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针刀临床 > 列表
针刀临床 共有 553 个词条内容

唇部弓弦力学系统

    (一)唇部静态弓弦力学单元1.弓(1)上颌骨 左右各一,是面中部最大、结构最复杂的骨结构,其中包括上颌窦。上颌骨与邻近的颧骨、鼻骨、犁骨、蝶骨等相连,参与眼眶(眶底1/3)、鼻窝(鼻底及外侧壁)、口腔及腭的大部分构成,并于两骨...[继续阅读]

针刀临床

唇部血管、神经分布和淋巴回流

    1.唇部血管 主要来自颈外动脉分支(图2-95)。(1)上唇 主要有上唇动脉、鼻翼下缘动脉。鼻中隔后动脉和筛前动脉分支也与上唇动脉网吻合。上唇动脉起于颌外动脉,在口角水平稍上方、口轮匝肌深面,唇红缘稍上方向内走行,在中线处...[继续阅读]

针刀临床

乳房表面解剖(图2-96)

    1.乳房的位置 成年女性乳房一般位于胸的第2~6肋骨之间。内界为胸骨缘,外界达腋前线。内侧2/3位于胸大肌之前,外侧1/3位于前锯肌表面。但乳房的位置变化较大,少部分外侧可达背阔肌前缘,内侧达胸骨中线,上侧达锁骨下缘,下侧达...[继续阅读]

针刀临床

乳房弓弦力学系统

    (一)乳房静态弓弦力学单元1.弓(图2-97)(1)胸骨 位于胸前壁正中,属扁骨,后面稍凹。胸骨自上而下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3部分。①胸骨柄 上部分宽厚,下部分稍窄薄。其上缘的中份为颈静脉切迹,两侧有锁切迹与锁骨相连。胸骨...[继续阅读]

针刀临床

乳房血管、神经分布和淋巴回流

    1.乳房的血液供应(1)乳房的动脉 供应乳房的动脉主要有胸廓内动脉的穿支、第3~7肋间动脉的穿支及腋动脉的分支,腋动脉亦进一步分为胸最上动脉、胸肩峰动脉、胸外侧动脉和胸背动脉。以上各动脉保证了乳房各部的血液供应,但...[继续阅读]

针刀临床

视诊

    视诊是医师用视觉来观察病人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视诊能观察到全身一般状态和许多全身或局部的体征,如年龄、发育、营养、意识状态、面容、表情、体位、步态、姿势等。局部视诊可了解病人身体各部分的改变,如皮肤、...[继续阅读]

针刀临床

触诊

    触诊是医生通过手的触觉进行判断的一种方法。触诊适用的范围亦很广,可遍及身体各部,尤以腹部(肝脾等)更为重要。触诊可以明确视诊所不能明确的体征,如温度、湿度、震颤、波动、摩擦感以及包块的移动度、压痛、位置、大小、...[继续阅读]

针刀临床

叩诊

    叩诊是用手指叩击身体表面的某部,使之震动而产生音响,根据振动和音响的特点来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状态有无异常。叩诊多用于确定肺尖宽度、肺下缘位置、胸膜病变、胸膜腔中液体多少或气体有无、肺部病变大小与性质、纵隔...[继续阅读]

针刀临床

听诊

    听诊是用听觉听取身体各部发出的声音而判断正常与否的一种诊断方法。广义的听诊包括话语声、呼吸声、咳嗽、呃逆、嗳气、肠鸣、关节活动音、骨擦音、呻吟、啼哭、呼(尖)叫等身体各部所能发出的任何声音,这些声音有时对临...[继续阅读]

针刀临床

嗅诊

    嗅诊是通过嗅觉来判断发自病人的异常气味与疾病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来自病人皮肤、黏膜、呼吸道、胃肠道、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脓液和血液等的气味,根据疾病的不同,其特点和性质也不一样。正常汗液无特殊强烈刺激气...[继续阅读]

针刀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