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中西医结合脊柱疾病治疗学 > 列表
中西医结合脊柱疾病治疗学 共有 1206 个词条内容

(二)韧带

    1.前纵韧带: 前纵韧带是位于椎体前面和前外侧的一条宽带, 上起枕骨底部和寰椎前结节,下至骶骨盆面的上部。此韧带由数组纤维组成:最深部的仅跨越一个椎间盘,其他纤维跨越2~3个椎骨,最浅的跨越4~5个椎骨。前纵韧带在椎体前面...[继续阅读]

中西医结合脊柱疾病治疗学

(一)关节突关节

    关节突关节又称后关节或骨突关节,属于平面关节,由相邻上位椎骨的下关节突与下位椎骨的上关节突的关节面构成。自第二颈椎至第一骶椎, 每两个相邻椎骨间左右各有一个椎间关节。椎间关节属滑膜关节,关节面覆有关节软骨。关节...[继续阅读]

中西医结合脊柱疾病治疗学

(二)黄韧带

    黄韧带又称弓间韧带, 位于相邻的两椎板间,由弹力纤维构成,富有弹性。它起自上位椎板前面的中部, 向下止于下位椎板的上缘及其后面。两侧的黄韧带在后中线上相愈合,但留有裂隙,裂隙中有静脉通过。韧带外侧缘向前达到椎间关节...[继续阅读]

中西医结合脊柱疾病治疗学

(三)棘间韧带

    棘间韧带介于相邻棘突之间, 前缘接黄韧带,后方移行于棘上韧带,腰部者较强。棘间韧带在儿童是完整的;20 岁以后韧带中出现裂隙,特别是在第四、第五腰椎与第一骶椎间的韧带。随年龄的增长,变性的韧带常穿通,特别是最下面的三个...[继续阅读]

中西医结合脊柱疾病治疗学

(四)棘上韧带

    棘上韧带起自第七颈椎棘突,向上移行于项韧带,向下附于各椎骨棘突的尖端,前方与棘间韧带融合。此韧带在腰部者较强,在胸部者细弱。韧带随年龄发生的变化:在青年为腱性,随年龄增长可出现纤维软骨并有部分脂肪渗入,40 岁以上可...[继续阅读]

中西医结合脊柱疾病治疗学

(五)项韧带

    项韧带是项部一片呈底部向上尖向下的三角形弹力纤维膜, 底附着于枕外嵴和枕外粗隆,前缘附着于寰椎后结节和C2~7 棘突尖,后缘游离而肥厚,斜方肌附着其上,成为两侧项肌的纤维隔。项韧带含很多弹性纤维,骨化率较高,男性占11.3...[继续阅读]

中西医结合脊柱疾病治疗学

(六)横突间韧带

    横突间韧带位于相邻的横突间,颈部韧带的纤维较小,胸部的韧带呈圆索状,腰部者薄如膜状。...[继续阅读]

中西医结合脊柱疾病治疗学

(一)寰枕关节

    寰椎与枕骨之间的连结主要是靠寰枕关节。寰枕关节由寰椎上关节凹与枕骨髁构成,为椭圆形关节,可作俯仰和侧屈运动。关节的前方有寰枕前膜,后方有寰枕后膜,外侧有寰枕外侧韧带,限制头部的运动。寰枕后膜的外侧与寰椎后弓的椎...[继续阅读]

中西医结合脊柱疾病治疗学

(二)寰枢关节

    寰椎与枢椎之间有寰枢关节, 为复合关节,头部旋转运动的90%发生于此关节,它不但运动灵活,其周围有多数韧带连结枕骨、寰椎、枢椎及其他的颈椎。寰枢关节包括两侧的寰枢外侧关节和中央的寰齿前、后关节。(1)寰枢外侧关节:由左...[继续阅读]

中西医结合脊柱疾病治疗学

四、钩椎关节

    钩椎关节又称椎体半关节、Luschka关节或椎体间侧关节,1858年由Luschka首先描述,位于C2~7椎体侧方(图2-17)。图2-17 Luschka关节椎体上面两侧部的骺环增高,形成钩突。与上位椎体下面两侧部的凹面构成关节。两关节面均有软骨覆盖,前、后...[继续阅读]

中西医结合脊柱疾病治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