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中西医结合脊柱疾病治疗学 > 列表
中西医结合脊柱疾病治疗学 共有 1206 个词条内容

(一)椎体

    腰椎共有5 块,椎体高而大,主要由松质骨组成,外层密质骨较薄。上腰椎的椎体后面微凹。L1、2 椎体横断面似横肾形。L3 或L4 过渡为椭圆形,L5 椎体后缘中间比两侧稍隆起呈橄榄形。椎体的上、下面边缘部较椎体中央隆起称骺环,系腰椎...[继续阅读]

中西医结合脊柱疾病治疗学

(二)椎弓

    腰椎椎体的后方为椎弓, 椎弓由椎弓根、椎板、上下关节突、棘突、横突组成。椎体的后缘与椎弓共围成椎孔,其前壁为椎体,外侧壁及后壁为椎弓。椎弓根短而厚,起于椎体上部,几乎与椎体呈垂直方向向后突起。椎弓根的横断面呈卵...[继续阅读]

中西医结合脊柱疾病治疗学

(三)棘突

    棘突为两侧椎板在中线处汇合而成。腰椎的棘突宽且呈垂直向后,在棘突尾部棘上韧带附着处较厚。50%以上棘突有偏歪,棘突下缘常扭曲1~20°。L5 棘突有时未融合而成隐裂, 在隐性骶裂,L5 棘突也可与S1 的浮游棘突融合,插入隐裂间,称...[继续阅读]

中西医结合脊柱疾病治疗学

(四)横突

    腰椎横突由肋骨残余遗迹与横突合成,亦有称肋样突。横突前后位扁平呈长而薄的外形,横突基底部的背面有小结节称为副突。Laner 发现L1 有副突者占96.5%, 而L5 仅66%有副突。L1~3横突逐渐增长,L3 横突最长,有时可在体表摸到。L4~5 横...[继续阅读]

中西医结合脊柱疾病治疗学

(五)关节突

    关节突位于椎管的后外方, 椎间孔的后方。上关节突宽而厚,由椎弓根后上方发出,扩大呈圆形,斜向后外,软骨面向后向内,与上节腰椎的下关节突相对。上关节突肥大向侧方隆突超过椎体两侧缘,称乳头状关节突。下关节突由椎板外下方...[继续阅读]

中西医结合脊柱疾病治疗学

(六)椎孔

    椎孔由椎体后方和椎弓围绕构成。它具有2个径:①椎孔矢径:即自椎体后缘至两椎板联合最突出处;②椎孔横径:即两侧椎弓根向外突出内缘间最宽之距离(图2-8)。矢径常以L3最小。在病理情况下,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椎管狭窄症可以...[继续阅读]

中西医结合脊柱疾病治疗学

(七)椎间孔

    椎间孔为腰神经根出椎管处,呈上宽下窄的耳状形。椎间孔的上下界为椎弓根,前界为椎体和椎间盘的后外侧面; 后界为椎间关节的关节囊,黄韧带外侧缘亦构成椎间孔后界,椎间孔自上而下逐渐变小。椎间孔是节段性脊神经出椎管及供...[继续阅读]

中西医结合脊柱疾病治疗学

四、骶骨

    骶骨(图2-13、图2-14)是由5块骶椎愈合而成,是脊柱骨中较坚强的骨块,骶骨呈倒三角形,底向上,其中央部有一粗涩面,借椎间盘与第五腰椎体相接, 粗涩面前缘向前凸出为骶骨岬,是骶骨椎体融合的痕迹;尖向下,与尾骨相接。两侧与左、右...[继续阅读]

中西医结合脊柱疾病治疗学

五、尾骨

    尾骨(图2-13、图2-14)是由4块尾椎融合在一起而成。尾骨的上面借一个小软骨盘与骶骨尖相接。在第一、二节尾椎间常有一个发育不全的纤维软骨盘,此处可活动。其他尾椎则完全融合在一起。随年龄的增长所有尾椎均可融合,也可与骶...[继续阅读]

中西医结合脊柱疾病治疗学

(一)椎间盘

    椎间盘也叫椎间纤维软骨盘,是富有弹性的软骨组织,是椎体之间的重要连结组织。第二颈椎至第一骶椎各相邻椎体之间分别有一个椎间盘,整个脊椎共有23 个椎间盘。成人的椎间盘约为骶骨以上脊柱长的1/4。由于脊柱各部支持躯体重...[继续阅读]

中西医结合脊柱疾病治疗学