石印各本都是据 武英殿本翻印。
3.金陵活字本,据明南监冯梦祯本校印。所谓明南监本《三国志》,即 指南宋绍兴年间衢州官刻元明补本,俗称“三朝板”。实际上明南监《三国 志》共有二个本子、万历二十四年 (1596) 以前是南宋衢州旧刻,递为南 宋监本,入元为西湖书院本,入明为南雍本。由于历代翻刻,一依衢刻旧 版,刻版既久,刓阙已多,多次续补已非原目。因此,万历二十四年国子 祭酒冯梦祯依据随行宋椠,参合监本,重新锓木镂刻,注文大字低格,十 分醒目清晰,每半页12行,行正文23字,注22字。自此以后,明南监 《三国志》采用冯刻本,而废原版不用 (即流行的二十一史版《三国志》)。 也就成为金陵活字本的底本。
4. 江南书局刻本,据毛氏汲古阁本校刻。
这4种刻本,除百衲本影印外,其余3种虽然在重刻时还不免增加了 一些错字,但都经过认真校勘,并改正了原本的不少错误。
《三国志》版本流传繁多,目前最通行的是中华书局1959年排印本,以 后又多次再版。该版本是利用百衲本、武英殿本、金陵活字本、江南书局 刻本这4种通行本互相勘对,择善而从。利用了梁章钜《三国志旁证》及 卢弼《三国志集解》的成果,并采纳蒋杲、翁同书、杨通、吴承仕诸家之 说,对本书作了进一步整理。属于编排上的错误,依前人校语径改; 本书 中可疑及难解的字句,其中较重要的亦依前人校语改正。并且加上圆括弧 (表示删的)和方括弧(表示增的)两种符号,表明原本的字和校改的字。 并在书末附有校记,说明校改的依据。《三国志》旧刻本没有标点,中华书 局作了标点工作,便于初学者阅读。因此,中华书局点校本可以说是集以 前各本之大成,成为目前最为通行的版本。


推荐内容


专业词典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