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脊柱截骨矫形 > 列表
脊柱截骨矫形 共有 492 个词条内容

二、脊柱运动学

    脊柱运动学主要是依据放射学和双平面立体光学测量了解节段运动的类型和范围。脊柱节段运动范围是指人体生理活动中节段运动幅度,临床上通过功能位的放射学测量,生物力学中通过施加一定的载荷测量节段运动范围。全面而深入...[继续阅读]

脊柱截骨矫形

第三节 截骨矫正脊柱弯曲的临床应用与生物力学原理

    人类初生后的脊柱像是一条串动线,由一节节的椎骨扣接而成,具有向各个方向弯曲、旋转的功能,其管心中包含脊髓神经,是感觉、运动的传导通路。正常的脊柱在矢状位上跟随着生长发育形成生理颈前凸、胸后凸、腰前凸和骶后凸。...[继续阅读]

脊柱截骨矫形

第四节 近位压缩和远位撑开的生物力学在脊柱复位固定中的应用

    因全脊柱截骨术或非稳定型的胸腰段骨折所造成的脊柱断端不稳和错位,只有用近位压缩和远位撑开再加横向拉力的方法来维持脊柱的对位对线和伸直才是真正有效的方法。全脊柱截骨术已成为当前治疗脊柱弯曲的一种重要手段,而将...[继续阅读]

脊柱截骨矫形

第五节 脊柱稳定与不稳定的生物力学

    稳定与不稳定是反映结构状态的一个力学概念。脊柱生物力学从视脊柱为材料研究脊柱的强度,转向视脊柱为结构研究脊柱的稳定性,把脊柱刚度作为反映脊柱稳定的程度。在生理载荷和生理运动范围内研究脊柱的力学性质,使生物力...[继续阅读]

脊柱截骨矫形

参考文献

    [1]田慧中,刘少喻,马原.实用脊柱外科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8:38-111.[2]田慧中,吕霞,马原.头盆环牵引全脊柱截骨内固定治疗重度脊柱弯曲[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3):167-172.[3]田慧中,马原,吕霞.颅盆牵引加弹性生长棒内固定治...[继续阅读]

脊柱截骨矫形

第一节 病史采集

    详细、准确地采集病史是临床诊断的关键。在临床工作中,不少的误诊和漏诊是由于病史资料采集不确切、不完整所造成的。采集病史的过程,是训练临床思维的一部分,也是临床医师应该长期训练的一项基本功。脊柱外科的病史询问...[继续阅读]

脊柱截骨矫形

一、解剖生理功能

    颈椎由7节椎骨组成。第一颈椎(又称寰椎,C1)无椎体和棘突,由前后弓和其间的侧块组成,侧块的上下各有关节面,分别于枕骨和第二颈椎形成关节。第二颈椎(又称枢椎,C2)的椎体有齿状突,插入寰椎前弓后侧,并由两侧块间的横韧带限制其...[继续阅读]

脊柱截骨矫形

二、视诊

    颈部视诊包括观察是否有颈部畸形、包块,是否有外伤、姿势异常和运动功能受限等情况。(一)畸形颈部有否畸形存在。Klippel-Feil综合征常有短颈畸形(图4-1)。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有僵硬性后凸畸形,活动功能丧失(图4-2)。先天性斜颈的...[继续阅读]

脊柱截骨矫形

三、触诊

    颈部触诊时除了检查有无压痛点之外,还应注意检查骨质形态是否改变,是否有肿块。触诊内容还包括对神经系统感觉功能异常的检查。(一)压痛上颈椎及枕部疾病患者,常可于C2棘突处触及压痛。若棘突旁有压痛同时向一侧上肢放射多...[继续阅读]

脊柱截骨矫形

四、叩诊

    主要检查患者颈椎是否有叩击痛及传导痛,但比较少用。检查时检查者用一手手掌垫于患者头颈部,另手握拳,用拳头轻轻叩击患者头顶部。患者疼痛者为阳性,不痛则为阴性。...[继续阅读]

脊柱截骨矫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